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词人(精)》作者施议对对民初四大词人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的生平、治学以及词学主张与贡献等都做了很好的梳理与钩沉、总结。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将读者心中容易产生的疑问择出,以一个学人、晚辈、学生与研究者的身份,对有关问题如学词、词学、为人、人生遭际等都有阐述、介绍。
图书 | 民国四大词人(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民国四大词人(精)》作者施议对对民初四大词人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的生平、治学以及词学主张与贡献等都做了很好的梳理与钩沉、总结。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将读者心中容易产生的疑问择出,以一个学人、晚辈、学生与研究者的身份,对有关问题如学词、词学、为人、人生遭际等都有阐述、介绍。 目录 导言:真传与门径 第一章 夏承焘:一代词宗与一代词的综合 第一节 鹦鹉。鹦鹉。知否梦中言语 第二节 集大成的业绩及地位 第三节 一代词宗与一代词的综合 附录 我的老师夏承焘——答《温州日报》记者问 第二章 唐圭璋:中国词学文献学的奠基人 上篇 颙颐邛邛,如圭如璋 第一节 所居颇陋,人甚诚朴 第二节 学词词学,根基扎实 第三节 花间其词,菩萨其人 下篇 嗟乎唐生,可以不朽 第一节 旧版《全宋词》与新版《全宋词》 第二节 《宋词三百首笺注》与《唐宋词简释》 第三节 词学考订与词学文献学 附录一 二十世纪词学宗师唐圭璋 附录二 唐圭璋论词书札(十五通) 第三章 龙榆生:中国词学学的奠基人 上篇 文字因缘,平生风义 第一节 吾未竞之业,子其为我了之 第二节 斜阳烟柳,惆怅凭栏 第三节 槛外江风,未倦奔驰 下篇 守旧创始,词学商榷 第一节 词学经验的承袭及添加 第二节 学词途径的探寻及权衡 第三节 词学学科的规范与创立 第四章 詹安泰:中国词学文化学的奠基人 上篇 览观山色,且住为佳:由润丰楼到石牌村 第一节 诗书生涯:家学与师承 第二节 山水涵养:省察与历练 第三节 通经能文:守旧及始创 下篇 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由寄托说到词学文化学 第一节 填词漱宋,结集无庵 第二节 词学社会学与词学文化学 馀论:历史的论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国四大词人(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施议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034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6 |
CIP核字 | 2014176093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4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