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局逆袭
内容
编辑推荐

努力真的有用吗?当格局不同,你才有逆袭的资本。

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也许只有靠格局了。

走出自身的局限,讲述用格局逆袭的真实案例!

宗宁所著的《格局逆袭》教你思考赚钱与人生转折、职场与自我价值的逆袭之道,告诉你认清自己与学会选择的方式和策略,你在社会中位置的高低,决定了你看待问题角度的高低。

看完本书,为三年后的自己努力。

内容推荐

宗宁所著的《格局逆袭》是一本写给都市年轻人和热血创业者的奋斗指南。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年轻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质和特长,规划自己的职场和人生轨迹,还提出了实用且针对性较强的,提升个人觉悟和能力的经验。本书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一阵见血地道出了当下年轻人关于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思想误区,提出格局逆袭的观点,帮奋斗路上的年轻人再次定位自己,找到方向,实现普通人的逆袭。

目录

1 格局的力量

 关于选择、机遇、格局的真实故事

 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意识怕太大,格局怕太小

 寒门能不能再出贵子

 要学会改变自己的特质

 层次决定高度

 慢慢来,比较快

 30岁了你的前途在哪里

 穷人教赚钱,富人教思考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进是勇气,停是智慧

 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面对小人

 付出的闭环

 从豪华政府大楼说开去

 高端人士的共同点

 非理性的人生

 公正

 全面地看问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的几个要点

2 认清自己

 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起

 你的价值和价格

 本分和自我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最重要的情商

 浮躁

 提升层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何发现自己

 最重要的责任

 打理好你的信念

 聪明与智慧

 技术和才华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从鼓掌到领掌

 人才是什么

 好为人师

3 学会选择

 谁的青春不迷茫

 选择的余地

 选专业和选职业

 你永远不会准备好

 那些绕不过去的弯路

 能进能退,学会放弃

 一件小事,改变一生

 新鲜的误区

 生活与工作的取舍

 文明的丛林

 时间成本

 成本和感情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拼爹

 决胜在背后

 冲动记得代价

 你努力了就该有回报吗?

 你晚睡四个小时,就什么都有了

 付费是一种能力

 不要轻易说别人是骗子

4 职场逆袭

 为谁工作

 怎么选老板

 职场新人的八大注意

 换工作的成本

 秀出你的执行力

 什么阻碍了你的执行力

 领导的价值

 挨骂是工作的一部分

 收入与睡眠

 小心工作之外的不靠谱

 没本事怎么混

 如果没过试用期

 年末是否应该开始准备跳槽

 年底怎么要加薪

 潜伏在办公室

 求职到底看什么

 多干活儿多干活儿多干活儿

 如何做好中层管理

 回归职场,新的一年如何起航

 如何做到每天工作14小时却不筋疲力尽

 老板眼里谁是好员工

5 女性必读

 女性职场规划

 做一个支撑男性的人

 愚蠢的男人

 天真的女人

 女子无才便是德

 关于气质提升的速成

 女性职业生涯好多坑

 人生若只如初见

 爱我所选,选我所爱

 注意劝朋友的度

 人生是一场长跑

6 把自己变成超人

 分辨心

 盲区

 目的颤抖和稀缺占用

 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如何面对社会的黑暗面

 到底怎么做

 培训的价值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说话的高手

 无须证明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

 如何看待不如你的人混得比你好

 做事业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7 赚钱与创业

 钱只是附加值

 成功不可以复制,但赚钱可以

 创业和打工

 打工比创业难一百倍

 合伙的生意不能做

 其实你一直在成功的旁边

 什么可以帮助你在这个时代赚到钱

 投机和投资

 未来还有没有暴富的机会

 资源整合是个伪命题

 把你自己变成提款机

 决定成功的两组六字真言

 2015年微商赚钱的三大趋势

 社群如何玩

 附:线上互动问答

 混圈子“空手套白狼”的九大法则

 你为什么贫穷

 成功其实比失败可怕多了

 免费时代已过,如何把握收费时代红利

 做大事的心胸,赚小钱的行动

 参加众筹的那些风险

试读章节

层次决定高度

人不分贵贱,但一定有层次之分。一到大灾这种事情发生,就会涌现各种各样的观念冲突,大部分不是对错问题,而是层次问题。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叫盲人摸象,这个不解释了,大家都懂。第二个,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还是原创的,就是命运像一条大河一样,我们都是河里面的鱼,虽然是自己在游,但总体上是随波逐流的,有一些强壮的鱼可以跳出水面,看到河流的方向,但最后还是会掉下来。这些人我们叫作先知,也可以说是智者。而有一批鱼跳不出水面,但假装跳出去了,然后开始忽悠其他的鱼,这就叫公知。而真正可以走上岸去,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我称之为逆天,比如各行业的一些大佬们。所以大部分鱼没有能力看到自己的命运,却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很多悲剧的开始。

再讲一个故事。两个樵夫在砍柴,一个樵夫说,你说皇帝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另一个说,他肯定是用金斧子砍柴吧。用陈安之的话说,这叫人的成就永远无法超越自己的思维格局。地震的时候就看到有些人在喊,为什么要打通道路,我们有几千架战斗机,为什么不能空投伞兵?

大家看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不同。你只考虑技术和市场,我还要考虑政策和人性。用经济学的话说,你假设市场是自由的理性的,我却必须加进去博弈论。你说我为什么可以想这么多,因为我是学法律的,也和政府打过交道,我知道程序和管理,这远比什么自由的市场更重要。用数学的话说,就是加入了新的变量。

所以,一个问题,从你的角度去看,是成立的、准确的;加入政府管理的角度、人性的角度、数学的角度、博弈论甚至伦理的角度,这个结论就不那么正确了。最后大部分人会可悲地发现,原来现有的就是合理的,也是最优的,自己想象中的改变其实只是片面的异想天开罢了。

用我的话说:“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办法照顾得很好,凭什么认为按照自己想法改造的社会会更好呢?”你的生活问题就是你的层次问题,你在社会中位置的高低,决定了你看待问题角度的高低。所以,与其发牢骚,不如提高自己的层次,然后再去看看,就会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很幼稚了。

回头去看看自己小孩子时代的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呢?而在更高层次人的眼里,你就是个小孩子。

为什么我喜欢研究人性,就是人性是最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说的坑儒的理由,是这些书生“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这群书生在朝堂之上一味迎合,就是不说心里话,出去了则在大街小巷非议时政,凭借批评统治集团得失来加V(网络用语,让更多粉丝关注的意思),通过说愚昧雷人的话来装公知,率领着一群比他们更傻的人造谣传谣。

仔细看看,是不是和今天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工具不同了,也许体制不同了,也许人不同了,但行为,却出奇的一致。为什么我很尊重国学,就是因为,你现在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偶尔一翻古书,原来古已有之,表达得比你更清楚简洁凝练。同样,很多人看完我的文章也对我说:大熊,你把我想说的都表达出来了,我自己就写不出来。

层次差距,就是如此。所以不要去瞎议论比自己层面高太多的事情,你自己的工作还搞不定,就去操心安排国家的就业问题、公务员的考试问题、大学的教育问题。其实,这都是你的问题,国家没问题。在一个资源不是很充裕的社会里,肯定有人得到,有人得不到,有人得到很多,有人一无所有。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制度的不平等。

当然,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努力提升自己的层次是第一要务,这会让你看得更高,想得更远,做事更全面,更容易被主流社会接受。当你做完这一切,你突然发现,自己工作也好了,赚钱也多了。

慢慢来,比较快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的座右铭一直是“欲速则不达”,所以性子也是一直不急不缓的,或者说一直比较和缓。经常在后台收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大熊老师,请问怎么做微信运营?”再着急一点的就是:“怎么在‘朋友圈’赚钱?”最着急的就是:“微信怎么加粉?”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我去跟他讲我那一套价值核心的理论,似乎无法缓解他迫切的心情,干脆就不说话好了。

其实着急的时候我也有过。大概是2014年吧,老妈要求我2015年一定要结婚。后来我就觉得,不管怎么样,找一个先结婚再说。后来的半年我过得非常焦虑,当然,也没有什么结果。后来觉得这样不太符合我的价值观,于是开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听一个节目说得不错,着急结婚的男女,把起点当成了终点,把结婚当成了目的,其实结婚只是一个起点,结婚以后还要面对好多事情,那是最难的,结婚什么的,反而是最简单的。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然后回想了一下我的自媒体经历。我在2011年9月开始自己的写作,写到现在,博客里面有315篇文章,实际写的应该不少于400篇,平均下来,两天一篇。在这些文章中,有4篇得到了大佬的推荐,基本算是决定性的4篇。仔细算一下,差不多1%的成功率。如果换成一般的写手,大概无法写到这么高的频率。纵使水平差不多,达到同样的程度时间也会久很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篇文章会火,所以你就只能一直写下去,一直写到了自媒体大潮,好像突然赶上了一波台风。然后我的五年目标,第一年就实现了,现在只好制定新的目标。根据我之前的研究,这和很多富豪发家差不多,就是那么一阵子,突然就起来了。我老爹也跟我说过,钱不是天天赚,不是月月赚,不是年年赚,就是那么一阵子。

所以,很快的成功方法目前还是欠奉,而什么事情你想做,总要坚持一下,如果方向是对的,慢慢来,会比较快,还是欲速则不达的意思。

最近我在研究产品的问题,看到周鸿祎说的一句话,他说产品都是运营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开发出来的,必须要有长时间的协调和打磨,不断地听取用户的意见,才有可能做用户喜欢的一个产品。而太多的人,包括年轻时候的我,太想毕其功于一役了,都想一把搞个大的,然后自己就一下子有了第一桶金,然后就陷入赚快钱的陷阱之中了。赚快钱的风险在于,你赚到的只有钱,自己是没有积累的,如果赚不到钱,那就糟糕了。

这就好像一直在争论的硕士毕业薪水不及农民工的话题。硕士薪水低,是因为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而硕士的成长空间比农民工大得多。这个空间,就需要你慢慢去积累,去拓展。你最后会发现,你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品牌是别人夺不走的,至于说工作、项目什么的,都无法给你十足的保障。当前社会下,只有你能给你自己保障。

当我开始调整心态之后,一些事情也开始变得好起来,大概是因为自己坦然的态度,反而会理清楚事情的先后和重点,然后很多事情也明朗了起来。虽然不是说我真的就找到对象了,而是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像之前那么乱糟糟了。

所以建议大家都慢下来,仔细看看路,看看自己,想想未来,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能做好什么,怎么去创造价值。等你可以稳定地输出价值的时候,钱只是一个附加值。

P15-19

序言

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也许只有靠格局了。

格局说白了,就是价值观的高度。

有一次,我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两个会,一个是一楼的互联网大会,一个是四楼的手机发布会。四楼的手机厂家给媒体都发了试用样机,我百无聊赖,就拆了这部新手机开始摆弄。旁边的哥们儿看到了,问我:“这是你新买的手机吗?”我说:“哦,不是,厂家送的。”那人很吃惊,又问:“白送的手机呀?”我说:“是啊,厂家开发布会,白送的,就在四楼。”然后这哥们儿说:“是吗?那我也去看看。”然后就飞也似的走了。

说实话,我很尴尬,因为这是送给媒体的,不是每个人都送,更不是随便发给所有人,他就一下子认为这是白送的。他唯一的优点是立刻行动——走了。这显然说明,这个人还处在贪小便宜的阶段。当然,互联网人士大多有这个习惯,都是被互联网公司惯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先想到的是:为什么厂家要送给我手机?我可以为厂家付出什么?再问一句:厂家为什么送你不送我?然后我告诉他,因为我是自媒体,一切就很和谐正常了。这就是格局。

格局就是你看问题的高度,当你高度不够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问题的局部,所以你也就认为局部就是全部,所以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就会掉进坑里。

换一个方式讲这个故事。如果他问清楚了厂家送我手机的原因,同时他又很想得到,回去之后努力,发奋做一个自媒体人,开始学习和写文章,传播和做品牌,也许今天他也像我一样,在写一本书。当然,送手机什么的,都是小事了。

话说当年为什么我选择写文章,就是我在问类似问题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写文章会有很多好处,很多我这样的互联网作者都能得到很多礼物和优待。然后我就开始写文章,上微博,小有成绩之后,居然立刻就被挖到了一个互联网上市公司。后来我做了很多成功的产品,也逐渐在业内知名起来。之后又出现了微信,我还是继续写,然后就做了微营销排名第一的社群“大熊会”,做了知名的自媒体人,做了特斯拉车友会的品牌顾问,有了很多很多的合作,开了很多很多的公司。

其实,当年我和这个想要手机的朋友一样,区别只是,我问了怎么可以做到,而他直接就去做了,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有的人靠天分逆袭,有极高的智商、情商和令人望尘莫及的专业素养;有人靠身份逆袭,各种“×二代”令人应接不暇,起点就比你跳的最高点还高;而大部分人,什么都没有,学习不及别人聪明,家庭不及别人优越。那我们还能靠什么逆袭呢?靠努力吗?开什么玩笑,那些天才和“×二代”比你想象的更努力。  最后我发现,只能靠格局了。

意思就是,天才和“×二代”都在高速奔跑,我们则打开地图,找到一条最短的路,虽然跑得慢,好在走了近路,就算不能超越天才和“×二代”首先到达终点,起码也可以在一个层次上比肩。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成就超过自己能力所及,也算是逆袭了吧。

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是怎么做起来的。当年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很多身边的人都在嘲笑,说你怎么可能成功,你都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人。到后来,我回头都已经看不到他们了。我也许有点聪明,但不算绝顶聪明,人也很懒惰,并不勤奋,没有什么背景,仇家也很多,行业内我这样的写手如过江之鲫。我回过头来想努力找到一个成功的原因,最后发现答案就是:我的格局和他们不一样。

所以,我就为这本书想了个名字:格局逆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局逆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53693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5171485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