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玲、李震主编的《科学防治埃博拉》旨在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进一步了解,消除对疾病的恐惧,理性地对待疾病,科学防范埃博拉病毒感染。本书包括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流行态势、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涵盖了针对普通民众的科普宣教,以及医疗、防控医务人员的诊疗及预防控制的技术操作需求。
| 图书 | 科学防治埃博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汪亚玲、李震主编的《科学防治埃博拉》旨在提高公众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进一步了解,消除对疾病的恐惧,理性地对待疾病,科学防范埃博拉病毒感染。本书包括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流行态势、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涵盖了针对普通民众的科普宣教,以及医疗、防控医务人员的诊疗及预防控制的技术操作需求。 内容推荐 汪亚玲、李震主编的《科学防治埃博拉》介绍了,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21天。但通常只有5-10天。 目录 一、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二、埃博拉病毒感染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如何?此病会流入中国吗? 三、人是如何被感染的? 四、哪些人的感染风险最高? 五、如何提高警惕,及早识别此病? 六、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怎么办? 七、埃博拉来袭,食物还安全吗? 八、普通人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九、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十、埃博拉病毒是怎样致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有哪些? 十一、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是什么? 十二、发生疫情时出行安全吗?世界卫生组织(WHO)有何旅行建议? 十三、从疫区归来的发热患者就是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吗? 十四、实验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十五、埃博拉出血热诊断标准 十六、如何管理各种病例? 十七、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十八、埃博拉出血热如何治疗? 十九、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后果如何?是否已经有疫苗可以预防? 二十、埃博拉感染患者的相关护理 二十一、埃博拉出血热急诊手术的管理 二十二、埃博拉出血热相关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二十三、埃博拉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 二十四、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管理 二十五、埃博拉出血热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学防治埃博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汪亚玲//李震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云南科技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68590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6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 |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066 |
| CIP核字 | 2014276122 |
| 中图分类号 | R512.8-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云南 |
| 长 | 186 |
| 宽 | 130 |
| 高 | 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