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未必圆时即有情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金瓯已缺总须补

1935年冬,距东三省沦亡于日寇铁蹄下已过去了整整四个年头。这些日子以来,华北一带的局势也是一发千钧,而且传闻迭起,不容须臾乐观。僻处江南一隅的春江市,虽只是一座富庶宁静的小城,但它漕运发达,市肆通衢,人文灵秀。是以各界有识之士中,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特别多。喝早茶时,拍曲时,古琴会时,听评弹时……凡有雅集之所,只要先生们一提起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来,都是忧心忡忡的。就连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在端茶递水之余从旁听着听着,也会拍腿叹气,甚至时发激昂之语。

但是,离开战争的阴云,回到江南人家的日常生活里,游湖、品茗、赏花、玩月,就又是中上等人家不可或缺的雅兴了。战争,战争……北方的胡尘,怎抵得过江南的青瓦白墙、丝竹切切,还有烫干丝和蟹黄汤包来得真切呢!文章事业,前途于迈,总以为前面必还留有大把时间,且文化人的境遇终不会太糟,可直觉已令这种欢喜热闹带上了宿命的悲凉。虽知国家临危,但天崩地坼真会在自己这一代临头吗?

管他!且游湖要紧。

春江以一湾烟波浩淼的深潭而得名。城区很小,由几条青麻石长街贯穿其间,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茶食馆、鞋帽铺、杂货庄、点心店,只市中心有几排紫铜圆顶的洋房很气派,傍水依山,却已是二十年前修建的。乌漆大门上挂着一幅黑底金字巨牌:春江大学。这就是这座城市唯一的高等学府了。

城不大,学校布局也小巧玲珑。据说大学刚开办时规模小得很,仅有的几门课程都由漂洋过海来的洋修道亲授的。北伐战争后,洋修道陆续都回到自己国家去了,学校大权落到中国人手里,才慢慢发展出了文学院和理学院、医学院。

因环潭诸山各具秀色,教授们多住于山腰间的两层小楼,诗意些的索性就把家安在梅林边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向来是与梅联着的。宋朝年间的县志已记载,此地种梅凡百余本,不乏朱砂红、绿萼梅等珍品,花既可观,实亦可售。至民国年间,古梅以北山之阴北溪一地开得最盛。这个地方的住宅也因此得了一个雅致的名字:梅花墅。

这日正是周末。清晓,潭面上迷离的雾气漾出透骨的阴冷来。北溪边,梅林深处一带层层叠叠全是白墙青瓦、乌漆大门。其中一扇雕花铸铁门吱扭一响,依次转出三个人影。走在中间的是一位娉婷少女,梳两股油光水滑的长辫,辫梢处戴着用极细的银丝编成的两只飞蝴蝶,额前的刘海用火剪微微烫过,弯弯曲曲的。内着一袭月白色旗袍,外罩银灰狐皮大衣,下面依稀露出套着白色长袜的小腿。姑娘左边是个老年男子,一身短打扮,袖口微微挽起;右边挽着艾司髻的中年女人,一身藏青袄干净爽利,头发用刨花水洗得溜滑发亮。

三人走着,不作声地穿越一片片梅林,沿着青石台阶盘旋下到山脚。男子叫了辆人力车。

少女抱着书包坐定,道:“奶妈、老董,请回吧。”

“小姐,你要当心好自己哦。”奶妈赶快说,“等老爷从南京回来,我就给你宿舍去电话,告诉你。”

少女面无表情地点点头,示意车夫起程。那两人却还站在当地,眼看着黄包车远远地去了。

P2-3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用超越年龄的深度、以富于同情的笔墨,丝丝入扣地描写了那个大时代里的个体命运。书中宋灵漪和萧川的坎坷情缘,着实令人叹息与回味。

——《华夏时报》文化生活版主编、著名作家吴小曼

小说跨度六十多年,从多角度、多场合描写抗战至建国后各色人等在各个战场的战斗及生活场景。金戈铁马与诗情画意相结合,将抗战中令人叹惋的情感全景模式展现出来,气势恢弘,又不乏细腻笔触,足见作者的功力和底蕴。

——《北京晚报》人文版主编、名著作家孙小宁

后记

后记

京剧《汾河湾》里有句唱词:“来来去去十八春。”后来“十八春”被喜欢听戏的张爱玲用作了一部小说的名字,写一对恋人经过十八年后重逢,看见对方变成了什么样子。《未必圆时即有情》这本书,从写稿到如今终于付梓,来来去去,也正好十八年了。

这本书的构思其实还更早。1991年的冬天,我还在读高中,那时就在笔记本的后面空白处写下了小说初稿。当然后来又经过多少次修改,已经数不清了。当时的初衷是想写一个极美的女子和一个极丑的女子,她们起初受家庭环境、自身遭遇、社会经历的影响,对男人都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后来在抗战风云里,这两个小城少女认识了一些纯粹和不那么纯粹的人,逐渐改变了看法。虽然丑女孩的一生依然只能在对爱人的美好想象里度过,但她首先与这个世界,也与自己握手言和了。美丽的女孩最终也接受了生命里必然的异性的参与。

这部书跨度半个世纪,但主要篇幅是写抗战前后一群人从小城到上海、武汉、根据地、大后方的烽火岁月。其中有投笔从戎的学生,有保家卫国的将士,有报人,有壮烈牺牲的演员……

此书原名“关山难”,取自李白诗“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写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诗意精神:现在的名字则取自李商隐“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也很有味道。

我在和疾病赛跑的过程中,草草写下这篇后记,真希望能有读者有会于心。

侯宇燕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金瓯已缺总须补

第二章 敛翮遥来归

第三章 落月关山何处笛

第四章 各在天一涯

第五章 万里风烟接素秋

第六章 南鸿北雁了无因

第七章 春风故人夜

后记

序言

楔子

一场暴风雨刚刚止歇,沙砾在结满霜雪的地面上呼啸得肆无忌惮。沙漠与群山分界带上生长着枯黄的柽柳与灌木,掩映着一条暴涨的小河。月亮高挂于天际,远处神圣的鄂博清晰可见。

即使在阳光下也笼罩着迷雾的群山,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山峦顶端变换着淡蓝、绛紫、暗绿等神秘莫名的色彩。它们忽而似在咆哮、狞笑,忽而又陷入无垠的死寂,显出异常冷峻的神态。

沙丘边立着一座孤坟,木碑上的字早已剥落褪色,写着:“这里埋葬着的人,有一种绝对的意志,永远在他的内心雄雄燃烧。”

内容推荐

这部由侯宇燕所著的《未必圆时即有情》跨度半个世纪,生动刻画了抗战前后江南衰落的旧家族在民族的灾难与重生中的不同抉择。主要讲述了宋灵漪、赵余心、萧川、薛磊、付翔、杨嘉等一批大学生、南洋归侨、军人参加“一二·九”抗战游行,亲历淞沪保卫战、武汉会战,在四行仓库、晋察冀边区以及大后方等不同的抗日战场为国家民族奉献自己一生的烽火岁月。

编辑推荐

侯宇燕所著的《未必圆时即有情》,是作者还在读高中时,就在笔记本的后面空白处写下了小说初稿。当然后来又经过多少次修改,已经数不清了。当时的初衷是想写一个极美的女子和一个极丑的女子,她们起初受家庭环境、自身遭遇、社会经历的影响,对男人都抱着不信任的态度。后来在抗战风云里,这两个小城少女认识了一些纯粹和不那么纯粹的人,逐渐改变了看法。虽然丑女孩的一生依然只能在对爱人的美好想象里度过,但她首先与这个世界,也与自己握手言和了。美丽的女孩最终也接受了生命里必然的异性的参与。

这部书跨度半个世纪,但主要篇幅是写抗战前后一群人从小城到上海、武汉、根据地、大后方的烽火岁月。其中有投笔从戎的学生,有保家卫国的将士,有报人,有壮烈牺牲的演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未必圆时即有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宇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60111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6250142
中图分类号 I247.52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