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一部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的通代文学史巨著,重点阐述各代文学之胜,兼顾其他文学品种;文人创作与民间通俗作品一样重视;在阐述各个历史陛段和文学体裁的同时,尤其注意揭示文学发展进化的脉络。它是作者在长期教学、研究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学术著作,其体例之统一、观点材料取舍标准之一致、文气之流畅、个人风格之突出,为集体编纂之作所难以企及,故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久享盛誉。
| 图书 |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一部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的通代文学史巨著,重点阐述各代文学之胜,兼顾其他文学品种;文人创作与民间通俗作品一样重视;在阐述各个历史陛段和文学体裁的同时,尤其注意揭示文学发展进化的脉络。它是作者在长期教学、研究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学术著作,其体例之统一、观点材料取舍标准之一致、文气之流畅、个人风格之突出,为集体编纂之作所难以企及,故在众多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久享盛誉。 目录 一、出版说明 二、重版前记 三、新序 四、殷商文学与神话故事 五、周诗发展的趋势及其艺术特徵 六、社会的改革与散文的勃兴 七、屈原与楚辞 八、汉赋的发展及其流变 九、司马迁与汉代散文 十、汉代的诗歌 试读章节 诗经所代表的是一个五百多年的长时代,那些作品非一从一时所辑成,由多人,多时慢慢地收集起来,方成为这样一本集子,毫无疑问,孔子是整理过的。时代最早的是周颂,次为大小雅,再次为风。这次从大典体上说的,并不是每篇都是如此。在那个长时期中,政治状态、社会生活及宗教思想各方面的演变,在许多诗篇里,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大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2269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505 |
| 版次 | 2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934 |
| 出版时间 | 1997-09-01 |
| 首版时间 | 1997-09-01 |
| 印刷时间 | 1998-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0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7.87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7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