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青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是广西科技大学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全书由服装服饰、音乐舞蹈研究、艺术设计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四个部分组成,多方面展示广西柳州地区各世居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并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该书的出版,不仅展示了柳州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之美,也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图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蔡青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是广西科技大学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全书由服装服饰、音乐舞蹈研究、艺术设计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四个部分组成,多方面展示广西柳州地区各世居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并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该书的出版,不仅展示了柳州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之美,也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目录 第一部分 服装服饰研究 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曹黄 广西金秀坳瑶传统女性服饰结构探析/陈丽 三江农民画在时装画中的发展运用/何晓芳 广西融水和三江苗侗服饰文化的涵化研究/梁伟红 壮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探析/刘红晓 论少数民族元素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影响/王芬 壮锦纹饰的文化蕴含探析/王婷靖 苗族蜡染的创新传承研究/严建云 从旧州绣球保护性开发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朱林群 第二部分 音乐舞蹈研究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师公舞的艺术内涵研究/邓睿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何桦曾筠毅 瑶族长鼓舞舞蹈动律的文化特质与审美意识分析/吕非凡 关于“壮欢”以对唱形式存在原因的探讨/宁文燕 壮族欢歌的传承和形态创新研究/吴振国 广西非物质文化 ——瑶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艺术风格探究/杨胜慧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以男声合唱《赶歌圩》的艺术创作特点与合音训练分析为例/邹建军 第三部分 艺术设计研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视角探讨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曾筠毅 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景观美学伦略 ——生存·认知·思索/陈波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开设民间手工艺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杜琳 三江侗族传统村寨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郜金梅 浅谈仫佬族凤图腾文化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黄嘉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艺术特色分析/秦旺才 基于环境设计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技艺探析/韦宇航 侗族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生态意义初探 ——以广西三江侗寨为例/严康 仫佬族依饭节祭祀36神面具之艺术性分析/银敏吉 群体意识作用下的空间建构/邹红娟 第四部分 民俗文化研究 “壮欢”折射的人际交往模式/蔡青 广西柳城“壮欢”歌手生存状况调查/陈晓锋包小玲 姆六甲生人神话与生态审美蠡测/金钱伟 浅谈侗款“款词”的认识价值/刘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和任务/韦依娜 保护濒危语言,传承民族文化/易丹 浅议侗款的鬼神事象/喻国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909627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2015255482 |
中图分类号 | J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60 |
宽 | 19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