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泉(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心灵成长史)》作者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以剑桥人独有的思考方式带你发现人生的哲理,让你在不易察觉的情境中,进入美丽宁静的画面和悠远的思考。
一本真正可以帮你主导自己心灵的书,它像一把利剑,在你困惑、迷茫时,帮你劈开眼前的迷雾。
图书 | 生命之泉(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心灵成长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生命之泉(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心灵成长史)》作者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以剑桥人独有的思考方式带你发现人生的哲理,让你在不易察觉的情境中,进入美丽宁静的画面和悠远的思考。 一本真正可以帮你主导自己心灵的书,它像一把利剑,在你困惑、迷茫时,帮你劈开眼前的迷雾。 内容推荐 《生命之泉(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心灵成长史)》是英国作家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个人成长史,作者通过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在剑桥生活的描写,向读者展开他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一贯地透过人物和其生活来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趣事,让读者在一个不易察觉的情境中,进入美丽宁静的画面和悠远的思考。 目录 第一章 场景 第二章 烦躁不安 第三章 风之谷 第四章 池塘 第五章 在高地 第六章 家 第七章 乡村生活 第八章 继承 第九章 牧师 第十章 与墨德独处 第十一章 杰克 第十二章 外交 第十三章 敞开心扉 第十四章 重返剑桥 第十五章 杰克的恶作剧 第十六章 访问剑桥 第十七章 自我压抑 第十八章 野餐 第十九章 失望 第二十章 高尚的道德 第二十一章 觉醒 第二十二章 爱的明确 第二十三章 婚礼 第二十四章 发现 第二十五章 新认识 第二十六章 有爱就足够 第二十七章 新生活 第二十八章 牧师的观点 第二十九章 孩子 第三十章 再次回到剑桥 第三十一章 善处逆境 第三十二章 霍华德的职业 第三十三章 焦虑 第三十四章 梦中的孩子 第三十五章 爱的力量 第三十六章 真理 试读章节 2月的一天,灿烂明亮的阳光铺洒在剑桥大学宝福德学院的小庭院中,古旧的暗红色砖块已经被烟熏黑了。石质的窗棂,爬满常春藤的扶壁和城垛,平房的屋顶,古色古香的烟囱,以及罩着保护铅的炮塔也都沐浴在阳光中,这个小庭院有一半的面积笼罩在阴影里。尽管宝福德学院美得令人难以置信,但怎么看都像是军事要塞,而不像是一所学院。它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因为古老、历史悠久而别具一番情致和韵味。庭院不像寻常建筑那样修建了花坛或花园,而是种了四块草坪,草坪像已经褪色的地毯一样铺在硌脚的小石子路上。时钟的金色指针指向了9点45分,发出洪亮的报时声。两三个年轻人正站在学院的门口说话,有几个人穿戴着破旧的外套和帽子,手里拿着书,飞快地走出了院子。 这时,从阶梯那边传来了坚定的走路声,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走进了院子。来人名叫霍华德·肯尼迪,是学院的研究员和古典课讲师。他有一头厚厚的棕色鬈发,两鬓已经变得灰白,两撇胡须也有些斑白,面色红润,眉毛浓密,额头上有些淡淡的皱纹,眼睛大而明亮,模样有趣、生动,虽然算不上多么英俊,但整个人看上去充满了智慧和爱心。他很随意地穿着一件很旧但做工精致的衣服,与他整个人很相配,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果敢的公务员气质。他整体的装束和气质与学校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统一的。他在门口向学生们点头微笑,学生们也向他微笑致意。一个学生飞奔进院子,他对学生说:“没关系,快一点!你刚好赶得上。”学生有些绝望地挥了挥手算是回答。随后,霍华德·肯尼迪进入院子,踏上石板路,走向学堂,先是看了一会儿屏幕上的告示,然后又穿过学堂,走进了被回廊包围的后院。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的脸刮得很干净,面色红润,长相机敏,一头厚厚的白发,戴着一顶小圆帽,系着黑色的领带,穿着黑色的外套和灰色的轻便裤子。看他的穿着打扮,人们会误认为他以前是个乡村律师,实际上,他是这所学院的副院长、高级研究员雷德梅因,他一辈子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除了当老师没做过别的。一见到霍华德,他就用一种善意、活泼又略带讽刺的口吻打招呼说:“你这身打扮看上去很忠厚老实的样子啊,霍华德!忙什么呢?” “我要去花园里散步,”霍华德说道,“愿意跟我一块儿去吗?” “好啊,”雷德梅因说,“我们进行一次柏拉图式的对话怎么样?” 他们穿过回廊,来到一扇角门前,霍华德把门打开,两人一同走进了一座老式小花园,花园三面环绕着高高的围墙,另一面有一条小河,碎石甬路蜿蜒而过,花园里种着几棵树,枝丫光秃秃的,还没长出叶子。小草坪中央长着一大片红色的灌木,隐隐地透露出了些许绿意,一些乌头草钻出了地面,露出几抹黄色。 “这些可怜的小花是什么啊?”雷德梅因先生指着它们,有些轻蔑地说道。 “噢,别这么说,”霍华德说,“它们总是率先破土而出,是春天最早的使者,名字叫乌头。” “乌头?那种致命的毒药!”雷德梅因说,语气中带着恐惧,“哎,我并不讨厌它们,但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必须说明一点,我更喜欢人类的杰作,而不是上帝的。我不喜欢春天,因为它萧条又危险,这个时候总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别的什么事情。” 他们在花园里闲聊了几分钟,雷德梅因非常犀利地批评着一切,很显然,他喜欢这个年轻人陪伴在自己身边。他一边说着,一边不时地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这是霍华德所熟悉的那种充满满足感的笑声。听到这笑声,霍华德也觉得很高兴。 “啊,年轻的朋友,你要笑啊,”雷德梅因说,“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看到一切都支离破碎了,就没有多少发自内心的笑容了,你只能像我一样,偶尔谴责一下这个社会缺少灵魂,谴责一下这个多愁善感的时代。” “或许吧,但你并非真的否定一切,”霍华德说,“我知道你只是喜欢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 “嗯,我是个哲学家,”雷德梅因说,“你的善心太重了,这可不好。你请学生们7点半在食堂吃大餐,出钱给学生们修建新的板球场,你可把他们给宠坏了!我上学的时候,假如有低年级学生抱怨食堂的牛肉太难吃,财务主管老格兰特就会把我们这些三年级的学生找来,拿我们做榜样,说我们都吃了三年了,从来没抱怨过,你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学生凭什么抱怨呢。老格兰特还说,他也知道很多学生都在投诉牛肉难吃,他也明白这些投诉是对的,牛肉的确难吃,可是没办法啊,只有这种牛肉。这时低年级的学生就会主动回到餐桌旁,强忍着继续吃那些羊肉和牛肉。这件事办妥以后,老格兰特还会向我们鞠一躬,送我们出去,然后再把厨师找来,跟厨师一块儿生气、一块儿抹眼泪,抱怨学生们越来越难伺候了。” 霍华德笑了,但并没有做任何评论,然后就说自己必须要回去工作了。他们一起走进学堂,雷德梅因把手搭在霍华德的胳膊上,说:“别介意,年轻的朋友,我喜欢发发牢骚。这是一座美丽的学院,我为它感到骄傲,你也为它做了巨大的贡献。” 霍华德笑了笑,把老人的手又往自己的胸前拉了拉。“哪天上午有时间我再去找你聊天。”他说道。 10点钟,霍华德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一会儿,来了一位穿长袍的年轻人。霍华德坐在桌子前,让学生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然后拿出了一篇改好的拉丁散文,向这位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霍华德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你最近进步很大,期末你会得高分的。”他又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谈了谈作为学生应该读哪些书,并指出重点,让学生留心。10点半,又来了一位年轻人,过程与之前一样,就这样一直到了接近12点。霍华德的态度既和蔼又庄重,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学生也觉得很轻松。有一名学生对他的批评意见表现出了怀疑的态度,霍华德于是找出一本字典,让他看其中的某一段文字,看看到底谁对谁错。 “你看,我是对的,”他说,“不过有反对意见一定要毫不犹豫地说出来啊,这些词语的用法确实很有难度!好好努力吧!”学生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还不到12点,距离与下一位学生约好的指导时间还有五分钟,仆人给他送来一张便笺。霍华德打开字条看了一眼,便拿出一张纸,开始写起了回信。不久又来了一个年轻人,长得很孩子气,留着一头鬈发,展示出了蓬勃的朝气,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霍华德微笑着和他打了个招呼,“稍等我一会儿,杰克!”他说,“我这里有篇文章,恐怕不是《运动员》那篇,你看看吧,休息一会儿,等我写完这张便笺咱们再聊。”男孩坐在壁炉旁边,但是没有读文章。一只表情严肃的猫也趴在那儿,对着炉火眯着眼睡觉,于是这个学生就把猫拉过来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开始逗着猫玩儿。一会儿,霍华德写完了,放下笔。“来吧。”他说。于是男孩抱着猫走过来坐到他的旁边。还和指导前几个学生一样,不过这一次霍华德说话的语气稍微有些不同,那种口气就像叔叔和最疼爱的侄子在一起一样。最后,他把文章放在男孩手里说道:“不行,这不行啊,要知道你这样写实在是太随意了,一点都不像拉丁语,该做的你没做好!”霍华德微笑着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态度表达得非常明确。男孩什么话都没说,站起来,微微笑了一下,胳膊下面夹着那只猫,脸上带着一种健康而又冷漠的神情,真是一幅迷人的青春图画啊。 这个学生用一种极为孩子气的声音说道:“哦,没事,我并不想为自己进行辩解。我写的文章就是这样,我就是这个水平!” 这时,仆人走进来问霍华德是否要吃午饭。 “是的,我不去学堂了,”霍华德说道,“你们两个可以留下来陪我一起吃午饭。杰克,我要好好跟你谈谈你作业中的错误。” 杰克说:“好的,非常感谢,我非常乐意。” P1-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命之泉(剑桥大学本森教授的心灵成长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
译者 | 全春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6898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6-11-01 |
首版时间 | 2016-11-01 |
印刷时间 | 201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2016243956 |
中图分类号 | I561.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35 |
宽 | 17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