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终将与自己相遇(关于成长旅行和爱情的探索)
内容
试读章节

从三楼的展厅窗户往下望,我看到一对老人家,他们手拉手,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水池边的椅子上,看着不远处的高楼。这种安详宁静的相处打动了我,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小时候,由于父母要上班,爷爷奶奶照顾我的时间很多,他们总是很宠爱我。我记得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他身上脏兮兮的,穿着破衣裳,头发也乱糟糟的,瘦弱的样子一看就知是营养不良。我觉得很难过,就飞奔回爷爷家,伸手就问爷爷要钱,爷爷一边问我要干什么,一边掏出10块钱给我。到最后,他跟着我出门发现我把钱给了乞丐,还笑着夸奖我。

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童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之一,那时候,什么烦恼也没有。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总是一大家人坐到一起。每次,我都会提前准备好新年致辞,“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当我大声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爷爷总是最开心的,他会哈哈大笑夸我聪明,还会塞给我大大的红包。但现在,由于拍戏的关系,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们了。虽然远在伦敦的巴比肯,但此刻我很想念他们,他们安稳忠贞的感情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家庭观,照顾家人永远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回想刚开始演艺事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商业价值的我,往往只能通过跑电视通告挣些家用补贴,但我依然从那份微薄收入中硬生生地挤了一笔钱出来,给父母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还给爸爸购置了一辆新车。对于我来说,那套房子的存在价值比一个最佳、最受欢迎的奖杯更具意义。父母虽然嘴上一直在说我根本没必要给本来就有住宅的他们买房,但他们眼睛里进射出来的喜悦光芒,我可是一丝都没有错过。踏入演艺圈,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迷途,而我好像除了执着于攒钱寄给他们,也并没有其他特殊嗜好,着实让他们放心极了。更让他们放心的是,根本都不用他们督促,年纪轻轻我便天天嚷着想要结婚。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老派得不像个“90后”,怪不得笨到经常在网络上惹祸。

巴比肯迷人的氛围打动了我。在这些形状张扬钝重的建筑丛林中,随意爬上一级楼梯,或者在它错综复杂的内部拐入另一楼梯,进入你眼帘的就是完全不同的高楼的另一面、另一个花园、另一条过道。这里就像一座建筑迷宫,我甚至还在七拐八拐的迷途中路过了一个秘密花园,那是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子,里面种满了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硕大的芭蕉叶、棕榈叶紧紧地挨在一起。房门是紧闭着的,无法进入,也不知道是谁在这里为自己建立了如此巨大的一个后花园。它看起来如此狂野不羁,可与周围的建筑气质倒是很搭。绕了好几圈最终回到广场上,坐在木头椅子上,左手边是粗犷笨重的建筑,右手边则是平静的水池,微风吹起些许褶皱,一切似乎又回归了宁静。

但它最吸引我的,却并不是这里的文化艺术氛围,也不是这些让我喜欢的建筑,而是当人们来到这里享受艺术和文化的时候,原本就居住在这里的住户并未受到打扰,他们就住在与艺术中心连接的两旁高高的那几栋楼里,仍然在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因此,当你在享受艺术的时候,并不会觉得与世隔绝,或者说这仅仅是一个小众的圈子,因为这里也充满了当地生活的气息。

在巴比肯,你能看到它重生的活力,也能看到它几十年来一如既往的日常。它既让喜爱艺术和文化的人们来到这里,同时,也并不排斥不热爱艺术,只想要有个舒适的空间休憩聊天的人们。我想,这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它的包容,似乎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精神角落。

下午的时候,我的一个在伦敦当地读书的朋友说要带我去另一个他发现的伦敦的秘密场所,他圆圆的眼镜后面流露出一丝神秘的色彩,让我对那里也期待起来。我们驱车从巴比肯出发,绕了几乎整个伦敦城,从北到南,才来到一栋外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房子门口。

门是虚掩的。推开老旧而沉重的木门,进去后发现,它是个三层小楼。房主是位女士,金发,微胖,看起来和蔼可亲,她从后院走过来欢迎我们,带着我们参观这栋古老建筑。

P31-P33

目录

NO.1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自己重逢

NO.2 发现另一个自己

NO.3 我问另一个自己,成功是什么

NO.4 我问另一个自己,演员是什么

NO.5 我问另一个自己,爱情是什么

NO.6 我问另一个自己,谁是姜潮

序言

从刚一入行开始,就有很多人跟我说,姜潮,你不适合进入演艺圈。六年来,这样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总跟我说,姜潮,你太直爽了,说话容易得罪人,你也不够成熟,不懂得如何圆滑处世。而身边的一些朋友也会劝我,他们说姜潮啊,你太容易相信人了,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也许真的是这样,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知道我并不是个处世圆滑的人,有时候,我很容易因为无意中说了什么冒犯到别人,但自己却并不知道。有时候,我也会有任性的时刻,哪怕是想要任性地为自己获得一些私人的安静的空间,为了保护身边的人尤其是家人不受伤害。但即使这样,也仍然会被人误解。这到底是情商低还是智商低,我已经不想对此深究了,毕竟,即使知晓了让我如此不“开窍”的原因,恐怕我也很难改变自己,或者变成一个完全陌生的姜潮。

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因为说话不小心惹恼了其他的同学而被他们告状,被排挤;但同时,我依然还是那个最愿意拿出所有玩具和他们分享的人,所以总会有许多同学来找我玩。那时候我还小,并未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可从那时我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会讨厌你,有人会喜欢你。

大学时期,我渐渐认识到,相比较其他的来说,我热爱音乐,我也喜欢电影、电视剧。我第yi次知道了什么是梦想。它是这样一种东西,看起来是模糊的、虚无缥缈的,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远方,不知该如何抵达,

可又像是黎明时天空中的最后一颗明星,因为有它的存在,你有了努力的方向,不会感到慌张。

那段时间我去学习声乐,也学器乐,也爱和学电影的同学厮混在一起,只为了能够从他们那儿偷学点知识。直到参加《快乐男声》,我意识到,我遇见的那个内心里有个梦想的姜潮,终于有了能够触摸梦想的机会。

感谢所有爱我的人们,比赛还算顺利。然后是加入了8090这个小团体,那时候,我们单纯快乐地做音乐,单纯快乐地唱歌,单纯快乐地跳舞。

如今回想起来,尽管每天的训练非常辛苦,也并不算富裕,可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我遇见了一个义无反顾的自己,我每天早起的时候都会浑身充满力量,每天都有无限的动力和热情,去与世界碰撞。

随后,我开始演电视剧和电影。这是一个与音乐不同的全新的世界,这里的人们有另一套游戏规则,而我却仍然是那个愣头青男孩,我身上还带着童年时那个小男孩的影子,说话直接,不假思索,看待事物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坚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身边仍然有人持续不断地告诉我:姜潮,你不适合这个行业。但此时的姜潮,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个小男孩了,我想要证明自己,不是为了向任何人,只是向我自己证明,我可以是一个好演员。我努力背台词,有时候整夜不睡觉,我努力磨炼演技,揣摩角色。我也不怕吃苦,只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角色,我愿意去尝试一切我不曾尝试过的。那时,我遇见了一个坚强的、脾气倔强的姜潮,他仿佛在跟我说:他们这样说,我偏不信。

当我最艰难的时候,我会想起初次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始终默默站在身后支持我的妈妈对我说:“既然选择了,就要一往无前。”此后,每当我遇到艰难困苦,总会想起她这句话,也总会再次得到她坚定的支持。

我要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稍有名气之后,我开始收获鲜花和掌声,也收获嘲笑和嘘声。名声带来了爱我的人们,给了我更大的认可和动力,但同时,我的一举一动也招致了许多人的讨厌。最初,我很不习惯这样的自己,迫切地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讨厌我,甚至一言不合就以践踏“姜潮”为貌似正确、正义的行为,那迫切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对研究人们如何喜欢我的渴望。

在经历过社交网络上的诸多不愉快的事件后,我意识到,哪怕是一些正常的事情,我也不敢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甚至有一次,从新闻中看到家乡安徽发洪水了,身在远方的我真的很想发一条微博来为家乡的人们加油,呼吁所有人帮助家乡渡过难关。可是,微博文字拟好之后,我又犹豫了,半天也没敢点下发送按钮,我非常担心网友会骂我伪善、蹭热点,但我更

担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我而让家乡也连带遭殃。于是,就为了发不发这条微博,我纠结了很久,还去征询同事、朋友们的意见,结果众人也是各执一词。原本一个非常简单的举动,后面似乎也被迫埋下了极其复杂的牵连。

那时,我遇见了一个无法将自己的私人生活完全与公共生活撇清的姜潮,他对于名声有些许困惑,对于别人的评价无法释怀,他甚至开始陷入深深的不自信,他在想,那些人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呢?我是不是他们砸过来的那些词汇、头衔,脏得就像他们鞋底的口香糖一样让人嫌恶呢?这种困惑,让他每天起来照镜子时,都仿佛看不清自己了。

但所幸的是,即使我把自己的公众形象经营得如此被动,身边还是有众多的亲朋好友在开导鼓励我,支撑着我没有放弃,没有放弃我的梦想、我单纯快乐的处世原则、我所珍视的人与事。当我认识到,所有这一切喧嚣都会过去,也终将过去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不再畏惧别人的眼光,也从未停止过去成为一个好歌手、好演员的步伐。我对自己说:所有这些外界对我的否定都不能阻止我去成为那个我想要成为的人。

侯孝贤导演曾说过:“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而我回首过去六年,却觉得,所有那些时光都没有被辜负和浪费,而遇见自己的每一个时刻,也都变成了我最好的时光。

内容推荐

姜潮所著的《我们终将与自己相遇(关于成长旅行和爱情的探索)》讲述,一个90后大男孩,不断在演艺事业收获肯定,却在现实生活中是个白痴,于是开始不断追寻自己的内心,在旅行中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编辑推荐

作者姜潮知名度高,中国内地知名男歌手、演员,因在《小时代》中饰演“席城”而被大家熟知。微博粉丝500万+。

《我们终将与自己相遇(关于成长旅行和爱情的探索)》内容具有普遍性,一个90后关于旅行、成功和爱情的探索。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作者不断在演艺事业上收获肯定;但作为一名EQ为零的人,作者用五万字亲笔文字探索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终将与自己相遇(关于成长旅行和爱情的探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245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2016262853
中图分类号 K825.78=7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