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叔同散文精品/中国文学名家精品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的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作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丐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丐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

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P2-P4)

目录

第一辑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改过实验谈

 律学要略

 南闽十年之梦影

 最后之口口

 佛法宗派大概

 佛法学习初步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第二辑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佛法大意

 授三归依大意

 敬三宝

 净土法门大意

 净宗问辨

 劝人听钟念佛文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常随佛学

 改习惯

 人生之最后

第三辑

 艺术谈

 美术界杂俎

 释美术

 辛丑北征泪墨

 呜呼!词章!

 中国学堂课本之编撰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

 论语言之齐一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图画修得法

 水彩画略论

序言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要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是的,当历史跨人21世纪的新时代,我们党发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兴中国文化的运动。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中国有史以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

就文学创作而言,就是广大作家要接过近现代中国文学名家传递的笔墨圣火,照亮时代的道路,创造文学的繁荣;广大读者则应吸收近现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力量,认识过去的时代,投身当代的建设。总之,中国的复兴需要大家添光加彩!

回首上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广大作家以此为崇高历史使命,把文字作为投枪匕首,走在时代最前列,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发出了代表时代最强音的呐喊,振聋发聩,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了新文化运动,创造了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中国现代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兴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历史推动作用。

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广大作家汲取中外文学营养,形成了新的文学形态。他们不仅用白话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对传统文学进行深人革新,创建了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组成等方面,都有全新创造,极具现代特色,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是人民的文学,广大作家深入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极大加强了文学与民众的结合,文学与进步的社会思潮及民族解放、革命运动的自觉联系,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历史特征与传统。此时的文学,以表现普通民众生活、改造国民性格和社会人生为根本任务。

中国现代文学早期的发展,是在广大作家吸取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并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中奠定基础的。对于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问题,他们打破了抱残守缺的国粹主义思想,进行了彻底革新,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表现手法等,进行了全面介绍与广泛吸收,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学遗产也进行了重新评价。这对促进思想与艺术的解放,促进文学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接过20世纪中国文学作家的思想圣火,实现新时代民族文化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广大作家和读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为此,我们从诗歌、散文、小说三大文学体裁着手,特别编辑了这套《中国文学名家精品》,精选了许多文学名家的精品力作,代表了中国20世纪文学的高度,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可读性和艺术性。

这些文学名家,都是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对于复兴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

内容推荐

李叔同的诗词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

周丽霞主编的《李叔同散文精品/中国文学名家精品》收了他的散文作品。包括《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佛法大意》、《艺术谈》、《释美术》等。

编辑推荐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周丽霞主编的《李叔同散文精品/中国文学名家精品》收了他的散文作品。包括《劝人听钟念佛文》、《改习惯》、《人生之最后》、《图画修得法》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叔同散文精品/中国文学名家精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叔同
译者
编者 周丽霞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81621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4
CIP核字 201500754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9
15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