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著的《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12卷1938)(精)》以杜威的思想发展历程为线索,分为青年、中年、晚年三大部分,全面收录了杜威一生中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所撰写的文章与专著。这项浩大的工程为人们重新研究和挖掘杜威丰富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为将对杜威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图书 |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12卷1938)(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约翰·杜威著的《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12卷1938)(精)》以杜威的思想发展历程为线索,分为青年、中年、晚年三大部分,全面收录了杜威一生中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所撰写的文章与专著。这项浩大的工程为人们重新研究和挖掘杜威丰富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为将对杜威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推荐 约翰·杜威著的《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12卷1938)(精)》是《约翰.杜威晚期著作》(1925一1953)第十二卷,提供了杜威《逻辑:探究的理论》的一个权威版本,也是现代语言协会委员会学术版本委员会认可文本。 《逻辑:探究的理论》出版于1938年,杜威随之达到其逻辑理论发展的一个高峰,他在序言中将其描述为历经四十多年努力的一个成果。实际上,杜威对探究理论的追求开始于46年前,1882年起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当研究生,在乔治.希尔维斯特.莫里斯((3eoige Sylvestei’Moi.riS)指导下研究逻辑,这贯穿他整个学术生涯直到退休,那时他终于有时间完成《逻辑》。 有三部更早的著作标志着杜威《逻辑》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1938年所展现的观点有重要贡献:1903年的《逻辑理论研究》(Studies{n Logical Theol刀),其中杜威撰写了四篇文章;1910年的《我们如何思维》(Hog,We Think)将其逻辑应用于教育;1916年的《实验逻辑论文集》(Essays in Expe7qmentalLogic)是对其观点的进一步修改与扩充。杜威在序言中称赞了这些著作,他说:“尽管基本观点依然未变,在这些年间自然还有相当多的修改……当前著作的特色在于将早期观点应用于解释形式与形式关系,它们构成了逻辑传统的标准内容。” 《逻辑》一书的撰写实际至少需要13年。杜威不愿匆忙得出其理论的最终结论,在1934年写给其长年好友阿尔伯特.C·巴恩斯(Albert C.Barnes)的一封信中,他将这项研究描述为自己“最初与最终的爱恋”。在准备该书期间,杜威征求了三个人的建议:悉尼.胡克(Sidney Hook)、约瑟夫.拉特纳(JosephRatner)和恩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他们以前都是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在该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都和胡克通信,共同协商各章不同原稿以及最终的毛条校样。他和拉特纳讨论了数章原稿,他和内格尔协商了有关数学的章节,他认为这些是“全书最艰深的部分”。 目录 中文版序 导言 逻辑:探究的理论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探究的母体 1.逻辑的主题问题 2.探究的存在母体:生物学的 3.探究的存在母体:文化的 4.一般常识与科学探究 5.逻辑学必要的改革 第二部分 探究的结构与判断的建构 6.探究的模式 7.判断的建构 8.直接知识:理解与推论 9.实践的判断:评估 l0.肯定与否定:作为再次评定的判断 11.判断中量化命题的功能. 12.作为对时空性的确定的判断:叙述一描述. 13.判断的连续体:一般命题 14.类属命题与全称命题 第三部分 命题与词项 15.命题的一般理论 16.集合与序列中的有序命题 17.形式功能与准则 18.词项与意义 第四部分 科学方法的逻辑 19.逻辑与自然科学:形式与质料 20.数学论说 21.科学方法:归纳和演绎3侶 22.科学法则一因果关系和承继性 23.科学方法与科学主题 24.社会探究 25.探究的逻辑与关于知识的哲学 文本研究资料 文本注释 文本说明 校勘表 打印稿上的修订 行末连字符列表 引文中的实质性变动 杜威的参考书目 索引 第一版页码对照 译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12卷1938)(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约翰·杜威 |
| 译者 | 邵强进//张留华//高来源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3378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739 |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 印刷时间 | 2015-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92 |
| CIP核字 | 2015075847 |
| 中图分类号 | B712.5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6 |
| 宽 | 177 |
| 高 | 3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4-377号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