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二月河著的《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是南阳作家自选集中的一册。

内容推荐

二月河著的《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收录了作者回忆性随笔文章十余篇。其中包含《读书旧事》《关于成材》《母亲墓前的沉吟》《我的父亲》《我和女生》《我和我的编辑》《马来西亚纪行》《从洛阳到南阳》《百花洲情缘》《山西情缘》《昔阳感觉》《弈事琐记》等。语言细腻,情感真挚,非常打动人心。

目录

追忆1978年

初记白河

从洛阳到南阳

读书旧事

关于成材

 ——我个人的一些感悟

百花洲情缘

记母亲入伍

母校的两位班主任老师

马来西亚纪行

密云不雨

母亲墓前的沉吟

山西情缘

我的父亲

我和女生

我和我的编辑

昔阳感觉

弈事琐记

试读章节

肃穆静谧地沉浸在绿的幽暗柏丛中。其实,从我家到卧龙岗一路走来,已是古意森森,大约有三里之隔,道旁景观与城中已显然有异,全是牌坊,有贞节坊,也有名人坊,夹路碧绿的草丛中俯卧着石人石马石羊,痴痴地望着稀稀落落的过客。

武侯祠也不要门票,但这个庙很有神气,满院都是碑碣,从躬耕亭到抱膝石,主院两侧长长的碑廊,都是碑。那个时候岳飞手书的《出师表》就矗立在现在这个地方,然而我彼时的历史知识贫乏得像麻将桌上的白板,书法也特差劲,我就是老师和家长齐声说“臭”的那类学生。直到知天命时才知道这块碑并不是从岗上掘出来摆在那里,而是清时在安徽出土,因其与南阳武侯祠有关而移运过来的。学术界有些人质疑它的真伪,但由这件事,我相信这碑是一个“真家伙”。因为那时不是商品社会,没有人会为了“发展旅游事业”蓄谋以假乱真。不远千里运这些物件,恐怕很要耗点银子。

我喜欢看碑碣,我的古文底子,一是读课本,一是读《古文观止》《中华活页文选》这些书,再就是读古碑。古碑你能读个大概,回头再读明清古文,就会像看报纸喝凉水一样容易……就这么贴廊墙挨个儿地去看,有的是文人墨客到此一游的感怀,也有名人题记,更有灵显报应的酬神碑:某某将军作战,打到危急关头性命攸关之时,武侯怎样显灵,关圣如何助阵灭贼,天子如何洪福,神庙因此显应,特以酬神……还有求子、求财得报,诸如此类,林林总总。有些段子、小故事读起来颇有兴味的,读多了,千篇一律,我也就乏味了。

我一直觉得,南阳武侯祠的塑像品位不高,大拜殿里的诸葛亮主神位,“草庐对”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对坐像,还有关张殿中关羽与张飞的坐像,除张飞瞠目乍须有点个性张力外,别的人物和城隍庙中的神像并无二致,苍白得也有麻将白板的趋向。那时的镇殿之宝还有一样,是明正德时的十八尊磁罗汉,那倒真的是毕现真人个性,须发颦笑俨然如生,可惜的是“文革”中被红卫兵砸了,碎得一律只有巴掌大小。还有沿途那些巍巍耸立的牌坊、石人石马……都砸了,碎了。那个组织叫“南农八一八”,是南阳当时最野蛮的一个造反组织。牌坊不易再收集了,罗汉的碎片当仍埋在卧龙岗的神庙或某一处,或许将来我们能有福再见体无完肤但形态生动的这些佛家弟子模样。

龙门石窟用我们孩子的话说是“没人管”,武侯祠是两个道士管着,其中一个姓朱,时不时我还和他兜搭几句。相术说鼻子长得牛似的人“好道”,我注意看过他,用《心经》里的话,真的是“真实不虚”。“文革”中我见他被人赶着,头戴雷阳巾,身穿八卦道袍,手执佛尘,一手举着“我宣传迷信”的字牌,口中不停喊着“我叫朱……朱老道,我是牛鬼蛇神……”在南阳市满街转。他后来如何,我不晓得,我参军十年回来时,卧龙岗已经不归道士管,归文物部门管了。

两个道士的任务,我看只有两件,洒扫庙宇和伺候香火。大拜殿孔明坐像前的长条卷案上摆着石印的卦签,香客们磕头敬香,再礼拜,他就站在神前用拂尘虚扫一下,香客们就递钱:两毛敬上。然后朱道士就会抽签,在黄纸堆里拎出一张回送。大致上都是四言古体,含蓄又意有所指地给香客一些指示。我在我的小说里也描述过这些场面和签词。

那时的卧龙岗上就有顾嘉衡那副名联——这联今天已名震天下,当时并不。朱道士说:“人家自己说的躬耕于南阳,自己说的不算,你们说了算?历代朝廷都是在这儿祭祀诸葛亮的!”他指了一块石碑给我:“那上头有皇上的旨意!”那石碑我当时并没有看,近年来研读资料才读到了。这原是一份当时的“中央文件”,礼部正字三千五百九十三号。历数从明洪武二十一年在南阳武侯祠诸葛亮忌日八月二十八祭祀典礼情况通报,名叫《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年年的八月二十八,南阳都有这个事。祭祀孔明在南阳,不是南阳府的事,是中央政府的事。

龙门是洛阳存寓精灵的地方,到龙门,你可以悟佛的境界,而进南阳武侯祠,你可以接收更多历史的神性信息。(P8-9)

序言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清南阳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探寻南阳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通过这几年对南阳的了解与感受,我认为文化是南阳最突出的城市符号,是南阳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南阳是汉文化的昌盛之地,其标志性无可取代。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的冶铁中心,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昌盛。两汉三国时期南阳名人荟萃:张衡的科学成就举世称誉,因而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汉代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成为人类智慧的化身。南阳的文学、乐舞、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在整个汉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最能反映汉代艺术水平的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粗疏,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宝库”。

南阳是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多样性特色鲜明。南阳文化既有河洛文化的典重质实,又有荆楚文化的清奇灵巧,还有秦巴文化的苍凉豪放。这是南阳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南阳境内山川秀丽,河流纵横,分属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南阳郡为秦、楚等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枢纽,由关中向江淮此乃孔道,由伊洛向荆襄此乃要冲。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西北通往东南的必由之路。发达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南阳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阳是文脉相承的兴旺之地,其稳定性十分罕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并且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自古以来南阳文化都十分发达,兼容并包,千姿百态。兴旺的文脉如长河奔流滔滔不息,从未中断。自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南阳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这四圣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二十四史”里有记载的南阳历史文化名人超过800人。到了现当代,南阳名人仍然层出不穷。目前,仅南阳籍两院院士就有19人,占河南籍两院院士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以姚雪垠、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先辈留下的丰厚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南阳厚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使文化成为实现南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南阳城市发展的终极竞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前行到今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共识更有力地彰显出文化本来应有的鲜明印记。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一个国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肯定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无疑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民族精神最形象、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而且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南阳作家群在南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阳现有国家级作协会员30人、省级作协会员340人、市级作协会员450人,其中在全国知名或有相当影响的就有十数人。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南阳作家群的发展。为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学新人,南阳成立了南阳文学院,加强了《躬耕》杂志、《南阳日报·白河副刊》等文学阵地的建设,为南阳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市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次我们从南阳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遴选出35位代表,将其优秀作品以“南阳青年作家丛书”和“南阳作家自选集”两套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南阳文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举措,旨在助推南阳文学创作,全面系统地展示南阳当代作家的整体实力,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希望这种助推能够成为南阳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新动力,期盼各位作家在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新会

2015年11月1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二月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89304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615804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6
153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