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导读与赏析/高考语文阅读必备丛书/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
内容
作者简介

常汝吉, 1951年出生, 197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师大周报》编辑部主任、学生处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 2004年调出版社工作,历任常务副社长、社长。现还担任中国版协理事,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

李小燕,女,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装备分会阅读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分会中小学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日坛中学原图书馆馆长。

前言

打开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了一个世界,也许看到了一位沧桑的老人、一艘破旧的小船、一条干枯的大鱼;也许听得到古战场厮杀的刀剑声、深宅红楼内的嘤嘤呜咽声、旧中国知识分子胸腔里吼出的呐喊声;也许嗅出《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灵与肉的焦灼、宇宙外空间传回的神秘讯息、异域国度中父与子骨髓里散出的铜臭味。多读经典名著,提升领悟要义的本领,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精神底子,势在必行!
读万卷书,听万家言,行万里路,助推人格魅力形成,一群有梦想的编者们聚在一起,不仅打开一卷卷书,还把一位位大家点评、阅读融会起来,帮助读者走进书中的故事,揣摩语言的魅力,感受作品的深意,逐步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理解、运用祖国文字进行交流与沟通。广泛地阅读,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多维度地听取不同人的阅读心得,能够更加丰富文学形象的立体感,能够在辨识、比较、分析与归纳中,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使得“行万里”更加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与独创性。
功利一点说,2017年发布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增加了基础运用和阅读类样题,明确提出要对经典名著阅读进行考查,北京卷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也增加了对阅读经典的要求,“附录”在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在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中,提出“对中外文学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对经典阅读的考查内容进一步细化,主要包括: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或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时代意义的感悟和评价;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这些都凸显了培养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在当下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中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和文化素养,我们组织了北京的部分语文高级教师,从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与此次所选篇目相对应的文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挑选,秉着名师名家、名校名作;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紧扣考点,通俗易懂;分析透彻、视角独特的原则,选编了这套《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丛书。
从高考语文未来考查形式而言,这些经典书籍的题目呈现方式多样、灵活,既可以表现在阅读类题目中,也可能是写作题目中。对于授课老师而言,就要引导考生由“浅阅读”向“深阅读”的阅读习惯转变。所以我们在《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丛书的选编过程中,以全新的形式,独特的视角,用现代人的眼光和科学方法解读这些经典著作,本着客观、公允、多方位的精神,使学生受益,从而拉近经典著作和学生的距离,使他们能从多角度了解这些经典著作,引导和培育学生发散性和多层面的理解经典著作,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让他们了解中外文化文学经典著作的深刻精髓,终身受益。

目录

经典回放·作品简介
论语
仁者的叮咛——《论语》导读·筅于凯黄爱梅
第一章 知人论世·作家印象
作者小传:孔子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追求的人格标准·马慧珍
第二章 他山之石·文章赏析
《论语》的读法及当代意义·刘毓庆
钱穆说中国散文小品《论语》·钱穆
孔子的社会人生追求——《论语·侍坐》新读·李存霞李怡 白立民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新解·井超
“有德者必有言”——从《论语》看孔子的言语观·刘蕾
孔子的精神追求——《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新读·王向晖
论《论语》以对话塑造人物一以子贡、子路为例·张宁
论《论语》中“仁”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意义·张怡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经》的引用及其价值·王雯雯
第三章 多维透视·论语片解
析《论语》中的“孝”·韩高良
论语片解·之七·张石山
第四章 奇文共赏·比较阅读
《理想国》与《论语》之比较·黄云
孔子、孟子眼中的尧舜禹
——《论语》《孟子》中对尧舜禹评价的比较·张东微
论《孔子家语》中的颜回形象
——兼与《论语》《庄子》中颜回形象比较·粱春红
第五章 拓展阅读·成语赏析
《论语》成语研究·曹瑞芳
《论语》中成语的文化内涵·黄碧玉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是响应中央关于“推广群众阅读活动”的精神以及国务院“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里面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外文化文学艺术经典的政策,并结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要求中学生必读和必考的例举书目,联合诸多北京市重点中学的一线高级语文教师和专家而策划推出的。

第一批出版的书目为:《边城》《平凡的世界》《红楼梦(上下)》《呐喊》《红岩》《老人与海》《论语》等18部。 这套丛书秉着名师名家、名校名作;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紧靠考点,通俗易懂;分析透彻、视角独特的原则,选编而成的。

编辑推荐

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除了自己用心揣摩原文之外,还应该多了解前代读者共性化、多元化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对作品有更全面的、多角度的理解。这也是我们编选这套丛书的目的——帮助初读经典的中学生们迅速入门,应对考试。依托教育部中高考必考经典篇目,北京名校名师精心选目编排,品质保证。

著名作家刘一达倾情为本系列图书做序。

内容推荐
本书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对于经典的一般认知和个性化解读共存, 拉近经典著作和学生的距离, 使他们能从多角度了解这些经典著作, 引导和培育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多层面的理解经典著作, 使学生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 备战考试, 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外文化文学经典著作的深刻精髓, 终身受益。主要包括知人论世·作家印象、他山之石·文章赏析、拓展阅读·成语赏析等五章内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导读与赏析/高考语文阅读必备丛书/中外文化文学经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汝吉,李小燕
译者
编者 胡海洁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50673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高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7058054
中图分类号 G634.333
丛书名 高考语文阅读必备丛书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