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外交流》是汉学家、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金华关于佛教与中外交流的论文集,共12篇文章,探讨了中古史中佛教与中外交流的诸多问题,如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早期佛典翻译程序、梁武帝内道场、日本密教之起源和相关文献考订等。这些文章涉及面广,角度新颖,研究方式多样,每每切中肯綮,较全面地展现了一幅中古时期佛教与中外交流的宏大图景。
图书 | 佛教与中外交流/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佛教与中外交流》是汉学家、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金华关于佛教与中外交流的论文集,共12篇文章,探讨了中古史中佛教与中外交流的诸多问题,如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早期佛典翻译程序、梁武帝内道场、日本密教之起源和相关文献考订等。这些文章涉及面广,角度新颖,研究方式多样,每每切中肯綮,较全面地展现了一幅中古时期佛教与中外交流的宏大图景。 目录 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论圣地及祖谱的建构 昙无谶入姑臧系年新考 早期佛典翻译程序管窥——以《出三藏记集》中一个长期被误读的关键词为例 佛陀跋陀共慧远构佛影台事再考 梁武帝内道场中的无遮大会 梁武帝御花园中的佛教设施 法藏新画像 《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再考:兼论义净译经以及法藏同荐福寺与崇福寺之关系 中古佛教徒在构建圣迹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蒋之奇与妙善传说为例 早期台密的构建:论最澄“付法文”及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之日本来源 一行与九官:一个印度思想中国化的案例 “西域”面具下的中土僧人:智慧轮与晚唐密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教与中外交流/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金华 |
译者 | 杨增//黄静华//范晶晶//吴蔚琳//陈志远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西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5111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4 |
CIP核字 | 2016155295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