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橙、齐珮主编的《海洋文化经典译介/上海海洋大学海外中国形象研究丛书》精选英、日、韩三语种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经典著作,内容涉及海洋文学、海洋文明传播、海洋人类学、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重要研究领域,并收录了丛书译者的书评性文章、原书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译文节选等相关文章,在编排过程中力求呈现译者与作者、译文与原著、内容与形式之间所构成的多重对话关系,通过译介、传播、再阐释等研究视角探讨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 图书 | 海洋文化经典译介/上海海洋大学海外中国形象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陈橙、齐珮主编的《海洋文化经典译介/上海海洋大学海外中国形象研究丛书》精选英、日、韩三语种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化经典著作,内容涉及海洋文学、海洋文明传播、海洋人类学、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重要研究领域,并收录了丛书译者的书评性文章、原书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译文节选等相关文章,在编排过程中力求呈现译者与作者、译文与原著、内容与形式之间所构成的多重对话关系,通过译介、传播、再阐释等研究视角探讨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目录 跨文化对话 失去·重生·所罗门群岛 论凯兰著《火中取栗》(1934)的中国形象及政治改革 资源管理和共有资源论——从东南亚到大洋洲的事例来看 经典译介 大海的多样历史——节选自《大海——一部文化史》 海洋的升华——节选自《小说与海洋》 瞒跚起步的近代国家怪兽“利维坦”——节选自《海洋帝国——如何思考亚洲》 海峡的交易史——节选自《与海共生:海人的民族学》 关于保护城镇景观特征的方法考证——节选自《变迁中的海岸城镇:景观变化的地方认知》 从生态丰渔祭向对策性丰渔祭变化的考察——节选自《岛屿.海洋民俗和文化产品》 书评精选 日本的亚洲论述与当下的思想课题——评白石隆的《海洋帝国——如何思考亚洲》 西方海洋小说史的新构建——评《小说与海洋》 共存共生的海洋民族学研究——评秋道智弥的《与海共生——海人的民族学》 地方景观特征与社区和民众的关系——评《变迁中的沿海城镇:景观变化的地方认知》 附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海洋文化经典译介/上海海洋大学海外中国形象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陈橙//齐珮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3015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8 |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4 |
| CIP核字 | 2016109933 |
| 中图分类号 | H315.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