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章、玛丽·布朗·布洛克所编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二十世纪的变迁》汇集了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学者的文章,首次展现二十世纪中国医学变迁的概况,记述医学专业领域的活动(医生、护士、助产士、卫生顾问)及疾病管理的发展脉络,并从史学角度,揭示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科学力量对疾病演变进程的巨大影响。
| 图书 |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二十世纪的变迁/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百年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吴章、玛丽·布朗·布洛克所编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二十世纪的变迁》汇集了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学者的文章,首次展现二十世纪中国医学变迁的概况,记述医学专业领域的活动(医生、护士、助产士、卫生顾问)及疾病管理的发展脉络,并从史学角度,揭示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科学力量对疾病演变进程的巨大影响。 内容推荐 中国医疗与公共卫生的近代史异常复杂和戏剧化,其演变过程融合了中西方的医疗理念及实践差异。由吴章、玛丽·布朗·布洛克所编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二十世纪的变迁》汇集了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学者的文章,首次展现二十世纪中国医学变迁的概况,记述医学专业领域的活动(医生、护士、助产士、卫生顾问)及疾病管理的发展脉络,并从史学角度,揭示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科学力量对疾病演变进程的巨大影响。 目录 丛书总序 前言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健康变迁 1非凡的中国健康变迁史:战胜天启四马 2疾病模式的变化与长寿:二十世纪北京卫生的演变 3十九世纪至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妇幼卫生 4二十世纪中国的烟草与健康 第二部分 疾病变迁 5二十世纪中国疫病与公共卫生:鼠疫、天花和艾滋病 6血吸虫 7上海的肺结核防控——把健康带给大众:1928年至今 8中国精神卫生医疗体系的发展 第三部分 适应与革新 9二十世纪中国的外国医学模式高 10兰安生与中国公共卫生和公医制 11战争对中国现代卫生体系的影响 12中医的体制化 13赤脚医生和农村医疗卫生 第四部分 专业变迁 14中国医学专业人士跨国流动之案例研究:罗氏驻华医社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赴美进修人员 15现代护理在中国的发展 16二十世纪中国医院的演变 结语 二十世纪中国医学 附录:大事年表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二十世纪的变迁/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百年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蒋育红 |
| 编者 | (美)吴章//玛丽·布朗·布洛克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30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12-01 |
| 首版时间 | 2016-12-01 |
| 印刷时间 | 2016-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06 |
| CIP核字 | 2016137425 |
| 中图分类号 | R19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1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据印第安大学出版社2014年英文版译出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