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加拿大文化拾零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建伟编著的《加拿大文化拾零》分为五编:“生活随笔”、“枫国游记”、“文化百科”、“政策解读”和“文化感悟”。“生活随笔”记录了一些对我来说感触颇深的经历,希望通过这些经历来展示不同的社会文化。“枫国游记”是加拿大几个大城市的旅行见闻。“文化百科”重在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加拿大十位最知名的人物,著名歌手,著名画家等。“政策解读”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加拿大几项主要国策,如社会福利政策、纳税政策以及移民政策。这几年里写的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论文也稍作修改,一并收入该书。“文化感悟”是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感想和反思。每编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相互之问可能有一些重叠,例如,“生活随笔”中免不了涉及文化知识,而“文化百科”和“政策解读”中也涉及笔者的一些亲身经历,但它们各有侧重。为了条目清晰起见,权且就这样划分了。

内容推荐

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加拿大文化拾零》的作者王建伟由山东省政府资助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访学。在这期间,除了听课、查阅资料以及做一些学术调查外,我还尽可能多地去结交一些朋友,聆听他们的生活故事,一起到城市周边走走,加深对加拿大社会文化的感性认识。六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回国之后,原本只想写几篇论文作为访学总结,可是在加拿大的那些细细碎碎的生活片段,那些曾给予我许多帮助的朋友的音容笑貌,还有那些当时一知半解后来逐渐明了的社会文化现象,时常萦绕于脑海,挥之不去,于是便萌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把这些回忆记录下来,一来可为这段生活经历留下一份纪念,二来还可为朋友们提供一扇管窥加拿大社会与文化的窗口。

目录

第一编/生活随笔

 出行之日

 配眼镜

 找房

 房东安娜

 瑞兹教授

 我的芳邻

 布鲁尔街上的联合教堂

 多伦多大学

 同性恋的城市

 他乡遇故知

 我的感恩节

 圣诞情结

 圣诞嘉年华

 义工精神在枫国

 11月绽放的罂粟花

 二手店淘宝

 冰酒

 美食!美食!

第二编/枫国游记

 渥太华

 总督府

 千岛湖

 尼亚加拉大瀑布

 布查特花园

 蒙特利尔和魁北克

 多伦多的博物馆

第三编/文化百科

 啊,加拿大

 10位最伟大的加拿大人

 医疗保险奠基人:托米道格拉斯

 希望马拉松发起人:泰瑞福克斯

 颇有争议的总理:皮埃尔特鲁多

 胰岛素发明者:弗雷德里克班廷

 加拿大的土著民族

 加拿大皇家骑警

 “七人画派”

 加拿大知名歌手

 席琳迪翁:爱的力量

 仙妮亚唐恩:从此刻起

 加拿大小说三大家

 玛格丽特劳伦斯

 艾丽丝门罗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冰球王国

 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

第四编/政策解读

 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

 加拿大的税收

 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变迁

 加拿大华人移民史

 魁北克问题的回望

第五编/文化感悟

 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思考

 加拿大人眼里的中国

 关于签证

 文化冲突杂谈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早就领教了国际航班路途的遥远和劳顿。记得当年8月份去英国,十几个小时的航行、转机、转车,一路的疲惫使初到异国本该按捺不住的兴奋和新鲜感荡然无存。坐在接我们前去住处的大巴车上,看到窗外掠过的绿油油的草地,时而是成群的牛羊,时而是红顶白墙的小别墅,但由于极度的困乏,这些田园牧歌般的美景在心里已荡不起任何涟漪。

这次加拿大的航程更加遥远,再加上孤身一人,此次旅程显得更漫长、枯燥。除去空姐一次又一次地送饭送饮料,剩下来的就是人们为了保存体力、积蓄能量而被迫坐着沉睡。有人说飞机比起火车舒服,可是坐十多个小时的飞机要比坐火车难受多了。不只是不能躺下,绳索般绑着的安全带令人浑身上下不舒坦,连鼻子上的眼镜也变得沉重不堪起来。于是,我把眼镜摘下来,放在了怀里,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只听到清脆的“咔嚓”一声,我下意识地摸了摸眼镜,结果什么也没摸到,心想坏事了。果然不出所料,眼镜掉到了地上,被人踩了一脚,镜片已经破碎,镜框扭曲变形。

早就听人说,出国前要多准备上几副眼镜,国外的眼镜异常昂贵。我也早就准备了一副备用,可偏偏忙中出错,忘了带。这时,拿着扭曲的眼镜框,追悔莫及,心想只好到了多伦多大出血一次了。可是眼前没有了眼镜,目的地还没有到,落地还要办理繁杂的入境手续,唉!真为自己的粗心后悔不迭。

好在眼睛近视不太严重,一路“摸索”着到了温哥华,办好入境手续,又转机飞到了多伦多。办完所有的手续,走完所有的路程,眯缝着眼看到了前来接机的“救星”。

下了飞机,坐在前往住处的车上,已是凌晨。车窗外华灯闪烁,裸眼的我只见一片流光溢彩,我模糊地感觉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多伦多这个大都市。

接下来第一要事就是买一副“昂贵”的加拿大眼镜。在我住的公寓酒店旁边就有几家华人开的眼镜店。瞅准一家看似可靠的店,就走了进去。店里的几个人讲英语,也讲汉语,我也英汉夹杂着说了起来。可是很快我就发现,除了价格让人揪心外,还有一件事让我感到了初来乍到的不易。原来这里眼镜店没有验光的资质,只有医院开了验光单后,凭着验光单眼镜店才能给你配眼镜。这下我可傻了眼。上医院,不光要花钱,接下来还不知道会有多么麻烦的手续呢。没办法,我只好向店员求救:看在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的份上,帮我一把吧。好在老乡见老乡,怎能不帮忙,他们网开一面,按我告诉他们的度数,给我配了一副眼镜。

后来从朋友那儿听说,华人眼镜店比较通融,如果按照一般正规流程的话,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配好一副眼镜。医院验光程序很严谨,医生会用各种仪器调来调去,验光单看起来就像一张复杂的医院化验单,满是看不懂的数据,确实给人一种“科学”验光的感觉。验光单必须由医生签字,就像医生的处方一样,只有拿到这样的单子眼镜店才敢为你配镜。

跟国内一样,加拿大的眼镜价格差别很大,普通的眼镜店从几十加元到几百加元的眼镜都有。那副在飞机上粉身碎骨的眼镜在国内共花了600元人民币,在加拿大配的这幅跟它看起来很相似,花了近200加元,折合人民币1200元左右,比国内贵一倍。虽然贵,质量却相当好,也算物有所值了(我一戴就是近十年,这是后话)。

在加拿大,许多人可享受配眼镜的优惠待遇。首先,低收人家庭里18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每年免费检查一次视力,同时还可以免费配一副不超过200加元的眼镜。其次,在加拿大,许多单位的员工都有免费配眼镜的福利,每两年只要拿着医院出具的验光单,说明视力有变化需要重新配眼镜,就可以免费配一副不超过200加元的眼镜。

初到加拿大就上了一堂“配眼镜”课,有了这副眼镜,我就像失明者重见光明,揉揉眼睛,开始真真切切地端详起这个神往已久的国度。P4-6

序言

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我由山东省政府资助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访学。在这期间,除了听课、查阅资料以及做一些学术调查外,我还尽可能多地去结交一些朋友,聆听他们的生活故事,一起到城市周边走走,加深对加拿大社会文化的感性认识。六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回国之后,原本只想写几篇论文作为访学总结,可是在加拿大的那些细细碎碎的生活片段,那些曾给予我许多帮助的朋友的音容笑貌,还有那些当时一知半解后来逐渐明了的社会文化现象,时常萦绕于脑海,挥之不去,于是便萌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把这些回忆记录下来,一来可为这段生活经历留下一份纪念,二来还可为朋友们提供一扇管窥加拿大社会与文化的窗口。

写作的过程远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加上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进展非常缓慢。2014年初,访学之后的第十个年头,书稿终于完工,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本书分为五编:“生活随笔”、“枫国游记”、“文化百科”、“政策解读”和“文化感悟”。“生活随笔”记录了一些对我来说感触颇深的经历,希望通过这些经历来展示不同的社会文化。“枫国游记”是加拿大几个大城市的旅行见闻。“文化百科”重在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如加拿大十位最知名的人物,著名歌手,著名画家等。“政策解读”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加拿大几项主要国策,如社会福利政策、纳税政策以及移民政策。这几年里写的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论文也稍作修改,一并收入该书。“文化感悟”是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感想和反思。每编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相互之问可能有一些重叠,例如,“生活随笔”中免不了涉及文化知识,而“文化百科”和“政策解读”中也涉及笔者的一些亲身经历,但它们各有侧重。为了条目清晰起见,权且就这样划分了。

我想,访学之人终归是他国社会的旁观者和过客,看问题的角度难免不够客观,观察和感受难免不够全面和深刻,书中部分内容充其量只是一些走马观花式的见闻,望读者见谅。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同事和朋友的友情帮助:同事国文老师对书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在篇章结构和语言措辞上做了细致的修改,这本书若是一个马上要见公婆的丑媳妇,国文老师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师,使得丑媳妇终于有了信心去见公婆;在加拿大的朋友于亚宁女士为部分文章进行了校正和修改;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笔者心愚笔拙,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包涵。

后记

记得回国那天是三月里春寒料峭的一个上午,从青岛机场沿高速一个多小时便到了潍坊。连接高速与市区的北海路宽阔敞亮,这是我曾日思夜想的家乡,是我依然美丽的家乡!开阔的马路和晴好的天气让人心里一下子踏实和温暖起来,不禁感慨万千,还是家乡好!

车子刚驶近家门口,便看到一个穿着红棉袄的小女孩站在那儿,是我的女儿,我日夜牵挂的女儿!急忙下车,跑到女儿身旁。她原来短短的头发已经扎成两个小辫子,头发上别着两个蝴蝶发卡,可能是在外面等久了,两个小腮冻得通红。我抓住她的小手,她微微笑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不靠近我,也不叫妈妈。半年不见,她竟然跟我有了些生疏,我把她抱起来,紧紧地抱在怀里,心头一阵酸楚。好在半年的时间不足以疏离母女之间的感情,不消一会儿她便像以往那样形影不离地跟着我,一个劲儿地叫妈妈了。

这半年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对女儿来说虽然没有妈妈的陪伴,但却教会了她什么叫离别和思念。而对任劳任怨的公婆来说,6个月来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们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辛劳。如果没有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我的出国访学梦未必能实现,更谈不上本书的问世了。再一次向二老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加拿大文化拾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建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115713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4121378
中图分类号 G171.1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