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宪、董希平、程苏东编写的《从游集(恭祝袁行霈教授八秩华诞文集)(精)》,是为纪念北大袁行霈教授八十华诞所编论文集,共收论文31篇,作者均为袁行霈先生弟子,据其入学先后编排。教育家梅贻琦云:“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 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从游集》取义于此。通过弟子们的回忆文章,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代学林掌故,还可以近距离一睹学术大家袁行霈先生的师表风采。
| 图书 | 从游集(恭祝袁行霈教授八秩华诞文集)(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能宪、董希平、程苏东编写的《从游集(恭祝袁行霈教授八秩华诞文集)(精)》,是为纪念北大袁行霈教授八十华诞所编论文集,共收论文31篇,作者均为袁行霈先生弟子,据其入学先后编排。教育家梅贻琦云:“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 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从游集》取义于此。通过弟子们的回忆文章,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代学林掌故,还可以近距离一睹学术大家袁行霈先生的师表风采。 目录 二十一世纪富春山居行:读翟永明《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 翰林学士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 现代中国画与“文化自觉”:以陈师曾为例 孔子:汉代作者 “礼义之邦”考辨 陈寅恪文化历史主义通观 北京大学藏汉简《反淫》简说 艺术的灵境与哲理的沉思:对陶渊明“无弦琴”的还原阐释 明清辑选注解中的徐庾文评 杖鼓与宋词演唱 以诗为文:论《红楼梦》的诗性特质 论新“三统”学说对北宋前期“台谏之重”的影响 帝道的学理建构与学说形成 王时敏绘画及“画家正脉”说之理论根源与借镜意义 唐代文人干谒心态分析 晚唐政局与幕府公文的新变 《汉志》与早期书籍形态之变迁 初唐类书编纂与帝王的文学观念 《博物志》文献问题及其原因 钟嵘、沈约的声律之争及相关诸问题 慧远佛学与山水审美观 有待逍遥的实践:对中古士人生存方式的考察 中古乐录类文献的编纂与演变 西晋“十九博士”所掌师法考:——以《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为参照 柳词地名的文学考证 谶纬叙事论略 论桐城派的现代转型 唐开成试诗变体与文宗朝党争之关系 汉晋之间的青土隐逸及其文化意蕴 横通与纵通:文学史与绘画史交叉研究的重要突破——论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研究 附:袁行霈先生八秩大寿徵文启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游集(恭祝袁行霈教授八秩华诞文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王能宪//董希平//程苏东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1667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6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80 |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914 |
| CIP核字 | 2016062499 |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9 |
| 宽 | 150 |
| 高 | 3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