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愚、余仕麟主编的《传媒与文化产业--媒介时代前瞻/探索与创新》为《探索与创新》系列丛书之一,主要精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三十五年来刊载的有关传播学、新闻学、文化产业等研究方面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作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35周年成果巡礼,以全面展示西南民族大学的科研成果。
图书 | 传媒与文化产业--媒介时代前瞻/探索与创新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心愚、余仕麟主编的《传媒与文化产业--媒介时代前瞻/探索与创新》为《探索与创新》系列丛书之一,主要精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三十五年来刊载的有关传播学、新闻学、文化产业等研究方面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作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35周年成果巡礼,以全面展示西南民族大学的科研成果。 目录 新闻传播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 董天策 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 吴廷俊 王大丽 传媒新格局下的民族新闻教育 钟克勋 徐希平 论记者之“优”的道德评价标准 陈堂发 论新闻发言人 邱沛篁 多重理论视野中的新闻评论 赵振宇 媒体评论的危机与转型 刘学义 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从报纸消亡论说起 石磊 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 蔡雯 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的机制创新——以CNN的《我报道》为例 韩 鸿 环境新闻中媒体舆论归责的形成、消退与再生——剖析2010年全球主流媒体环境灾难报道 王积龙 试论人际传播 陈力丹 论网络传播学的理论构建 赵志立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 张洪忠 风险社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舆论风险 张涛甫 涌现与互动——网络传播表现与动力机制的研究 彭虹 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 蒋晓丽 杨琴 论政府的媒介形象 丁柏铨 传播学教育在中国 刘海贵 拟态环境与广告的实在与空灵 杨晓明 我国本土化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分析——以2000—2009年部分CSSCI新闻传播类学术刊物为例 刘阳 文化产业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3P战略” 李思屈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3P评估 关萍萍 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版权评估问题 蔡尚伟钟 勤 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前景 赵路平 传媒产业规制:背景演变、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朱春阳 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 梁明洪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刘轶 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谈国新 孙传明 影视艺术 论电视文本的结构主义批评 欧阳宏生 拍摄者在纪录片叙事中介入身份的合理性研究 王冬冬 李奇凌 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 王虹 遮蔽与张扬:新中国女性电影的主题变奏 高力 人类学电影的信息传递方式 郝跃骏 微博时代电视娱乐节目传播特征探析——以《中国好声音》的传播实践为例 朱天 姚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媒与文化产业--媒介时代前瞻/探索与创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心愚//余仕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4791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6 |
CIP核字 | 2014172611 |
中图分类号 | G21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