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时,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家及其名作展开,细述这样一种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
图书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彩色插图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时,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围绕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美术家及其名作展开,细述这样一种艺术的出现与发展。讨论从艺术风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时代与环境,并融入了对相关文学、音乐、哲学的感悟,虽浅显通俗,却耐人回味。 内容推荐 傅雷先生年轻时曾经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史”等课程。《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就是他在当时的授课讲稿基础上修改、补充,并参考法国学者博尔德等人的美术史后,于193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生前从未出版。全书以人物为核心,着重介绍了西方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数百年中近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并结合这些艺术家们各自的生平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对他们的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作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作者不满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画坛对于西方艺术表面化的模仿以及当时投机取巧、浅薄功利的风气,提出了艺术工作者应当注重自身的人品操守和学问修养,坚持历史与理论兼顾并重的学习态度。整部作品文字简洁生动,充满真知灼见,即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力作。 此次出版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还随文配有百余幅高清彩图,尽可能呈现出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彼此关联、相互映照,从视觉上还原艺术史的现场感,帮助读者感受艺术作品精微的意蕴,从更直观的角度理解本书丰富的内涵。 目录 序 傅雷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第二讲 多纳泰罗之雕塑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 《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 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 人品与学问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 西斯廷礼拜堂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 圣洛伦佐教堂与美第奇墓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斐尔(上) 《美丽的女园丁》与《西斯廷圣母》 第十讲 拉斐尔(中) 梵蒂冈宫壁画——《圣体争辩》 第十一讲 拉斐尔(下) 毡幕图稿 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 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教堂 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 《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 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 第十六讲 委拉斯开兹 西班牙王室画像 第十七讲 普桑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勃罗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彩色插图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243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9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首版时间 | 2017-05-01 |
印刷时间 | 201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2017027959 |
中图分类号 | J2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0 |
宽 | 18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