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技术迷信和商业扩张的时代,当代文化经过审美化转换,进入了它的审美时代。文化审美时代的实质是,文化丧失了作为人类生存内在基础的意义深度,片面发展为形象的游戏,而形象崇拜代替审美精神的人文理想,成为个体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形象成为个体生存欲望的对象,成为自我失落的个人存在的虚假证明。
图书 | 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当代审美文化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这个技术迷信和商业扩张的时代,当代文化经过审美化转换,进入了它的审美时代。文化审美时代的实质是,文化丧失了作为人类生存内在基础的意义深度,片面发展为形象的游戏,而形象崇拜代替审美精神的人文理想,成为个体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形象成为个体生存欲望的对象,成为自我失落的个人存在的虚假证明。 目录 第一章 怀疑的寻找 I 无我的历史 II 走出伤痕的自我 III 怀疑与诗 IV 流浪的金牧场 第二章 无限的反叛 I 告别偶像 II 个性的狂欢 III 叛逆与认同 第三章 被鼓舞的自我消解 I 别无选择的无限 II 个人出世 III 欲望的风格 IV 游戏崇高 第四章 先锋与技术 第五章 放逐存在 第六章 无主体的制作 第七章 为形象的人生 第八章 从先锋到明星 第九章 当代都市神话 第十章 仪式化的生存 结论 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 试读章节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说,“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令人新鲜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事”。然而,这是社会世俗化、商品化所必然带给思想家的惊奇,因为艺术商品化,随着自我的丧失,乃是必然的趋势。 P7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当代审美文化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3105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1996-09-01 |
首版时间 | 1996-09-01 |
印刷时间 | 199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 |
丛书名 | |
印张 | 6.5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