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所著的《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是传播学思想史的经典著作。《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一书熔哲学史、政治史、媒介技术史为一炉,把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背景中,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2000年获全美传播学会奖。该书也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内容推荐

在当今社会,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叉独一无二的角色。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所著的《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既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

《对空言说》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传播学界的最高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发起广泛的对话。

目录

序论:交流之难题

 一、“交流”的历史性

 二、“交流”的多义性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

 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三、“心灵融合”交流观之社会影响:19世纪的催眠术和招魂术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二、作为媒介的货币:马克思vs.洛克

 三、克尔恺郭尔的交流观:“匿名”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

 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

 三、死信:无法发出的讯息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二、动物及人类对非人生灵的共情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结语:用手挤呀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三、交流的阴暗面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附录:妙语摘抄

致谢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大学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译者 邓建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2797
开本 32开
页数 4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9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2016119433
中图分类号 G206-09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