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食梦先生(中州卷)
内容
试读章节

【青鬼戏袍】

百年之前,算不清具体年代的某个深秋;湖北襄阳,道不明具体位置的青水古镇。

镇里来了个戏团,可是,戏团里却有个小姑娘得了怪病。

她叫灵琚,今年刚满十岁,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她扎着两个羊角小辫,站在戏台子上哼哼哎哎,咿咿呀呀。可细细听去,竟都是些苦戏,什么《秦香莲》《窦娥冤》《桃花庵》,小手在水袖里摆的像条活鱼,期期艾艾的,和小姑娘稚嫩可人的形象截然不同。她肤若凝脂,面如莹玉,体骨轻巧,明眸善睐。歌声宛如珠喉乍起,脆如裂帛,轻声细语宛若柳间莺语,云外凤鸣。

可是我听得出来,那苦情戏根本不是她唱的。

我本不想出手,这戏团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穷的叮当响。设备简陋,扮相粗糙,曲目单一,更何况在这种穷乡僻壤,哪还会有人准时搬着小马扎来大院里听戏?除了一些红白喜事,这戏团根本赚不着什么钱,所以根本不可能花大价钱去给小丫头治病。所以,我若是出手相救,就表明了我是乐善好施,行善积德罢了。

可是,我见小丫头可爱的紧,又不忍心让她一直被一件戏袍给占了身子。

这天夜里,我如寻常客人一样坐在台下的角落里听戏。小丫头穿一身素衣迈着碎步上台,和着响器,一曲《清风亭》唱的是如泣如诉,让人听得肝肠寸断。

在别人看来,这是个有灵性的小丫头在学大人唱苦情戏,可爱又动情;可在我看来,却是一件青鬼戏袍紧紧裹在了小丫头身上,控制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簇,正把小丫头折磨得虚弱不堪。这项能看到别人看不着的东西的本领,我师父称之为“探梦”。

我将自己身上的灰布长袍裹紧,拉起脖子上的麻布围巾遮挡住自己的脸庞,双手瑟缩在宽大的衣袖里摩挲着那支陪伴了我许久的青玉短笛,等待夜晚的来临。

入夜,在一阵又一阵的打更声中,我偷偷潜入了戏团的后台。

看得出来,这并不是个常驻的戏团,所有的布置都显得有些仓促。各色的戏服在夜色的衬托下显现出一种疹人的反光,有的草草堆在角落里,有的挂在架子上。头套和长胡须错落地摆放着,一不留神,还真以为是一个什么人直愣愣地坐在那里。他们画脸的油彩胡乱摆在梳妆台前,颜色各异,透过面前的镜子却让人看不清色彩。

我悄然拐进灵琚所在的房间。

小丫头睡在仓库里,里面堆满了被淘汰的戏服道具和一些该修理的响器。我轻声绕过这些障碍,一言不发地坐在了灵琚的身边。

她面色粉嫩,眉眼纯澈得像一汪清泉。分明是一张小孩子的脸,可表情却痛苦不堪,仿佛尝尽了人间疾苦。她小小的身子蜷缩在角落里,身上盖着破烂的毯子,精巧的身躯轮廓一清二楚。过早发育的胸脯让她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惹眼,怪不得被戏团团长看上收了徒,这身子骨要是长起来发育成熟,挑梁唱个青衣花旦都绰绰有余。在我看来,这丫头就像一枚还未雕琢的璞玉,真是纯朴清纯得好看。

我有些爱怜地伸手摸了摸她滚烫的脸颊,然后替她把了把脉。脉象平稳,气息匀和,看来,今夜可以出手。

我从怀中摸出青玉笛,放在嘴边轻轻吹响。在旁人听来,这支玉笛根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在这些被噩梦缠身的人来看,这曲调简直比摇篮曲还要动听感人。这支青玉短笛是我师父传给我的,可他只教了我一首曲子,名叫《安魂曲》。在身陷噩梦的人身边吹奏这首《安魂曲》,会让对方进入一种完全放松的麻醉状态,这样,便于我接下来的行动。这一步,称为“催梦”。

一曲吹罢,小丫头的表情趋于缓和,睡得香甜。

这个时候,便轮到我和阿巴上场了。(P004-005)

目录

楔子

青鬼戏袍

古镇水鬼

媚狐借命

梧桐引凤

梵音古刹

画皮粉婆

镇河铁犀

蛊墓血妖

梦演道人

梦中迷梦

序言

【楔子】

没人知道他是谁,也没人在意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他的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

他从云南走到东北,从山东走到西藏,往来乞食,随吃随住,一日不短,三日不长。

他和路边的流浪者没什么不同。岁月的磨砺遮盖了他原本清澈剔透的面貌,一身灰布长袍满是补丁,身上斜跨一个年代久远的布袋。他一手撑一根油亮的竹棍,一手把玩着一支玉色短笛。他脚蹬一双圆口布鞋,脚步缓慢沉稳,每一个脚印都像是一枚沧桑的印章。可即便如此,他也无法掩盖自己年轻透彻的双眸。

他习惯掩面,时刻遮盖住自己的脸庞,没人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甚至连我,也根本记不清楚他的五官面庞。

他手中永远握着那支玉笛,但从来没人听他吹响过。可总有人说,他们在睡梦中听过他的笛声,洋洋盈耳,含商咀征,幺弦孤韵,勾魂摄魄。人们总这样说,但又从没亲耳听到过,是真是假,几张嘴没人能说得清。

他的背上还背着一柄二十一节的玄木鞭,又显得仙风道骨,让人捉摸不透。可在平日里,他从未用过它,只有我知道,这东西,是应在梦境中才有用。

他平日食素,饮食清淡,却离不开酒。没人知道他的钱从哪里来,却常见他在路边的酒馆里拎出两壶散酒。他离不开酒,却饮而有制,每晚三盅,不多不少。 他从来都是形单影只,茕茕孑立。时而富裕下酒馆啖牛肉,时而穷困挖野菜充饥。没人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头,做什么样的营生。

但他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提到这个名号,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主动将刚出炉的白面窝窝塞进他脏兮兮的布包。

人们称他为“食梦先生”。

而这个人,就是我的师父,姜润生。

我的出现,让师父从来孤身一人的局面被打破。他一个向来都不怎么讲究的大男人,竟也真的把我一把屎一把尿得给拉扯大了。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从我有记忆起,我就跟在师父的身边。师父帮我取名楚弦,随他姓姜,教我一些和尚道士才会做的事情,比如吃斋念咒,画符占卜。我小时候贪玩,没有跟着师父好好学,如今师父突然离去,我却不得不自己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我的师父有很多秘密,他是个神秘而有故事的老男人。但我对他所谓的那些秘密统统不感兴趣,我唯独好奇自己的身世。但师父却从来都不肯正面回答我,每当我问起时,他只是微笑伸出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合并,轻轻敲在我的天灵盖上,然后故弄玄虚地答道:“时机,未到。”

我师父的缄口莫言并不是没有道理,据他所说,他身上背负的那些秘密足以要了我们师徒二人的性命。因此,在我二十岁的那年夏天,在一个下着暴雨的深夜,我的师父,突然失踪了。

他给我留下了那支青玉短笛和那柄玄木鞭,留下了装着食梦貘的葫芦和那身早已破旧不堪的灰布长袍,甚至还有那根油亮的竹棍。于是,为了营生,我不得不穿上这些行装,依靠师父曾经教我的那些本领,接替了师父的身份,成为又一个食梦先生。

从此,没人知道这个世界上多了一名食梦先生,少了一个叫作姜楚弦的少年。

内容推荐

由金子息所著的这本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食梦先生(中州卷)》的内容简介:西周古墓,神秘婴儿百年一现;不老恩师,身负绝世之谜离奇失踪;寻师征途,笑看妖邪玄奇人心不古;姜氏太公,千年残梦使命世代传承……

他本是孤独的行者,游走世间,随风入夜,奏一曲安魂悄然入梦,驱赶梦中邪祟。噩梦中的妖邪被食梦貘吞下后便重新步入轮回往生,因此,他被世人称为“食梦先生”。

伴随着姜楚弦一路降妖除魔,帮助路过村落中的人们斩除心魔,并结识了小萝莉灵琚、半妖雁南归、女猎人嬴萱和文溪和尚,结伴而行。姜楚弦秉承匡正义、治人心的信念,一路上帮助了许多人,却也渐渐发现了一些看似不相干却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神秘事件。

编辑推荐

由金子息所著的这本中国当代长篇小说《食梦先生(中州卷)》讲述了:自古鬼怪无影无形,只能通过噩梦来搅扰人心。而食梦先生,与以噩梦为食的食梦貘结伴,替那些邪祟缠身的人剔除噩梦,并收取一定的钱财为生。

四年前,师父姜润生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突然失踪,留下了曾经的那些行头。迫于生计,主角姜楚弦只好穿戴上师父留下的衣钵,成为下一任食梦先生,在一路的流浪中寻找师父的踪迹,并结识了小丫头灵琚、半妖雁南归、女猎人嬴萱和文溪和尚,结伴而行,并发现了一些看似不相干却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神秘事件。

在光怪陆离的梦境中笑看妖邪玄奇人心不古,却因传承千年使命而卷入异族纷争……含恨而亡的青纱伶人,哭声不断的少林佛塔,阵阵腐臭的胭脂水粉……十场迥异的梦境,十段不为人知的感情,作祟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妖邪鬼怪,而是那一颗颗千疮百孔的人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食梦先生(中州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子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76949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2016099469
中图分类号 I247.5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