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外国学者对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评价。不同国家不同的学者对毛有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其有及其思想的宏观透视:政治权威的起源、依据和功能;他个人及社会的心理分析及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本书中,他认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固有的“相互依赖的精神气质”在毛泽东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发展,成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与思想的重要途径。虽然这著作是夹叙夹议的“传记”,但是对毛泽东的评价则迥然有别。其好、恶、褒、贬均不尽相同。
图书 | 外国学者评毛泽东(2) |
内容 | 内容推荐 此书是外国学者对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评价。不同国家不同的学者对毛有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其有及其思想的宏观透视:政治权威的起源、依据和功能;他个人及社会的心理分析及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本书中,他认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固有的“相互依赖的精神气质”在毛泽东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发展,成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与思想的重要途径。虽然这著作是夹叙夹议的“传记”,但是对毛泽东的评价则迥然有别。其好、恶、褒、贬均不尽相同。 目录 第三章 毛泽东其人及其思想的宏观透视 导言 简评毛泽东 中国历史上的四位伟人 毛泽东:一位需要公正评价的历史巨人 毛泽东的肖像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观 毛泽东思想过时了吗? 毛泽东的成就与相互依赖的精神气质 简论毛泽东与中国革命 我看毛泽东 美日学者对谈录——关于毛泽东思想起源问题的讨论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关于毛泽东思想性质与分期 第四章 毛泽东政治权威的起源、依据和功能 导言 毛泽东权威的来源及其合法性问题 是党的领袖还是“天子”——论毛泽东个人权力的基础和意义 论毛泽东的权力、权威及合法性概念 毛泽东政治权威形成的历史氛围 试读章节 毛泽东似乎至少不两种不同于其他持不同意见者的基本方式:(1)他设法在政治局中保持他的职务。因此他能在一定位置上了解党内外领导人的现行情况。(2)他公开地在政治立场上而不是个人观点上坚持他的反对派位置。毛泽东不断地对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战略决定作出批评,并且就原来的目标提出自己的主要意见和修改内容。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会议上尽一切努力做了许多事。至于毛泽东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同大多数史学家所设想的相反,共产国际直到1934年的宣传中,才反映出对毛泽东有很深的印象。 P2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外国学者评毛泽东(2)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萧延中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8190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1997-06-01 |
首版时间 | 1997-06-01 |
印刷时间 | 200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7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37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4094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