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校之路(一位旅美30年教育专家的留学心经)(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陈屹所著的《名校之路(一位旅美30年教育专家的留学心经)》被企业界、教育界、留学圈全力推荐,未上市已风靡北美华人圈,众多留学生家长看过手稿后直呼“为什么我孩子留学时没有这样一本书”。

定居美国30年,义务帮助留学家庭解决入学、升学难题,见过了太多因中介不负责任、对美国教育不了解而产生的悲剧,愤而著书,让中国家长与学子避免陷阱与误区。

揭秘、揭黑,这里有你花几十万也没人告诉你的留学内幕

学会如何选择留学中介、如何善用中介服务

走访藤校、对话校长,站在录取官角度对申请细节答疑解惑。

随书附赠价值百万的教育箴言+留学清单+名校排名。

试读章节

这里不是讲考上名校的学生如何如何,其实他们总有自己优秀的地方。然而,美国大学之路也许与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不一样,即美国大学,越是名校越难读;即使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些名校,其他美国大学也一样难读。无法毕业、名校退学的事情常常发生。脚踏实地的人,是不会过早把自己曝光给媒体、不给自己留后路的。

再回到升学辅导机构。这个行业不稀奇,不过是许多人在某个时刻弄不明白申请细节时需要借力一下的服务。没有什么新鲜,也不需要怎么神秘,就如你饿了要去吃饭,有人去了快餐,有人选了离家不远的饭店,也有人专程来到高端、富丽堂皇的餐厅。都是吃,就看你要什么、期待什么了。

所以,在美国,人们几乎看不到人山人海的留学(中介)升学机构像群众运动似的召开演讲招募大会,也看不到各种形式的留学升学机构论坛,更看不到升学顾问在媒体上一次又一次的曝光。

在美国最忌讳的是:留学升学机构在大型推介会上,把自己辅导学生的照片、申请时写的文章、做过的活动,特别是考试分数大张旗鼓地作为演讲内容全盘托出,公开分享给无数位倾听者。

就跟那些国际名牌一样,在美国,大家不会像买白菜一样去抢。比尔·盖茨参加国际会议时,戴的就是一块10美元的手表;对于沃伦.巴菲特来说,无论戴的是10美元还是上万美元的手表,他自己不会介意,别人更不会留意。事实上,大家更看重的是你言行举止里的内涵与风度,无论你如何招摇,仅仅几分钟、几句话、一副表情,就能知晓你是什么人。

在美国,也许这就是申请者的父母或者他们父母的父母,几代人走过的大学申请路。就如母亲生孩子,肯定要经历撕心裂肺的阵痛;孩子降生之后,一切不过如此,不会有人再翻来覆去地去回忆那个过程。

确实,美国攀名校的家庭也一样要做出巨大的付出,甚至从儿女出生起,就开始言传身教地读书、运动、参加社区活动等。但是,大家都比较注重隐私、注重安静。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逐步意识到考取美国名校的竞争压力,也有家庭会私下请升学顾问,而这些人,只会一对一地去交流。在美国相对重视个人隐私的文化下,许多当事人绝对无法做到跟着那么多不相识的人围坐在一起,大谈特谈自己儿女如何考取名校的心路历程。

这里澄清一下,接受升学辅导,也就是靠着外力,把自己孩子已经形成的特质和潜能重新梳理一下,而不是升学顾问一出现,孩子的命运就改变。即使自家儿女考取了美国名校,在美国的保密协议上也会注明,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自己儿女的事情与第三方共享。

当然,许多美国人也不关心别人家孩子的那些事儿。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模仿出来的东西本身就已经失去其独特性。在美国名校大学录取过程中,你的独特性才是最终出线的不二法门。

P(52-53)

序言

如何走出留学的误区  短短10年,从几千、几万到美国读硕士、读博士的留学生,发展到今天几十万、几百万大军的留美学子,留学俨然成为一场高调、喧闹的群众运动。基于此,市面上关于美国教育、美国留学的书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仅仅需要了解留学步骤有哪些,也许本书你可读可不读,因为留学申请的内容,再怎么变换标题,步骤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本书的写作初衷,是为了把我30年来对美国教育的了解以及众多留学故事与读者分享,让有留学意向的申请人和学生父母看到美国教育、美国名校真实的一面,在留学过程中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不必再经历留学路上的困惑、焦虑甚至疲惫不堪。  越来越多的父母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儿女送出去留学,有很多优秀的儿女在被送到国外后,因为种种原因,选不到合适的学校、跟不上教学的节奏、不能被新的环境接纳,导致不适应、被退学,甚至被限制入境;而起到桥梁作用的留学升学机构又不能真正解决孩子与家长的烦恼;更有90%寄宿家庭的美国高中留学生,存在各式各样的焦虑与无奈。在我们家丑不能外扬的传统文化里,当事人很难主动倾诉他们的“心酸”;即使真的有人说了,又有多少人愿意去聆听呢?  30年前我是留学生,20年前我开始在《陈屹视线》专栏写美国教育,今天许多读者的儿女已经走上留学路。自1999年以来,我一直在美国教育的前沿作为服务者和体验者记录着、思索着。在这一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成功励志的故事,也陪很多家长见证了悲情与无奈。  从萌生写作念头到成书付梓,不知不觉竟蹉跎了10年的光阴。对于本书,我如此耐心打磨,是为了能让读者在阅读后真正地理解:留学只是教育的一环,最终成就孩子的是家长的成长。  留学路上,能在“正确的时间里,跟对正确的人,做对正确的事情”,这才是最关键的!而如何做到,实施者(申请者和学生父母)自身一定要对美国教育和留学地图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人们常提到美国教育中最大的特色是批判性思维。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维?我认为,只有当人们对一个事物具备正反、左右、上下等多维度的认知后,才能循序渐进地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本书力图展现给大家的是读者在其他途径难以了解到的内容,我力争以最纯粹的教育理念向你讲述成功或者失败案例背后的真实情景。因为我坚信,唯有给你更广的视角、更多的选择,方能不再人云亦云,在教育、留学这条路上免于迷茫和无效奔波。  真的,除了应付考试填表之外,出国留学没有那么玄乎,不需要那么多秘籍,也没必要从零岁开始就制定路线,更不需要申请人无穷无尽地去纠结。  从国内申请人总数来看,最终能上美国顶尖名校的概率还不到1%,其他99%的申请人还是会归到同样优质、独树一帜的美国大学前100名和100名之后大学的申请池子里。  任何到过美国校园的走访者定会发现,美国有太多你没有听说过的好大学、太多不需要劳民伤财的申请选择。名校还是非名校,在美国教育理念里,最适合你的大学也许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名校”。  此书不是探讨是否应该留学的问题,因为留学大军势不可当;我在此希望通过大量的案例,呼唤今天和未来每位留美学子,不要在欲速不达、顾此失彼的误区中迷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那批人,只要努力,毕业后总有在美国生存的各种方式与精彩生活;而今天的百万留学人,仅仅靠勤奋已经远远不够。我希望通过本书,让每一位留学人在留学前、留学期间更加有的放矢地把梦想与现实相结合,远离“陷阱”与“盲点”。即使你不是进入金字塔尖的那1%,也照样能活出自己最独特的风采。  留学这条路本身就充满挑战,就如同坐上一辆出租车去旅游,你可以在一望无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任凭司机胡乱择路,也可以提前了解路况,了解风土人情,了解陷阱和误区。只有当你手握导航仪,让地图了然于胸时,这条路才会通畅、才会安稳、才会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不迷失方向。  回想这本书的写作历程,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我的丈夫。是的,能潇洒走世界、几十年如一日持续美国教育考察、体验、采访、写作,就是因为自己享有一份“自派公费”的殊荣——自己派来派去,老公支付所有费用。  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多元的时代,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许早已成为旧日的“传说”。如果靠文字谋生,即使是大家,没有其他经济“靠山”,也实在难以生存。所以我感恩自己的幸运,更感恩这个时代给予我的机遇,因为十年“磨”书的路上,已经不再拥挤。  这本书,我思、我写、我坚持!我在呼唤教育的灵魂!  也许我个人的执著改变不了世界;然而,自己在自律与守望中,没有被这个浮躁、偏离教育本质的市场而吞没。  希望这本书能给排山倒海去留学的人,带来冷静的思考与参考价值。即使自己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国家,然而,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字里,自己或许能或多或少改变周边千万同胞留学轨迹上的命运:少走弯路、避开陷阱;在真实中,活出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与精彩!

2016年9月16日于美国东海岸

后记

在“有效期”里做最好的父母

第一次听到用“有效期”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作用,是从作家龙应台教授的文字里,不仅感觉新鲜形象,而且形容得非常到位。

2016年夏季,我在“留美学子”的公众号上创立了“陈屹视线——世界名校之路”的公益分享平台。所有受邀嘉宾全部与世界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名校之路这个滴水穿石、水到渠成的漫长历程里,这些父母却在他们的“有效期”里做了几件关键的事情、说了几句关键的话语、经历了几次关键的起伏,而正是这些事情、话语和起伏改变了他们的儿女的人生轨迹。所有这些嘉宾深入浅出、朴实无华的公益分享,对于广大听者来说受益匪浅,因为这些教育秘籍要比申请名校的步骤和方法重要得多。

本书讲述了美国名校背后从运作到申请过程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秘密。其实美国名校之路并非所有人都要经历,即使那些已经走到名校门口的人,也许还会被种种其他因素而拒之门外。

我们暂且不谈这个过程公平与否,也不谈美国名校是否“有眼无珠”,作为父母,我们是否知道什么才是教育的关键和本质?其实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从小让孩子争强好胜,而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呼唤,父母要用爱去唤醒孩子们情感中的苦与乐、心中的梦想与希望、生命中的坚毅与永不言弃以及所有这些因子的“种子”与“视野”。

我身边至少有百位儿女进入美国项尖名校的好朋友,大家聚会时,总要聊聊自己的育儿经。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是牵挂一生一世的焦点;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儿女长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陪伴儿女之旅,是父母一生的修行。在这个旅程中,孩子们除了给父母许多惊喜之外,也让父母一直在“学习”和“发现”中优雅地变老。

父母是儿女的镜子,想要儿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一定自己先要努力做到。所以,在“有效期”里,父母一定要先做好自己。

父母是弓,儿女是从我们这里射出的飞箭:

父母是绳,儿女是从我们手中飞出的风筝。

“有效期”总会抵达,就此,让我们再次守望儿女远行的背影,再去隐忍那割舍不去的挂牵,循环往复于一代又一代人。

“我思故我在”。我以20多年的美国教育研究与沉淀、赋予“十年磨一剑”的笔耕,为读者献上此书!

祝福天下父母,祝福天下儿女,祝福千万“留美学子”公众号上的朋友: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无小事,留学路上更是不能拿孩子试错。陈屹的这本书与其说是写给留学家庭看的,不如说是写给每一位关注孩子教育的中国家长看的。不要迷信美国教育,也不要迷恋名校情结,作者全书想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教育观和留学观。这种留学热下的冷思考,值得每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去体味--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卢勤,著名家庭教育专家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常春藤学校的录取率再创新低,哈佛大学录取率仅为5.16%,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率也仅为6.04%。通往名校的路上充满了荆棘、布满了雷区--学生与学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留学中介机构的不上心、不作为,留学人数剧增导致的竞争加大……而即便顺利入学,也面临着难以融入当地生活、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无法完全保障等问题。

留学时代,如何披荆斩棘,扫除雷区?这本书,是陈屹女士30年教育观察的经验之谈,可帮助家长少走10年弯路。

--陈昊,优胜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在子女教育这件事上,家长不能马虎,更不能缺席。我推荐家长都来看看这本书,越早看越受益。书中很多让人痛心的故事,都是因为父母"失职"造成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事业如是,教育亦然。

--小雨姐姐,著名节目主持人

出国4年的费用至少100多万元,备考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这是所有留学家庭必须的付出。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在投入如此多资源之前,却一点都不了解留学圈里的真实情况,盲目得令人可惜。而陈屹老师作为中国第yi代留学生,30多年来站在中美教育观察者的第一线,通过本书真实地还原了关于美国大学的录取内幕,留学机构的秘密等独特的内容。书中涉及大量的真实申请案例,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有的让人唏嘘不已,值得各位有留学打算的家长与同学们认真拜读。

--北美留学生日报,中国优质留学媒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校之路(一位旅美30年教育专家的留学心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8529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2016253854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