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家铺子(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林家铺子(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是茅盾小说精选集。

光怪陆离的“摩登都市”,“丰收成灾”的江南乡村,动荡年代故土的腐朽与新生。

茅盾是与鲁迅、巴金比肩的现代文学巨匠,他的文字是真实的时代镜子和社会史诗,全景展现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风貌。

内容推荐

茅盾是内蕴丰厚的语言大师,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小说,以观察深刻、画面广阔、叙事结构宏大见长,它们以准确、生动和丰富的艺术手段,展现了中国社会二十至四十年代曲折而复杂的历史长卷。《林家铺子(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收录了他的代表作。

目录

创造

色盲

大泽乡

喜剧

林家铺子

右第二章

春蚕

大鼻子的故事

手的故事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水藻行

试读章节

君实想,又打了个呵欠。昨晚他睡得很早。夫人回来,他竟完全不知道;然而此时他还觉得很倦,无非因为今晨三点钟醒过来后,忽然不能再睡,直到看见窗上泛出鱼肚白色,才又朦朦的像是睡着了。而且就在这半睡状态中,他做了许多短短的不连续的梦;其中有一个,此时还记得个大概,似乎不是好兆。他重复闭了眼,回想那些梦,同时轻轻地握住了夫人的一只手。

梦,有人说是日间的焦虑的再现。又有人说是下意识的活动;但君实以为都不是。他自说,十五岁以后没有梦;他的夫人就不很相信这句话:

“梦是不会没有的,大概是醒后再睡时遗失了。”她常常这样说。

“你是多梦的;不但睡时有梦,开了眼你还会做梦呵!”君实也常常这么反驳她。

现在君实居然有了梦,他自觉是意外;并且又证明了往常确是无梦,不是遗忘。所以他努力要回忆起那些梦来,以便对夫人讲。即使是这样的小事情,他也不肯轻轻放过;他不肯让夫人在心底里疑惑他的话是撒谎;他是要人时时刻刻信仰他看着他听着他,摊出全灵魂来受他的拥抱。

他轻快地吐了口气,再睁开眼来,凝视窗纱上跳舞的太阳光;然后,沙发榻上的那团衣服吸引了他的视线,然后,迅速的在满房间掠视一周,终于落在夫人的脸上。不知道为什么,这位熟睡的少妇,现在眉尖半蹙,小嘴唇也闭合得紧紧的,正是昨天和君实呕气时的那副面目了。近来他们俩常有意见上的不合;娴娴对于丈夫的议论常常提出反驳,而君实也更多的批评夫人的行动,有许多批评,在娴娴看来,简直是故意立异。娴娴的女友李小姐,以为这是娴娴近来思想进步,而君实反倒退步之故。这个论断,娴娴颇以为然;君实却绝对不承认,他心里暗恨李小姐,以为自己的一个好好的夫人完全被她教唆坏了,昨天便借端发泄,很犀利的把李小姐批评了一番,最使娴娴不快的,是这几句:

“……李小姐的行为,实在太像滑头的女政客了。她天天忙着所谓政治活动,究竟她明白什么是政治?娴娴,我并不反对女子留心政治,从前我是很热心劝诱你留心政治的,你现在总算是知道几分什么是政治了。但要做实际活动——吓!主观上能力不够,客观上条件未备。况且李小姐还不是把政治活动当作电影跳舞一样,只是新式少奶奶的时髦玩意罢了。又说女子要独立,要社会地位,咳,少说些门面话罢!李小姐独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社会地位?我知道她有的地位是在卡尔登,在月宫跳舞场!现在又说不满于现状,要革命;咳,革命,这一向看厌了革命,却不道还有翻新花样的在影戏院跳舞场里叫革命!……”

君实说话时的那种神气——看定了别人是永远没出息的神气,比他的保守思想和指桑骂槐,更使娴娴难受;她那时的确动了真气。虽然君实随后又温语抚慰,可是娴娴整整有半天纳闷。

现在君实看见夫人睡中犹作此态,昨日的事便兜上心头;他觉得夫人是精神上一天一天的离开他,觉得自己再不能独占了夫人的全灵魂。这位长久拥抱在他思想内精神内的少妇,现在已经跳了出去,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了。这在自负很深的君实,是难受的。他爱他的夫人,现在也还是爱;然而他最爱的是以他的思想为思想以他的行动为行动的夫人。不幸这样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娴娴非复两年前的娴娴了。

想到这里,君实忍不住微微喟了口气。他又闭了眼,冥想夫人思想变迁的经过。他记得前年夏天在莫干山避暑的时候,娴娴曾就女子在社会中应尽的职务一点发表了独立的意见;难道这就是今日趋向各异的起点么?似乎不是的,那时娴娴还没认识李小姐;似乎又像是的,此后娴娴确是一天一天的不对了。最近的半年来,她不但思想变化,甚至举动也失去了优美细腻的常态,衣服什物都到处乱丢,居然是“成大事者不修边幅”的气派了。君实本能的开眼向房中一瞥,看见他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仅存南窗下的书桌;除了这一片“干净土”,全房到处是杂乱的痕迹,是娴娴的世界了。

在沉郁的心绪中,君实又回忆起娴娴和他的一切琐屑的龃龉来。莫干山避暑是两心最融洽的时代,是幸福的顶点,但命运的黑丝,似乎也便在那时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似乎娴娴的变态,最初是在趣味方面发动的,她渐渐的厌倦了静的优雅的,要求强烈的刺激,因此在起居服用上常常和君实意见相反了。买一件衣料,看一次影戏,上一回菜馆,都成为他们俩争执的题材;常常君实喜欢甲,娴娴偏喜欢乙,而又不肯各行其是,各人要求自己的主张完全胜利。结果总是牺牲了一方面。因为他们都觉得“各行其是”的办法徒然使两人都感不快,倒不如轮替着都有失败都有胜利,那时,胜利者固然很满意,失败者亦未始没有相当的报偿,事过后的求谅解的甜蜜的一吻便是失败者的愉快。这样的争执,当第一二次发生时,两人的确都曾认真的烦恼过,但后来发现了和解时的彻骨的美趣,他们又默认这也是爱的生活中不可少的波澜。所以在习惯了以后,君实常常对娴娴说:

“这回又是你得了胜利了。但是,漂亮的少奶奶,娇养的小姐,你不要以为你的胜利是合理的,是久长的。”

于是在软颤的笑声中,娴娴偎在君实的怀中,给他一个长时间的吻。这是她的胜利的代价,也是她对于丈夫为爱而让步的热忱的感谢。

但是不久这种爱的戏谑的神秘性也就磨钝了。当给与者方面成为机械的照例的动作时,受者方面便觉得嘴唇是冷的,笑是假的,而主张失败的隐痛却在心里跳动了,况且娴娴对于自己的主张渐渐更坚持,差不多每次非她胜利不可,于是本不愿意的“各行其是”也只好实行了。这便是现在君实在卧室中的势力范围只剩了一个书桌的原因之一。

P4-7

序言

茅盾(1896—1981),原名沈雁冰,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亲历现代中国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留下了丰厚的文学和思想遗产。由于他与20世纪中国政治的复杂而密切的关系,现代文学史对他的评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的文学成就在某个阶段曾引起过争议,但时至今日,随着文学研究新视野的不断拓展和对文学认识的深化,茅盾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正在被重新发现,它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也正逐渐被学界所再次认识。

作为一位小说巨匠,茅盾有着独特、多样的文学风格。他坚定而持久地提倡现实主义创作,致力于以小说反映并作用于现实人生,与时代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早期的《幻灭》、《动摇》、《追求》、《虹》等中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时代女性”人物,为中国文坛贡献了鲜明独特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生动再现了大革命落潮期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20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子夜》体现了茅盾对时代风云、民族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他观察到民族资产阶级的短暂勃兴与终将失败的历史命运,并以极富现代色彩的笔调勾勒出惊心动魄的金融绞杀中蕴藏的人心世相与资本精神,并塑造了吴荪甫这一极富张力、令人难忘的民族资本家形象。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如《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力图以局部反映整体,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了“连年的战火,饥荒,水灾,旱灾,外患,一切所造成的罡风”(《我们这文坛》),反映出中国乡村经济在国内动荡政局与国外资本冲击的双重压迫之下,逐渐凋敝崩解的历史过程。抗战时期的《腐蚀》通过对女特务赵慧明精神世界的刻画,暴露了国民党当局统治的黑暗,从侧面涉及了“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

从“凝视现实”到“揭破现实”,茅盾不仅注重小说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并且试图以社会科学理论对时代与社会进行深度剖析。他的小说不仅是“再现的”,更是“分析的”。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他很早便可以熟稔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进行结构分析与性质判断,从而揭示中国现代社会矛盾的深层根源,以小说的形式掌控了对重大历史与时代事件的阐释权。茅盾从不讳言他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他中后期的创作方法也带有某种主题先行、结论先行的痕迹。但茅盾的写作实践往往溢出了意识形态边界,以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超越创作观念本身的某些局限。因此,他的小说文本由于意识形态因素与非意识形态因素之间的张力,反而呈现出更丰富的阐释空间,成为中国小说现代性路径的一种典型。

在现代小说形式与技巧的开拓与创新方面,茅盾也有重要的贡献。进入新文学领域之初,茅盾主要从事对西欧文艺的翻译介绍与对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学批评,这为他随后的小说创作打下了深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使他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吸收、采纳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诸多优长,也使他的创作起点高于同时代的一般作者。他借鉴欧洲自然主义小说的特点,既注意呈现社会历史的宏观进程,又着重于细部的“科学”、“客观”描写,并以此为手段,发现了许多新的风景:机械文明、肉体的颂赞乃至新女性的憧憬。由此,茅盾小说也形成了雄浑与细密、大气磅礴与精雕细刻兼具的艺术风格。他重视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精微繁复的叙事技巧揭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中的复杂精神状态和心路历程。受现代心理分析理论的影响,茅盾对人物的深层心理包括潜意识、无意识、幻觉及内心情欲进行了大胆描绘,突破了旧写实主义的表象真实而深入到心理真实的层面。他笔下的诸多人物,在动荡时事与个人遭际的冲击下,表现出理智与情感、道德与情欲、理想与幻灭、叛逆与颓废交织并错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从侧面反映出时代激流汹涌澎湃、变动不居、变幻莫测的特征。茅盾将具体人物心理剖析与广阔的社会剖析结合起来,在他的笔下,人物心理活动乃是时代动荡的某种投射,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在具体技巧上,他大量使用意象、象征、梦境、幻觉等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的主体化和主体意识的客体化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隐秘复杂的心理结构与精神状态,赋予小说一般左翼文学所不具备的心理深度与人生况味。

茅盾的小说创作,在“革命小资产阶级”形象、民族资本家形象、历史小说、都市小说、自然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以《蚀》三部曲、《子夜》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凭借对中国社会的深度关切和剖析、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表现和历史诉说,为20世纪中国文学确立了以“史诗性”为主要特征的“茅盾传统”。这一传统既重视以宏伟宽阔的艺术结构全景式地再现社会生活,也坚持在时代背景下对人性进行深入观照与思索。在文学与现实、文学与当下生活重新成为问题的今天,这一传统必将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以新的生命形式融入中国当代文学,成为“活的遗产”。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郁达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家铺子(插图典藏本时代经典)(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茅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0994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2015069340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4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