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杰克森·麦肯锡著的这本《如何不喜欢一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30种辨认恶情人的方法,15项学会分手的练习,7步让读者疗愈过去,重拾尊严,找回自我。对遇到渣男(女)的人来说十分受用。

此书在国外成绩斐然,内容实用,深受全球读者的追捧。该作者创建的网站,每个月点击率过千万,是专门为情感虐待者提供的交流平台。

内容推荐

杰克森·麦肯锡著的这本《如何不喜欢一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教你辨认有“毒型人格”的恶情人,细数这些人怎么运用语言、心理暗示,甚至性爱将你打造成他游戏棋盘上的棋子;侵蚀你的人格,让你逐渐失去主体性,利用搞暖昧处罚“不受控制”的你;并在最后因为你逐渐开始情绪不稳定,让他感到担心害怕,而华丽丽地与你分手。

目录

引言 一场冒险

PART 1 如何识别具有“毒型人格”的恶情人

 三十面示警小红旗

 小心“秃鹫”

 恒定量

PART 2 捏造的“灵魂伴侣”

 为受害者量身打造的诱导过程

 对自我认同的侵蚀

 大结局

PART 3 疗伤之路

 为什么疗伤需要那么长时间?

 悲伤的心理阶段——第一部分

 悲伤的心理阶段——第二部分

PART 4 重获自由

 向后看,向前走

 自省与不安全感

 尊重自己

 三十个力量的象征

 灵性与爱

 “愚者”与世界

 更广阔的视界

后记

致谢

资料来源参考

附录

试读章节

很多幸存者在康复治疗的早期阶段都会问这个问题。在分手之后,心理变态会迅速找到替换你的新欢。原本谎言和背叛就已经很糟糕了,结果此时你还不得不前排观看那个人展现“完美”的新生活——并且和别人在一起。

你以为那个人对新欢比对你更好吗?你不是一个人,很多幸存者都是这么想的,而且心理变态的新欢到了自己也被替换掉的时候也会这么想。心理变态总是会把自己的新感情表现为一幅童话般美好无瑕的图景。你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人就已经成了别人的梦中情人,别人的灵魂伴侣,满足了别人的所有期望和梦想,和别人的好恶完全一致。那两个人会一起对着全世界秀满满的幸福,对于你在几天之前刚刚被取而代之这件事一点负罪感都没有。

看着你的情感施虐者和另一个人携手奔向夕阳的画面,会让你想到没准儿这个人不是没有去爱别人的能力的。但是实际上,和心理变态的罗曼史从来不会有好结局。他们拉着新欢秀幸福,并以此挑起事端和嫉妒本身就已经证明了他们并没有良知。

而当你看着他们新恋情的进展,你会注意到一些你期待过却从未得到过的、理想化阶段的细节。比如那个人不同意和你同居,却很快就搬进了新欢家里;比如那个人和你在一起很久都没提过终身大事,却和新欢闪电式结了婚;比如和你在一起的时候那个人很少公开什么,现在却和新欢在脸谱上刷屏式地发照片。简单来说,感觉好像你就是他们奔向幸福的路上烦人的减速带一样。

但是你得理解这一点——虽然可能有点困难——在你的恋情开始的时候,也曾经有人和你感觉一样。

针对每一个不同的目标,每一段理想化进程都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你总觉得下一个目标得到了你得不到的。何况你和心理变态的新目标此时一个在地狱一个在天上,这只会让状况看起来更加不公平。

而那个新欢受到的“特殊优待”并不能代表你有什么问题,也不是你在那个人对你施虐期间的反应有什么问题。就算你的表现一直完美无缺,心理变态也总会找个理由抛弃你的。他们针对新目标只有两个目的:(1)把对方塑造成一个长期可靠的关注和仰慕的来源;(2)用新目标得到的更多的爱让你感觉嫉妒和自卑。

这就是不要和你的前任保持联系非常重要的缘由。如果你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新恋情的发展,你只会继续用更多无解的问题和自我怀疑折磨自己。你每多看一次都会后悔。你会忍不住想知道为什么这段恋情维持得比和你的更长——为什么那个人能包容另一个人更久,却包容不了你。由于对你进行虐待的阶段里心理变态一直维持着各种三角关系,你总是忍不住把自己和他人对比,并因为那个人最终选择了别人而自惭形秽。

期待那个人的新感情出问题纯属浪费时间,这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虽然你肯定会短暂地感到满足,但你的负面情绪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因为你的自我价值感依然建立在别人身上。

你得记住这一点,你身上并没有问题,那位新欢也并没有什么天生优于你的地方。你们只是两个分别经历过爱情轰炸和阿谀奉承的完全不同的个体,这与你真实的品德或内在美都没有关联。因为心理变态的理想化过程只是一个用来控制你的工具,它不是真心诚意的赞美,更不是对你品行的肯定——不仅对你来说不是,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你可能会很想知道自己和新欢对比的话,到底谁更好看、更成功或者更聪明,但是这些事情实际上并不重要。一旦心理变态选定了新目标,他(她)的全部精力和能量都会转移,哪怕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性感可人、最幽默机智的完美情人,那个人依旧会忽视你。心理变态此时的行为,既不能代表你不再拥有任何美好的品质,也不能代表另一个人真的就比你好。它只能证明一件事:你不再能为那个心理变态提供能量了,何况你居然还敢捍卫自己、揭露谎言、探寻真相,你必须为此受到“惩罚”。

当然,想到自己是不是不够好或者也许当时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也没有什么不对。考虑到你面对的状况,这只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而已。但是本书的目的正是帮助你认识到,你已经足够好了——你也没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了。在和心理变态的交往中,施虐者的作为与选择和你的品质与性格无关,就算真的有关,也是他(她)会训练你压抑住自己的美德和优点。

而现在你获得了自由,你终于可以重新开始探索自己的优秀品质,并且找回积极健康的自尊了。但是做到这一点之前,你必须停止把自己和其他人对比。绝大多数幸存者在关注前任的新恋情时都会感到生理性的不适——感觉心脏悬到了嗓子眼,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之类。所以为什么要逼着自己经历这一切呢?倾听你身体的声音吧,这些不适感都是因为它在试图保护你。

P118-121

序言

一场冒险

摆脱和心理变态的恶情人之间的纠缠,无疑会是一场人生中的大冒险,它会开拓你对一些事物的眼界:比如人类的天性、我们这个日渐崩坏的社会,或许还有最重要的——你自己的心灵。这必定是一段阴暗的旅程,一路上你总会受一些恼人的魔咒困扰,比如抑郁、狂怒和孤单。它会揭露你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安,让你的每一次呼吸都被挥之不去的空虚感萦绕。

但是你要记住,这段旅程会治愈你,最终你会强大得超乎自己的想象,你会明白自己注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曾经走过这段曲折的路而感到庆幸。一般来说,我这样讲,别人是不会相信的——至少一开始不信,但是我向你保证,这段旅程绝对值得一走,它会让你的生活发生永久的改变。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变态呢?什么样的人是自恋狂或者反社会人格?他们都是控制欲极强并且毫无同情心的人,他们会不带任何责任感与负罪感地蓄意伤害他人。虽然这几种心理异常之间互有差别,但是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到最后都会呈现出一种极其固定的循环模式:先是理想化,再贬低,最终狠心抛弃。

几年以前,这种循环模式曾经让我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幸福了。那段恋情几乎抹杀了我全部的自我意识,它没有让我变得快乐或充满信任,而是把我变成了一个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可怜虫,饱受焦虑与不安全感的困扰。

可是我现在的生活就要有趣得多啦——哪怕只是穿着泳衣到处乱逛或者吃吃比萨什么的。而这都要归功于一次幸运的谷歌搜索,它让我了解了心理变态的存在,并认识了一群挽救了我生命的朋友,我们一起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在线疗伤互助社团,而如今它每个月都能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幸存者”。

在我们的psychopathfree.com论坛上,每天都会有新成员加入,每个人都带着看似无路可逃的绝望,还有似曾相识的悲惨故事:每个人都心碎又迷茫,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找到幸福。

而就在短短一年之后,那个悲伤的人就彻底改头换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美丽的陌生人,他(她)会挺身而出,帮助他人走出阴影;会因为自身的美好品质——诸如同情心、悲悯与善良之类而自豪;会勇敢地表达自尊与个人空间的边界意识;会通过自省来战胜内心中蛰伏的恶魔。

那么这一年中都发生了些什么呢?

当然是许许多多美好的事情啦——多到我不得不为此来专门写一本书。我可能——或者说肯定——是有点粉丝心态作祟,因为我觉得psychopathfree.com的疗伤互助过程是最酷的。我们相信教育、开诚布公的对话、事实验证与自我探索。我们的用户群独特而又鼓舞人心,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并充满了真诚的友谊。  对,友谊真的很重要。因为与心理变态纠缠的这段旅途虽然私人化却也多少拥有一些普遍性。不管那是一场龙卷风一般来得快去得更快的恋情、一位腹黑心机的同事、一位有虐待狂倾向的家庭成员,还是一桩令人身心俱疲的风流韵事,一段和心理变态共处的关系到最后总是相似的:你的思绪会变得纷乱不清,你会感觉自己毫无价值,你会对那些曾经给你带来快乐的事物麻木不仁。

我无法为你修复一段恶劣的情感关系(因为那些卑鄙无耻的人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能帮助你重新开始,并向你保证你最终会重新快乐起来,你会学着相信你自己的直觉,并携带着幸存者的智慧与“梦想家”温柔的奇迹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继续勇敢前行。

但是首先你要学着遗忘那些你以为自己了解的人性,因为理解心理变态需要你暂时放下最基本的情感本能。你要记住,那是一些如猛兽般掠食宽仁之心的人,你的包容只会助长他们的恶行,他们会把他人的同理心操控、玩弄于股掌之间,并压榨你的同情心为己所用。心理变态们从最开始就是主动向他人宣战的,他们会以羞辱那些善良而毫无戒心的受害者为乐——那些从来没有要求这一切发生的人,那些直到结束才意识到这场战争发生过的人。

但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所以就让我们与那些三角关系、言辞闪烁的信、自我怀疑和人为造成的焦虑挥手作别吧。你再也不用绝望地等待爱人一条迟迟不回的短信;再也不用因为恐惧失去一段“完美”的关系而约束自己的心灵;再也不用在分析一些亟须分析的事情时被骂“想太多”。你再也不是心理变态的棋局中一枚无关紧要的小卒,你是自由的。

而现在你的大冒险即将启程。

爱你的杰克森

后记

“恒定量”的再度降临

这真是一场大冒险啊,是不是?写到这里,我身上堆了三只猫,手里还端了杯热咖啡,想着为什么直到这么晚我才提起我亲爱的猫咪们。有时候它们就是我的“恒定量”,有时候我的“恒定量”是我的妈妈,有时候是在沙滩上的美好回忆,还有些时候是“恶情人退散”社区里的大家。

这么一看,好像我生命中的所有存在都可以成为“恒定量”。

但是咱们还是谈谈我的猫吧。在下雪的冬日里,我最喜欢和它们一起散步——它们挺奇怪的,有点像狗,会紧跟着我的足迹在树林里穿行。就在今天早上,我们一起散步了很长时间,我们探索树林,在林间做白日梦,我们一起发现了宇宙的一些小秘密,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重新相信爱情,我们在人性的善良中重新看到了希望,我们见证了光明与黑暗永恒的斗争。

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就是我自己的恒定量。

我热爱独处,我热爱生活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上,我热爱这种身为庞大的宇宙中小小的一部分的感觉,我热爱对未来一无所知而因此充满期待。

但是我更热爱那些让我与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一些人相识的逆境。正是这种逆境让我们彼此相连,至少我是这么坚信的。为了把遥远的我们联系起来的友谊的纽带,我不会期待自己经历过的是另一种人生,永远不会。

而我们同行的这场冒险之旅才刚刚开始——既然我们心里的伤已经痊愈,现在该去外面的世界捣点乱、撒点野啦。我家的猫大人们已。经开始这样催我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何不喜欢一个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杰克森·麦肯锡
译者 高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6749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7-04-01
首版时间 2017-04-01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7018357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