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朝青瓷的造型和装饰脱胎于汉代陶器、铜器和漆器的形式和图案花纹,朝着使用方便和实用美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青瓷器的扩大烧造是这时期南方手工业的最突出贡献,它促进了长江下游广大地区生活用品的改进。以瓷质制品在材料上的优势,逐渐替代、木、竹、陶和金属制品的主导地位,成为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用了六朝时期,形成了成型工艺高水平,生产制作高效率,装饰手法多样化,配釉施釉技术大改进,窑炉结构和装烧方法合理化、定型化的局面,在中国陶瓷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图书 |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六朝青瓷) |
内容 | 内容推荐 洋朝青瓷的造型和装饰脱胎于汉代陶器、铜器和漆器的形式和图案花纹,朝着使用方便和实用美观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青瓷器的扩大烧造是这时期南方手工业的最突出贡献,它促进了长江下游广大地区生活用品的改进。以瓷质制品在材料上的优势,逐渐替代、木、竹、陶和金属制品的主导地位,成为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用了六朝时期,形成了成型工艺高水平,生产制作高效率,装饰手法多样化,配釉施釉技术大改进,窑炉结构和装烧方法合理化、定型化的局面,在中国陶瓷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目录 一、序 二、六朝青瓷综述 二、青瓷双耳罐 三、青瓷蟾蜍水盂 四、青瓷蟾蜍水注 五、青瓷镂孔提篮 六、青瓷灶 七、青瓷堆贴鸟兽人物纹魂瓶 八、青瓷鸡头双耳罐 九、青瓷虎头双耳罐 十、青瓷四系盘口罐 试读章节 六朝青瓷器形,一般说比较单纯而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太大,形象也不算太多。早期的因袭两汉旧制,显得拙朴规整,淳厚稳重,只有西晋表瓷造型丰富,承前启后,艺术性又特别强,设计方面做到了在实用的条件下适当注意美观大方,总体清新典雅、柔和轻巧。东晋青瓷的造型偏重经济实用。到了南朝,器形演变得挺拔修长、瘦俏轻盈。众多六朝青瓷以日常用品为主流,罐、壶、碗、盂、盒、洗、水注、钵、砚、熏、炉、尊、灯、虎子、瓶等常见器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六朝青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湖平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256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1999-09-01 |
首版时间 | 1999-09-01 |
印刷时间 | 199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