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关于社会情境下人类行为模式的著作,作者欧文·戈夫曼在书中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人际交往形式中的“拟戏剧”、“污记说”以及“越轨生涯”等概念。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赞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自出版以来一直被奉为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图书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社会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关于社会情境下人类行为模式的著作,作者欧文·戈夫曼在书中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人际交往形式中的“拟戏剧”、“污记说”以及“越轨生涯”等概念。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赞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自出版以来一直被奉为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内容推荐 作者欧文·戈夫曼想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这个研究报告当作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会学观点来研究。作者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 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作者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前台 戏剧实现 理想化 表达控制的维持 误传 神秘化 真实与人为 第二章 剧班 第三章 区域与区域行为 第四章 不协调角色 第五章 角色外的沟通 缺席对待 上演闲谈 剧班共谋 再合作的行为 第六章 印象管理艺术 防卫性的品质和措施 保护性措施 有关乖巧的乖巧 第七章 结束语 框架 分析的背景 人格-互动-社会 比较与研究 扮演角色传达着自我印象 舞台表演与自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社会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欧文·戈夫曼 |
译者 | 冯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35907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9 |
出版时间 | 2008-04-01 |
首版时间 | 2008-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2008046334 |
中图分类号 | C9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8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4597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