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写于1995年底。它原是作为《现代哲学的维度》一书的“导言”。本书界乎于专著与论集之间,内容包括创伤记忆,个案分析的具体介绍,望广大有兴趣的读者不要错失良机。
图书 | 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写于1995年底。它原是作为《现代哲学的维度》一书的“导言”。本书界乎于专著与论集之间,内容包括创伤记忆,个案分析的具体介绍,望广大有兴趣的读者不要错失良机。 目录 1. 引论 2. 创伤记忆 3. 一、现象学问题 4. 二、“创伤记忆”的现象分析 5. 三、结语:中国现代哲学的维度 6. 个案分析 7. 一、巴金的“真话纪念碑” 8. 二、曾卓的“信仰、寂寞与爱” 9. 三、汉语现代学重审与重建的两难——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的反省意向性分析 10. 四、问题与思路——一种“注意链”的现象描述 11. 问题:“个人真实性及其限度” 12. 思路:1.引子 13. 2.问题的提出 14. 3.动机中的不安定性 15. 4.动机结构中的“注意链” 16. 5.注意链的中项Ⅰ 语言空间的三个层次或“语言的两不性” 17. 五、记忆与记载 18. 1.访谈录一则 19. 2.表现与揭示或作为事件与文献之中介的记忆的文字化及其权限 20. 跋 试读章节 无论是解放前,“文革”前,或“文革”后,在中国,或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巴金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大作家,其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不可动摇的。我想,巴金并不缺乏这种自我意识。尤其是“文革”后,他那一辈人,几乎只剩下他可以说话、能够说话了。 P11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志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126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9 |
出版时间 | 1999-12-01 |
首版时间 | 1999-12-01 |
印刷时间 | 199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