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莱等著的《变废为宝(创造循环经济优势)》生动地展现了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它阐释了有效的循环经济如何运转;废弃物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可以如何产生新价值。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循环经济的机会处处存在,它拓展了我们对废弃资源的定义,激发了创新和想象。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型,对于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来说都蕴藏着大量机会。在当下资源越来越稀缺的经济中,资源效率最大化的企业必然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图书 | 变废为宝(创造循环经济优势)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彭莱等著的《变废为宝(创造循环经济优势)》生动地展现了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它阐释了有效的循环经济如何运转;废弃物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可以如何产生新价值。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循环经济的机会处处存在,它拓展了我们对废弃资源的定义,激发了创新和想象。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型,对于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来说都蕴藏着大量机会。在当下资源越来越稀缺的经济中,资源效率最大化的企业必然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 内容推荐 采用循环模式——业务增长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可以一举两得:首先,企业能够免受商品价格上涨和波动的影响,灵活应对供应中断,减轻生态足迹;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客户价值链不再局限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而进一步扩展至产品的使用(创造客户价值最多的环节),企业也开始反思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从而打造无懈可击的竞争优势。 彭莱等著的《变废为宝(创造循环经济优势)》提出颇具颠覆性的策略,力求通过循环经济达成环境保护和企业盈利的双赢局面。本书提出五种促进循环增长的经营模式,以及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能力——从可持续性资源的具体部署到共享经济一运用大量的案例一一阐释每种经营模式,说明各自面临的的关键挑战以及助力企业实现规模化运营的建议。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的驱动力并非源于资源的稀缺性,而是机遇: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产;创造更富革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对客户这一循环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做到有求必应。 目录 作者注 原版序一 原版序二 执行概要 第一部分 倡导循环经济 第一章 关于透支时间 第二章 循环经济之源 第三章 循环模式之利 第二部分 五大新型循环增长经营模式 第四章 循环供应链:“循环伊始” 第五章 回收和再利用:缔造废弃物的历史 第六章 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经营模式:经久耐用 第七章 共享平台经营模式:最大化利用闲置资产 第八章 产品即服务经营模式:性能优于所有权 第三部分 创造循环经济优势 第九章 循环经济模式:评估、借力和生态系统 第十章 循环经济发挥数字技术之长:十大转型之法 第十一章 驱动价值的五大循环能力 第十二章 政策的力量 第四部分 即刻行动 第十三章 利用循环经济优势:开始行动 研究方法 注释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变废为宝(创造循环经济优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彭莱//(瑞典)雅各布·鲁特奎斯特 |
译者 | 王景丽//卜荣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1365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7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2015192739 |
中图分类号 | F407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5-747 |
版权提供者 | Palgrave Macmilla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