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泡茶、喝茶早已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亲访友,一杯热茶,一声问候,融入多少人间情、世间味。冯慧娟所编的《茶道/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讲述,品茗,即品味人生,在茶香、茶韵中,人们感悟着别样的茶味人生。
图书 | 茶道/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千百年来,茶道、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泡茶、喝茶早已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亲访友,一杯热茶,一声问候,融入多少人间情、世间味。冯慧娟所编的《茶道/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讲述,品茗,即品味人生,在茶香、茶韵中,人们感悟着别样的茶味人生。 目录 第一章·思其源 第一节 茶之起源 茶树的起源 茶字由来 第二节 茶的发展简史 茶之为饮始自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茶文化形成于隋唐 饮茶普及于宋代以后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茶香远飘世界 茶叶传入日本 茶叶进入欧洲纪事 千年的茶马古道 第二章·赏其艺 第一节 茶叶艺术 茶叶的演变 七大茶类 十大名茶 茶叶的选购——精茶 茶叶的贮存 第二节 茶具艺术 茶具的演变 茶具的种类 茶艺泡茶用具 茶具的选购——妙器 茶具的保养 第三节 水的艺术 择水——真水 天下名泉 第四节 泡茶艺术 烹茶方法的演变 泡茶方法 第五节 品茗艺术 第三章·悟其性 第一节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 第二节 茶道“四谛” 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怡——中国茶道中人的身心享受 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第三节 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 禅茶一味——茶道与佛教 天人合一——茶道与道教 中庸、仁礼——茶道与儒家 第四节 茶道与养生 古籍论茶之功 茶的养生功效 饮茶的禁忌 第四章·览其情 第一节 民俗中的茶情 陆羽煎茶 古镇周庄的“阿婆茶” 世界屋脊的“酥油茶” 苗族的“八宝油茶汤” 土家族的“擂茶” 回族的“刮碗子茶” 京韵京腔“大碗茶” “泡”在成都茶馆 广州的早茶文化 第二节 异域茶香 英国的茶文化 日本茶,静心修行的支柱 印度茶,舔饮拉茶 土耳其,“叹茶"成风 摩洛哥,独爱中国绿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茶道/全民阅读经典小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冯慧娟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4759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 |
CIP核字 | 2015119878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19 |
宽 | 15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