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主编的《徐州简史》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徐州上自远古、下至本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史论精辟、宏微相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是一部系统性、学术性很强的史书精品,又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可读性的大众教科书。《徐州简史》的出版,对于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汇聚起加快“两个率先”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 | 徐州简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健主编的《徐州简史》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徐州上自远古、下至本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史论精辟、宏微相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是一部系统性、学术性很强的史书精品,又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可读性的大众教科书。《徐州简史》的出版,对于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汇聚起加快“两个率先”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徐州 一 彭城自古列九州 二 新石器时期的东夷文化 三 夏商周时期的彭国和徐国 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徐州 五 多元文化在徐土的融合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徐州 一 秦汉时期的徐州政局 二 郡国治理及其变迁 三 封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四 恢弘博大的儒、道、释文化 五 汉代三绝:汉墓、汉俑、汉画像石 六 风俗特色与道德建树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徐州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徐州政局 二 围绕徐州的争夺战 三 区域经济的艰难发展 四 南北文化的汇聚 五 彭城刘氏的功业和文治 六 佛教的空前繁盛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徐州 一 隋朝的徐州政局与政区 二 唐代的徐州政局与政区 三 漕运带动下的地方经济 四 诗词并峙的文化高峰 五 释道两教与名人胜迹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徐州 一 宋元时期的徐州政局 二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三 苏轼治徐的政绩 四 文学成就与科举教育 五 宗教民俗与名人胜迹 第六章 明代的徐州 一 跌宕起伏的徐州政局 二 曲折发展的社会经济 三 徐州的运河与黄患 四 科举教育与文化名人 五 宗教信仰与社会风俗 第七章 清代前中期的徐州 一 清朝建立与乾隆南巡 二 河务得失与漕运转衰 三 传统经济举步维艰 四 成就斐然的地方文化 五 书院教育恢复发展 第八章 晚清时期的徐州 一 经济的困顿和航运的衰败 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三 晚清时期的徐州政局 四 传教士涌入及民众的抵制 五 晚清徐州的文化嬗变 六 独具风采的徐州艺术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徐州 一 行政区划的沿革 二 民国时期的徐州政局 三 震惊世界的两次会战 四 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 地方文化的变迁 第十章 共和国时期的徐州 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徐州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三 改革开放的起步与拓展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 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徐州历史大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徐州简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健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51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2016197294 |
中图分类号 | K295.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