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琴抄(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谷崎润一郎著的《春琴抄(精)》完成于1933年,在结构和语言上带有很强的东方风格。结构安排像古代屏风,一幅幅画面自成一体,彼此之间的联系若有若无,没有严格的首尾次序,既可以单幅欣赏,也可以把各个章节自由地排列组合,舒卷自如。它一问世,便得到了川端康成等大家们得高度赞誉,并获得日本“每日艺术大奖”。在大师笔下,一个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徐徐展开。本书收录了谷崎润一郎创作盛期(中后期)的代表作《春琴抄》《刈芦》《吉野葛》。

内容推荐

谷崎润一郎著的《春琴抄》描写了一个富家盲女与仆人凄美而又惊心动魄的情爱故事。仆人出身的佐助尽管身心都受到孤傲乖僻的盲女琴师春琴的折磨,却依然对她忠贞不二。在春琴被毁容之后,佐助为了在记忆里永驻她美艳的姿容,竟用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本书精选了谷崎润一郎创作盛期(中后期)的代表作《春琴抄》《刈芦》《吉野葛》。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文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唯美派文学大师,文字细腻古典,意蕴深邃,充分表现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在大师笔下,一个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徐徐展开。

目录

春琴抄

刈芦

吉野葛

试读章节

春琴抄

春琴氏,本名鵙屋琴1①,生于大阪道修町一药材商家,殁于明治十九年2②十月十四日,其冢位于市内下寺町某净土宗寺院内。前不久,我路经此地时,忽萌生借此机会去拜祭其墓之念,于是进得寺内,请僧人指路。

“鵙屋家的墓地在这边。”杂役僧带我去了正殿后面。只见一簇山茶树树荫处排列着好几座鵙屋家历代祖坟,独独不见春琴之墓。“多年前,鵙屋家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女子……她的墓在哪里呢?”我描绘着春琴的模样问道。杂役僧略加思索,答曰:“如此说来,那边高坡上的说不定是她的墓。”随即引我朝东面的阶梯状陡坡走去。

众所周知,下寺町东侧的后方高耸着一处高台,上面建有生国魂神社3①,这陡坡便是由寺院内通向那个高台的斜坡,那里是大阪市内难得一见的树木繁茂之所。琴氏的墓就建在那斜坡中段一小块平整出来的空地上,墓碑正面刻有她的法名“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刻的是“俗名鵙屋琴,号春琴,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五十八岁”,侧面刻着“门生温井佐助恭立”的字样。尽管琴氏一生没有改娘家姓,但由于她与“门生”温井检校4②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故而其墓稍稍偏离鵙屋家祖坟,另择一处安放吧。据杂役僧说,鵙屋家早已没落,近年来鲜有族人前来祭扫,即便来了也几乎不来祭奠琴氏的墓,所以他没有想到这个墓会是鵙屋家族人的。

“如此一来,这亡魂岂不成了无缘佛5③吗?”我问道。杂役僧答曰:“不能说是无缘佛,有一位住在萩茶屋那边的七十岁左右的老妇,每年都会来祭扫一两次。她祭扫过这个墓之后,”他指着春琴墓左边的一座墓说,“你看,这里不是有块很小的墓碑吗?她还要给这座墓焚香供花,请和尚诵经的费用也是她出的。”

我走到杂役僧指点的小墓碑前,只见其碑石只有春琴墓碑的一半大小,碑石正面刻着“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刻着“俗名温井佐助,号琴台,鵙屋春琴之门人,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日殁,享年八十三岁”。原来这是温井检校的墓。关于那位萩茶屋的老妇人,后面还会谈及,此处暂且略过。只是此墓比春琴的小,且碑上刻有“鵙屋春琴之门人”,足见检校死后也要恪守师徒之礼。

此时,血色残阳刚好红灿灿地照射在墓碑正面,我伫立于山丘上,俯视展现在眼前的大阪市全景。想来这一带早在难波津6①时期便是丘陵地带,朝西的高台由此处直通天王寺那边。而今,煤烟已熏得再不见葱翠草木,高大的树木皆是枯枝败叶,积满尘土,好不煞风景。当初修建这些墓地时,想必是苍松翠柏,满目苍郁吧?即使是现在,作为市内的墓地,这一带也属于最幽静、视野最开阔之地。因奇妙因缘而相伴一生的师徒二人长眠于此,俯瞰着暮霭下屹立着无数高楼大厦的东洋最大的工业都市。然而,大阪已今非昔比,检校在世时的模样早已无可寻觅。唯有这两块墓碑,仿佛仍在相互诉说着师徒间的深厚情缘。P3-5

序言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享誉海内外的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素有大谷崎之称。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为世人奉上了90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以及随笔、剧作等。1960年代,由美国作家赛珍珠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至今仍被评价为日本近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根据日本研究者的划分,谷崎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910-1924)——以《刺青》为代表的耽美、“恶魔主义”时期,奠定了谷崎耽美文学的基调;中期(1928-1941)——移居关西后,回归日本传统的古典主义时期;后期(1943-1965)——“老年的性”时期。其重要代表作大多集中在中后期,但无论如何分期,谷崎润一郎毕生对美的执着探索,是其文学永恒不变的潜流。

本套选集所选的三篇小说《吉野葛》(1931)《刈芦》(1932)《春琴抄》(1933),侧重于介绍谷崎文学重大转折期(由初期转向中期)的重要代表作,虽然集中在三年之内,却涵盖了谷崎文学的主要几个方面的母题,即:永恒的女性(包括恋母情结);日本美学传统的继承;异常性爱;东方主义。

中篇小说《春琴抄》曾获得“每日艺术大奖”,它一问世,便得到了川端康成等大家们的高度赞誉。“可以与流行于19世纪法国颓废派艺术媲美的当代稀有的作家”(永井荷风),《春琴抄》的问世,标志着“出了个圣人,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宗白鸟)。

《春琴抄》生动细腻地描写了盲女琴师春琴与仆人佐助之间既是师徒又是恋人的一世情缘。当春琴被毁容后,佐助因师傅最不愿意被他看到丑陋的容颜,毅然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但同时也使自己处于与春琴同样的境遇里,更真实地感受到她的痛楚,并且将师傅的美貌永远定格在了自己的记忆中,小说结尾通过禅师之口肯定了此举“转瞬之间断绝内外、化丑为美的禅机”,充分揭示了谷崎文学追求“永恒的女性”的一贯主题。

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崇拜,与初期的“恶魔女性”已有所不同。春琴虽然任性、严厉,却与其骄纵的小姐出身与盲人身份相符合,对婚姻的态度也是很认真保守的,一生只爱一个男人,并非以往的恶女形象。她虽然双目失明,却有着明眼人所不具备的另一种“观世音般慈目观众生”的美。而佐助对于春琴看似无条件的服从,却是为了成全自已的“永恒与幸福”。因为“现实中的春琴”是作为符合佐助的审美要求,适于幻想的对象而存在。正如小说中说的“佐助是把现实中的春琴当作唤起心灵境界中的春琴的媒介”。而春琴的形象又何尝不能视为作者借以呼唤心中“永恒女性”的媒介呢?

谷崎描写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女性,他认为美的女人都是一样的。具体每个人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可以从中抽象出共同的美。   移居关西的谷崎,终于在日本民族精神家园的关西女性中找到了心目中最完美的"永恒女性",并将她描写在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经过《痴人之爱》《万字》等作品,努力从官能性的自我陶醉中发现东方式的神秘幽玄,创造一种东方式的感觉美、虚幻美。这部承上启下的成功之作《春琴抄》,体现了作家回归传统的一种努力。与3年前的《痴人之爱》女主人公、混血儿直美的西式美相对照即可发现,春琴的身高不足五尺,五官与四肢都极其娇小、纤细。而她的日本传统艺能的三弦琴师身份更体现了这一点。作者将她设定为盲人,置于黑暗世界,也未尝不让人联想作者对日本传统的阴翳美的偏爱。当完成长篇杰作《细雪》后,这位“永恒女性”便栩栩如生的屹立在世人眼前。

另外两部短篇小说《吉野葛》和《刈芦》,描写的则是恋母情结的主题。

从谷崎早期作品《恋母记》,到昭和初期的《吉野葛》与《刈芦》,再到昭和中期的《少将滋干之母》,最后抵达晚年的《梦浮桥》,“恋母”的内涵逐渐复杂、丰富、深刻起来,随着作者走到生命尽头,男主人公们也抵达了目的地,终于与“母亲”邂逅,与“母亲”化为一体了。幼年时期留下的母亲的美丽形象,可以说即是作者终生孜孜以求的完美的女性。作为过渡期的作品,《吉野葛》里的母亲和《刈芦》里的阿游小姐并未直接出场,只出现在登场人物的叙述中。因此,儿子虽思念母亲,却最终不得相会,间接的描写,更加深了主人公的万般无奈与凄然感伤,渲染了虚无缥缈的意境。尤其是《吉野葛》里借用白狐弃子的传说,更是神来之笔,力透纸背地暗喻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实在是感人肺腑。

中后期,谷崎文学中的“永恒的女性”与不断深化的“母亲”形象逐渐融合而一,两个主题最终殊途同归,共同承载着谷崎对终极之美的探求。最终实现了作者对“美的永恒”希冀,与“美”化为了一体。

谷崎的小说即是日本传统美意识的文学呈现,他一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传承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自然之美、女性之美。他认为近代以来,原本早在紫式部时代就诞生的好色文学传统被逐渐淡忘,日本反而要“他山之石”来攻玉,他曾经在《恋情与色情》随笔中谈到“西方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点,我认为是‘恋爱的解放’或者‘性欲的解放’……我认为正如精神境界中有崇高的精神一样,肉体方面也应该有崇高的肉体,日本女性中拥有这种肉体者甚少……”

经过初期对西方颓废美的模仿阶段,谷崎文学逐渐过渡到

对东西方的美兼收并蓄,尤其是从对女性的肉体膜拜中,探索何为日本式的完美女性之美。谷崎的美学方程式是复杂的抽象的感性的,他认为越是非理性的,越是诉诸感官的,就越是刺激。越是具有强烈的美感。美的女性都是一样的,具有共同的特征。越是远离世俗规范的美,越是具有无穷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与《恶之花》是一脉相承的。谷崎只有“置身于地狱之中”,方可窥见那惊心动魄的恶之美。

综上所述,谷崎最终抵达的美学境界,是否可以说是幽玄之境呢。“幽”有微弱之意,同时也有深奥的含义。“玄”则有深远的道理之意。整个词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难以言表的微妙的神秘境界。幽玄在某种意义上与阴柔相通,与女性相通,也与深层的感受性、深不见底的人性相通。联想到谷崎深谙禅的“心中万般有”的境界,在他墓碑的两块青石上还分别刻了“空”“寂”二字,那么,“空”“寂”的幽玄便超越了感觉的局限,发展为一种精神性、内在性,达到了“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意识层次的幽玄世界。

对于谷崎作品中的施虐等性爱描写,人们往往或片面夸大或视而不见或津津乐道,这些读解恐怕都会导致对作品的误读。不可否认,每个作家的创作都会受到时代与自身的局限影响,如何从中汲取美,扬弃丑,有赖于读者的文学修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沉淀,谷崎文学不断被人们重新认识、发掘,相信今后其文学价值会得到更恰当的评价。

无论能否读懂谷崎,他的文学带给世人的唯美感受与震撼都使他青史留名。

从《源氏物语》到谷崎润一郎,再到川端康成,历代日本文人对美的认识和不懈追求,即是物衰,即是幽玄,即两千年的日本美意识。谷崎最终通过继承日本传统美学的物哀与幽玄,抵达了艺术的彼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琴抄(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译者 竺家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83797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6059351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7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