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词话/蓬莱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内容推荐

王国维的《人间词语》在中西文艺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目录

一 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 黄霖 周兴陆

1 “人生过处唯存梅”——忧生忧世的人生历程

2 “学无中西”——兼融中西的学术文化观

3 “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审美超功利的文艺观

4 “词以境界为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词学理论

5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始盛终衰”的文体演变观

6 《人间词语》的版本和删改情况

二 《人间词话》(重订)

1 卷上

2 卷下 《人间词话》未刊手稿

 附一 自编《人间词话》选

 附二 《人间词话》删稿

 附三 《人间词话》原稿卷首的题诗

整理后记

附录 《人间词话》所引诗词

 《人间词话》附录

试读章节

王国维《人间词》和传统诗词的最大区别是,他不再仅仅关注人的伦理世情,去重复离别相思、宠辱升降的主题;而是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作暂时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基性的命数;也就是说王国维开始摆脱传统的伦理视界的限制,进入一种哲学视界,对人生进行一种哲学式的审美思索和艺术表达。王国维的《人间词》浸透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他用一双充满忧郁、孤独、悲悯的眼睛审视着世界。词中的自然意象多是肃霜秋风。栖鸦孤雁、鹤唳乌啼、残霞落花,基本主题是人间无凭、人世难思量、人生苦局促。这种慨叹不是古人那种片刻失意落魄后的自怨自艾,而是词人王国维对宇宙人生一贯的哲学态度和艺术感觉。在王国维的《人间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人间”、“人生”。“人间”、“人生”作为诗人体验思索的对象进入诗人的视野。王国维将他的词集称为“人间词”,将他的词话称为“人间词话”,其中似乎暗含着一种人生扣问的哲学况味。

王国维扣问的“人间”、“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呢?他说: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采桑子》)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蝶恋花》)

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鹊桥仙》)

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鹧鸪天》)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蝶恋花》)

算来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水龙吟·杨花》)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虞美人》)

人间那信有华颠。(《浣溪沙》)

人间须信思量错。(《蝶恋花》)

掩卷平生有自端,饱更忧患转冥顽。(《浣溪沙》)

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游通州湖心亭》)

我身即我敌,外物非所虞。

大患固在我,他求宁非谩。所以古达人,独求心所安。(《偶成》)

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来日》)

人间地狱真无间。(<平生))

欲觅吾心已自难,更从何处把心安。(《欲觅》)

王国维的《人间词》旨在揭明乾坤广大、人生须臾这一命定的人生悲剧。人间是一场大梦魇,和地狱没有分别,而芸芸众生,迷失本心,唯务外求,百般钻营,最后不过如过眼烟云,瞬隙永逝。这完全是出自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观而对人生的解读。王国维通过诗词向人们挑明,向尘寰苦求乐土是无望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永远的愁烦和揪心。“不有言愁诗句在,闲愁那得暂时消?”(《拚飞》)要打消闲愁,求得心安,只有在诗国中、在艺术境界中才有可能。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他词中之“第一义处”,对这种“第一义处”的揭明,也就达到《人间词话》中标举的“真”的境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透过艺术意蕴对他意念中的人生真义进行哲学式的思索参悟,和传统文学中世俗的伦理的世情的思维路向是不同的(当然在传统文学中也有出于道家或禅宗的哲学式玄思,但尚未成为文学主流)。这一点,对于理解《人间词话》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已习惯于将王国维艺术理论的哲学式表达,拉回到传统的伦理式表达的框架之中,忽略了《人间词话》的这一理论转向。

序言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有“汉家石渠阁,老氏蓬莱山”之称,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本丛书名。

后记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连载于1908年10月至1909年1月的《国粹学报》。在他逝世之后,又有人从他的手稿中辑录并整理了一部分材料,予以发表。历来编印的《人间词话》,就是以这些内容为主。我们这次重新整理,首先是突出王国维生前发表过的《人间词话》,并且根据手稿,说明了作者的修改情况。《人间词话》的手稿中,有一部分是作者删掉的,我们标出“删稿”,列为附录,另有一部分是作者生前没有发表过的,我们标出“未刊稿”。这些都按原手稿上的先后次序编排。(请参看《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读书》1980年7月)。把《人间词话》手稿中的材料集中起来,全部予以发表,这是第一次。要确定《人间词话》的本文,无论按现代的学术规范,还是我国历来的传统,当然要以作者王国维自己发表的内容为准。《<人间词话>选》是从《二牖轩随录》中摘采的。这篇文章连载于《盛京时报》。凡是王国维生前已经发表过的材料,整理时都以此为据;遇到手稿与这些材料不符合处,另加附注,予以说明。凡是其他人在王国维逝世后整理的材料,遇到选自此手稿者都以手稿为根据加以校阅。这份手稿的全部照片,已发表于《王国维评传》。江西百花洲出版社1986年版。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历来的注本,很受教益。我们热诚欢迎批评指正。

1998年春,于北京图书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词话/蓬莱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维著//黄霖等导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24808
开本 10开
页数 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4
出版时间 1998-12-01
首版时间 1998-12-01
印刷时间 200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5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