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是祖国语言大家庭的一员,是人类语言一分子。这本汪大昌编著的《京腔京韵--北京话例说/北京市民语言文化阅读书系》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目的是突出关于北京话的各种问题:北京话的来源、范围、构成、特色。书中选取了侯宝林、郭启儒两位大师用北京话表演的相声名段作为例说的样本,尝试做出综合的语言分析,并对今后的走势谈了一点看法。
| 图书 | 京腔京韵--北京话例说/北京市民语言文化阅读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北京话是祖国语言大家庭的一员,是人类语言一分子。这本汪大昌编著的《京腔京韵--北京话例说/北京市民语言文化阅读书系》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目的是突出关于北京话的各种问题:北京话的来源、范围、构成、特色。书中选取了侯宝林、郭启儒两位大师用北京话表演的相声名段作为例说的样本,尝试做出综合的语言分析,并对今后的走势谈了一点看法。 内容推荐 汪大昌编著的《京腔京韵--北京话例说/北京市民语言文化阅读书系》是一本谈北京话的小书。采用二人对话的形式,从北京话的历史说起,介绍了北京话在腔调、字词、语法等方面的独特味道。在研究北京话与普通话区别的同时,又论及新北京话与老北京话的不同。进而,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了北京话的将来,预测了“北京话要往哪儿去”的问题。这些知识对读者了解北京文化颇有助益。 目录 引言 缘起 第一回 北京话打哪儿算起 第二回 今天北京话的大概其 一 “淋着雨”还是“伦着雨”, 二 “馒头”有没有馅儿 三 “脸蛋儿”跟“脸蛋子”可不一样 第三回 京腔京韵在字音 一 闭着嘴也能说话 二 “现在开大会”听着像“贤在开达会” 三 她们常常不“相信”却很siang sin 四 说说“归里包堆”等等 五 一念就错的可不止“大栅栏儿” 六 北京话也有文白异读 第四回 北京话用词儿讲究不将就 一 “怨”在“这下”呢 二 “师傅”可以没手艺 三 北京话中的礼数和规矩, 四 北京话特色词语分类举例 第五回 谁说咱们没语法, 一 “老人”不一定是“老人儿” 二 菜市场只卖“韭菜”不卖“酒菜” 三 “您硬硬朗朗儿的” 四 “敛巴敛巴”能有多少啊 五 “烦,别加‘蛮’!” 六 “姥姥”敢情不一定是“外祖母”,哈 第六回 请大师表演北京话 第七回 北京话要往哪儿去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京腔京韵--北京话例说/北京市民语言文化阅读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汪大昌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541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7 |
| CIP核字 | 2016217241 |
| 中图分类号 | H17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28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