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报告文学创作是桩苦差事
上阕
三分钟读懂人民海军
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
海天魂
紧急下潜
两封旧函的光泽
潜航
我是一个岸炮兵
下阕
三个太阳
苍南名片
再访皮村
壮哉罗阳
天下大事
智慧之珠
最后的县城
我的鼻子为什么没别人高
黄传会:从万里海疆到万水千山
| 图书 | 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中短篇报告文学精选) | 
| 内容 | 目录 前言:报告文学创作是桩苦差事 上阕 三分钟读懂人民海军 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 海天魂 紧急下潜 两封旧函的光泽 潜航 我是一个岸炮兵 下阕 三个太阳 苍南名片 再访皮村 壮哉罗阳 天下大事 智慧之珠 最后的县城 我的鼻子为什么没别人高 黄传会:从万里海疆到万水千山 内容简介 《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黄传会中短篇报告文学精选集。所选篇章题材独特、构思巧妙、文笔精美,体现了他对中短篇报告文学创作的一种追求。 编辑推荐 中短篇报告文学作品精选集《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凝结了报告文学作家黄传会最有代表性的15部作品。上阕囊括了作者最擅长的海军题材作品7部,其中既有书写中国海军史脉络的《三分钟读懂人民海军》、生动刻画海军历史侧面的《两封旧函的光泽》,也有反映海军现代化发展与创新的《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下阕则选取了展现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民生、教育等诸多侧面的一组作品,其中不乏反映汶川地震的《最后的县城》、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精神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再访皮村》等聚焦大事件与社会热点问题的作品。文集从内容紧随时代变迁,语言上则经历了时间的锤炼,是凝结了作家心血与情怀的难得精品之作。 内容推荐 本书由作家黄传会亲自遴选, 将其三十几年报告文学写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五部中短篇报告文学作品集结成册。报告文学创作是件苦差事, 每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家用汗水和心血凝结成的。本书正体现了作者在创作上不懈的追求。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中短篇报告文学精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传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15160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5 | 
| 出版时间 | 2017-04-01 | 
| 首版时间 | 2017-04-01 |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66 | 
| CIP核字 | 2017038614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