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医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
编辑推荐

仁心妙术,揭开白袍者的神秘面纱;青春如歌,书写医学生的花样年华;岁月无悔,印刻悬壶路的砥砺前行;大爱无声,走进杏林人的赤子之心;碧血丹心,情系中国医疗事业发展。

梁钦著的《学医你准备好了吗》第一篇章仁心妙术,揭开学医人的神秘面纱;第二篇章青春如歌,书写医学生的花样年华;第三篇章岁月无悔,印刻医学生的砥砺前行;第四篇章大爱无声,走进学医人的赤子之心;第五篇章碧血丹心,情系中国医疗事业发展。

内容推荐

《学医你准备好了吗》是201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得主梁钦老师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思政老师期间撰写的网络周记的精华合集。

梁钦老师通过数百篇周记,与医学院学生们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讨论医学事业的艰辛和伟大,鼓励学生们热爱医学事业。全书文字轻快,充满正能量。

本书适合高校思政教师、医学院学生以及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篇 仁心妙术,揭开白袍者的神秘面纱

 我是医生,我为什么要学医

 心目中的蔷薇花

 《心灵点滴》:当病人变成了医生?

 你所不知道的事

 《周一清晨》:医生的自我反思

 《小医生日记》漫画背后的故事

 “医学僧”的幸福生活

 儿科,另辟蹊径?

 医学蛇杖的前世今生

 推荐美国ABC的3部医疗纪录片

 浅析美国的医生培养体系

 日本NHK(道兰)的医疗纪录片

 “揭露”美国《医疗内幕》

 向无言良师致敬

 如何成为更好的医生

 我是一名重新定义后的医生

 醒醒吧,医生不是活神仙

 探营中国版的《急诊室故事》

 看完《万物生长》,不吐不快

 各国医疗剧全解析

第二篇 青春如歌,书写医学生的花样年华

 昨天·今天·明天

 你忙吗?我很忙

 生命不息奔腾不止

 今夜无眠

 孩行千里母担忧

 新学期,我们为自己代言

 我们是室友

 推荐《实习医生日记》

 羽其瑞金急诊记

 湛蓝色的天空

 交大医学院班导师“大揭秘”

 “班导师有约”:学者大咖心交流

 笑得像哈密瓜一样甜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卢湾时光

 我们会在松江挂念你

 谈谈大学时一定要做的10件事

 后《星星》时代,我们看什么?

 来“优才”寻找答案吧

 我们为什么要军训?

 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爱情在生长

第三篇 岁月无悔,印刻悬壶路的砥砺前行

 再谈职业规划

 学生党建工作务实

 考试月:让我们一起来降压吧

 梦想路上,你我同行

 7名哈佛医学生21年的心路历程

 科学大牛施一公的“八大颠覆”

 施一公给我的回信以及他对医学生的鼓励

 把懒惰小人打死吧

 有关“考勤”的思考

 期末备考,五个“切勿”记心中

 郎永淳:我为什么没当医生?

 你没试过,怎么知道?

 父亲不在,我拿什么“拼爹”?

 解答学生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培养小熊做儿科吧

 时间都去哪儿了

 奖学金和木桶

 “三个警惕”伴备考

 让我们一起给力书香

 医学之路,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医界大咖给医学生的新年寄语

 巧诈不如拙诚

 暑假的“一”规划

 学医最大的价值

第四篇 大爱无声,走进杏林人的赤子之心

 翻滚吧!正能量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使

 身边的励志哥:看陈国强院长如何逆袭

 多情却似总无情

 感怀生命,TVB的诚心剧作

 We are the:heros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一个如同德蕾莎修女的伟大凡人

 《姐姐的守护者》:爱和道德的困境

 电影中的阿尔茨海默病

 Donated to Science:生命的巡礼

 撒拉纳克湖畔的墓志铭

 推荐两部医学人物系列纪录片

 给医学新生推荐两本书

 生命在爱中延续

 为什么坚守在医生的岗位上

 最值得推荐的十本医学人文书籍

 女博导易静心中的学医利弊

 台大高材生为何选护理专业

 协和花苏榕:因为是医生

 最“性感”的医疗剧

 感恩礼赞,不唯清明祭祀时

 医生,别让“坏病人”毁了你

第五篇 碧血丹心,情系中国医疗事业发展

 让我们所有的医学生为白岩松鼓掌

 我们很坚强,不会被打倒!

 救医生的命治医生的心病

 直面医患矛盾坚定医学梦想

 推荐最近热点的三组医学视频

 电影和红丝带——艾滋病电影的发展历程

 2013年医患关系沉思录

 要求变“安保”是医生在求特权吗?

 两周年,以何告慰王浩?

 白岩松上海交大答医学生问(解析版)

 台湾医学生眼中的医学教育掠影

 慈济大学医学院是怎样对待大体老师的

 为《青年医生》翻翻案,对医疗剧多些宽容吧

 医生也能从政?

 卢大儒:我为什么要和小崔“探讨”转基因?

 医学院江苏招生爆冷的真相

 2013年十大医学(医患)正能量

 2014年十大医学(医患)正能量

试读章节

心目中的蔷薇花

5月份,和同学们去共青森林公园的路上,张琛问我:“老师,为什么你对神外特别地感兴趣?”我告诉他是因为觉得神外特别的神秘,其实真正的原因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原先想在明天的期末总结班会上和你们讲述的,但是我怕我没有勇气讲下去,那么还是用我一贯以来的文字方式吧。

故事或许有点长。

去年10月份,子寒在篮球赛时肩膀受伤了,我和缪语等同学一起送他去医院。在救护车上,赵振钧说这是这辈子第一次坐救护车,你们呢?我抑制住即将夺眶的泪水,微笑着看着他,不置可否。脑海里却划过无数个画面。是的,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坐救护车是在2002年1月17日晚上9点。

那天,爸爸说头有点痛,然后就毫无症状地昏迷了,爸爸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事,大脑严重受伤,医生说手术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但妈妈执意在手术单上签下了名字。手术房外,家人按照医生的嘱咐回忆最近在爸爸身上发生的碰撞,妈妈想起上个月爸爸曾被一辆小卡车碰伤过,当时没有什么症状,只留了师傅的联系方式。

手术完成了,但正如医生所料,父亲并没有醒过来。那时候,中考临近,每天我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妈妈穿梭于医院的角角落落,照顾着昏迷着的父亲的所有吃喝拉撒。“半植物人”——这是医院对爸爸的宣判,住院80天以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将昏迷的爸爸带回了家。

父亲的住院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虽然事后也联系到了当时的肇事司机,但是当妈妈得知那个60多岁小老头生活也很艰难后,毅然放弃了诉讼的权利。我一直不知道,母亲那不到100斤的瘦弱躯干是怎样扛起这样的一个家庭。只记得她总是微笑着和我和弟弟说:“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好好照顾爸爸。”或许那时候年仅16岁的我并不明白“照顾爸爸”这四个字的沉重内涵,但我告诉自己,从今往后,无论如何,我都得坚强。

暑假的两个月,每一天我都陪着爸爸,给爸爸翻身,喂爸爸吃饭,教爸爸讲话。当我得知爸爸或许再也不能走路的时候,当我得知爸爸再也不能讲话的时候,当我得知爸爸再也看不见的时候,我都比想象中的坚强。我仍感谢命运,感谢上苍,感谢它并没有带走我的父亲,因为我真的很爱我的爸爸。

高中的三年很充实,想家的时候就让妈妈把爸爸扶到电话机房,家人的声音总是那么地亲切。

高考后,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大学,四年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推免到交大就读研究生。我努力的微笑着,努力的坚强着。

这么多年,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爸爸从来没有得过褥疮和哪怕一次的小感冒,而我们也没有放弃对爸爸的治疗。西医、中医……任何有可能的医疗方子我们都会尽力去寻求。上海、杭州、宁波,一有时间,我就会拿着父亲的病历本和CT片去各大医院咨询。其实我知道,爸爸生病越久,康复的几率也越小。我并不奢求爸爸可以完全康复,我只希望他的眼睛能够复明,因为他每天躺在那儿已经很痛苦了,我不想他的后半辈子在黑暗中度过,我希望他能够看到我结婚、生宝宝,这只是作为一个女儿的最小心愿啊。一次次重新出发,一次次失望,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内心的希望。

但是命运又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2009年12月21日,父亲由于并发症又一次被送上了救护车。重症监护室里,爸爸已经瘦得不成样子,每一次吸痰都能耗去他几乎所有体力,我不知道怎么安慰爸爸,能做的就是紧紧握住他的手……

2010年1月22日,在生病8年零5天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12年,在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上,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十年前,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工作了好好照顾父亲。现在,这一天即将到来,而我却再也没有机会。”同一年,我成为了你们医学生的辅导员,和曾经让我百感交集的医院那么地近。那天,我把子寒送到寝室安顿好后,我一人走在街上,泪水止不住地流。父亲离开已经两年多了,我知道我一直没有放下。

一年多来,我和你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疯。你们是这么一群可爱的医学生,你们会因为动物的实验而黯然神伤,你们会因为病人的痛疾而感同身受,你们会因为医患的关系而感慨愤怒……你们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

你们当中也有同学和我有相似的经历。我给你们写周记,也开始尝试接触医学人文的书籍、电影。我渐渐地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当中的特定阶段,虽然没有将来,但爸爸会永远活在我的心中,陪我走以后的路。”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如果当初给爸爸做手术的是另外一个医生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其实也是很长时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如果早点送爸爸去医院,如果换一个医生给爸爸做手术……其实还有好多个如果,突然间我觉得这些如果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医学永远是不确定的。

即便如此,我希望将来成为医生的你们都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因为他们对于你来说是一个简单个体,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

上午,我给妈妈打电话,我问她:“我把爸爸的事情告诉学生可以吗?”她问:“为什么?”我回答道:“我想告诉他们以后做一个好医生。”妈妈犹豫了片刻,说:“好啊。”

接着,我追问了一个很久以来都想问的问题:“妈妈,如果当初,你知道爸爸手术后必定会成为植物人,你还会签字吗?”电话那头的妈妈坚定地说:“会的,因为他是你的爸爸。”从妈妈的语句中我感受到了她对爸爸的那份真挚的爱,我想在另一边的爸爸肯定能感受到。“人生的道路上有晴天、阴天,也有雨天。但只要心目中的蔷薇花一直开着,便永远是晴天。”这是初中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它伴随了我走过所有刮风下雨的日子。今天我将它送给你们,希望我们每位同学的心目中都有一朵盛开着的蔷薇花。

附:

2013年9月17日:今晚妈妈要看我写爸爸的文章,一千多字的文章她足足看了半小时,看完之后妈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办。半晌,她说:“时间真快,你爸爸走了就快三年了……”然后,我们俩都沉默了。我想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对家人的爱和思念永远不会改变。

2013年9月18日:今天和初中语文老师联系了,感谢她曾经送我的那朵蔷薇花,它伴随了我走过那么多困难的日子,现在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学生。我想教育就是这样,就是把给学生的爱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谢谢杜老师曾经的蔷薇花。

2013年9月19日:今天在两个班级的最后总结会上给同学们读了这篇周记,这是我第一次给他们读我的周记,也是唯一一次。谢谢同学们,祝福同学们。

P7-9

序言

担任医学院院长以来,我几乎每月都要收到几位学生的来信,并且做到每信必复,因为学生是我的最爱,培养他们是我的天职。在这些诸多的信件中,给我留下深深记忆的是两年前的一封来自临床专业学生的邮件。在邮件中,他如是说:“她叫梁钦,做的远不止是行政工作,而是以自己的努力与行动教育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名同学还告诉我,有这样一位辅导员,很是幸福,并向我提出建议,未来多招些能带给医学生更多启发和感动的老师们,让医学教育和医学院管理的过程中,多一些人文关怀。

于是,我开始关注这位被同学们亲切称呼为“娘亲”的梁钦老师,并细读她写的每一篇周记。现在,梁钦老师已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工作。尽管有些不舍,但是当我知道她要将她在医学院工作期间撰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编辑成集时,我依然主动提出写上几句,旨在推荐她的心语给正在探索医学之路的学生们,以及从事医学教育事业的朋友们,更期望医学院有越来越多的“娘亲”,为实现我们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的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时光荏苒,相伴着200多篇周记,和其他读者们一样,我感受着一位学生辅导员对医学生成才的勖勉、倾听着一位青年人才对当代医疗体制的思索、聆听着一位医学德育工作者对医学人文情怀的感悟。在这些文字的背后,是书柜里摆满的医学人文书籍,是校里校外与学生们的谈心,是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追寻,是一种充满温暖和爱的教育方式。有人对梁钦老师这样评价:“读罢梁钦老师540多个日日夜夜的真实心语,才明白这些‘90后’大学生们为什么叫她‘娘亲’。这不仅仅是对她名字的呢称,恐怕还是一种爱的结果。这位医学生的辅导员,用她爱的周记向学生心中注入爱的价值。而这些走进临床的‘准医生’,将来投身为之付出誓言的事业,再把关爱带给更需要关爱的人。”

关爱,关注生命、倾注爱心,这才燃起了医学学科独有的温度。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我们更要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齐头并进,而对医学生的培养,当以德养性,以德修身,德艺双馨,然后才可成就拯救百姓于疾苦之大医。在他们成长成才、即将向社会迈出第一步的阶段,让他们体会到切身的人文关怀、存在于身边的爱,让他们在爱中不断修行砥砺,去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去追求医者的最高境界。

一本书,一段岁月,那些跃然于纸上的喜悦生活、苦痛经历、前沿讯息、励志故事……已然留在那段青春的茗香里,历久弥新。而读者朋友们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的,不只是一段记忆、一份温情,也是一蓬往驻心灵深处的绿荫,甚至可以是一泉暖流、一股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陈国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医你准备好了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1533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201615226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