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十字运动研究(2011年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大国际性组织,即联合国、奥委会和红十字会。对联合国、奥委会,可谓妇孺皆知,而对红十字会,知其详者,恐怕百无一二成。这与研究状况的滞后不无关系。有鉴于此,编者郝如一、池子华编辑出版《红十字运动研究》(年卷),为有志于研究红十字运动的海内外学者、业余爱好者以及各级红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

本书为《红十字运动研究》(2011年卷),包括:理论园地、工作研究、焦点透视、历史研究、红十字外交、观察思考、调研报告、图书评论、人物专访、杂文随笔以及他山之石十一部分。

目录

卷首语

理论园地

能力建设与转型升级

红十字会“危机管理”能力建设管见

红十字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思考

微尘精神与公民社会

工作成效源于意识和能力

——关于地市县级红会机关能力建设的思考

回顾与前瞻: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研究

创新机制 多元宣传 优化服务 推进捐献造血干细胞

工作可持续发展”

破解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之难题

加强备灾中心建设提升救灾实力

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

焦点透视

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援玉树地震述论

中国红十字会救助2010年长江流域水灾述论

中国红十字会救援2010年江西洪灾论略

中国红十字会救援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述略

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援西南旱灾述略

2010年山东红十字会救援西南旱灾述略

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海地地震述论

历史研究

民国时期红会对上海疫疠的预防措施

颜惠庆与中国红十字会

全面抗战时期美国红十字会对华援助简论

“战地天使”——克拉拉·巴顿

美国红十字会的缘起

美国红十字会对1918年大流感的应对

浅谈二战时期美国红十字会组织的编织运动

伊拉克战争中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以国际红十字会为中心

红十字外交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争取外援的外交努力

从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组成看其外交意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外事活动

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中国红十字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红十字青少年国际通讯活动述论

观察思考

2010年国际红十字运动新动向

鲁托罗瓦、悉尼红十字工作考察报告

2009年至2010年红十字运动研究概述

调研报告

苏州市骨髓捐献状况调查研究

苏州市红十字会“诚善”救助计划运营研究

图书评论

孜孜不倦的求索者——读彭□云《不懈的追求——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红十字事业》

一部颇见功力的当代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新著——杨红星著《挫折后的振起(1966—2004)》评介

红十字资料建设的一朵奇葩——《苏州红十字会志资料长编》评介

《昆山红十字运动发展史》简评

慈善救济事业研究的新成果——评《民国以来慈善救济事业研究》

图书评论

五年迈出十大步——苏州市红十字会谭颖会长访谈

弱势群体的“及时雨”——访昆山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超英

杂文随笔

宣传与筹资之我见

能力建设:“三子登科”与“四口气”

对红十字工作“四大法宝”的理解和体会

他山之石

苏州健康社区建设的经验

慈善超市的“源头活水”——以苏州“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为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十字运动研究(2011年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郝如一//池子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41175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8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