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华主编的《城市文化再现--城市文化及它们的再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研究城市化发展的文集。主要探讨了城市化的产生及其发展、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城市化和现代性的关系、城市在东西方文学和文化产品中的再现等。按照文章的内容,论文集分成四个部分:城市文明的变迁、都市空间的现代性、城市与文化再现以及城市化发展与特色文化保护。
| 图书 | 城市文化再现--城市文化及它们的再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晓华主编的《城市文化再现--城市文化及它们的再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研究城市化发展的文集。主要探讨了城市化的产生及其发展、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城市化和现代性的关系、城市在东西方文学和文化产品中的再现等。按照文章的内容,论文集分成四个部分:城市文明的变迁、都市空间的现代性、城市与文化再现以及城市化发展与特色文化保护。 目录 城市文明的变迁 从开封的兴衰看权力与发展的关系 生态批评视阈下19世纪英国文学经典中的城市文明演进 关于电讯之城的记录——史前史 都市空间的现代性 矛盾的空间——《达洛维夫人》和《霍华德庄园》中的伦敦城 浅谈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都市空间现代性 中国城市空间与现代性的模糊性 城市与文化再现 城市中的艺术 《柏林向导》:纳博科夫的电影感知 巴比特的矛盾幸福生活——刘易斯·辛克莱《巴比特》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伊甸之殇与该隐之城——从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透视 马拉默德和贝娄笔下的城市 “知青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 视野下的“知青文学”研究论纲 城市化发展与特色文化保护 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保护 城市化过程中的语言多样性初探 附录 Notes on the Telepolis--a Prehistory The City of London as a Conflicted Space in Woolf’s Urban Space and the Ambiguity of Chinese Modernity Art in/of the CityPareela McCallum “A Guide to Berlin”:Nabokov’S Cin—Aesthesia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城市文化再现--城市文化及它们的再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胡晓华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49255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8 |
| CIP核字 | 2016006513 |
| 中图分类号 | G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