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为何从小岗村”破壳而出”;从“重农之力”到“重农之利”……《中国一号问题》(作者宋振远)聚焦于“三农”问题,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发布的十四个中央一号文件求解“一号问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图书 | 中国一号问题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改革为何从小岗村”破壳而出”;从“重农之力”到“重农之利”……《中国一号问题》(作者宋振远)聚焦于“三农”问题,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发布的十四个中央一号文件求解“一号问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不仅有引人瞩目的成绩和速度,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这诸多问题中,“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八亿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农民穷、农业弱、农村落后,构成了当今中国的“最大的国情”,也成为了中国亟需破解的“一号问题”。 《中国一号问题》聚焦于“三农”问题,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发布的十四个中央一号文件求解“一号问题”。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内,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是本书论述的主要议题。 《中国一号问题》作者宋振远对话权威人士,追踪顶层设计,踏访大江南北,挖掘草根智慧,试图拨开历史烟云和现实迷雾,分辨农村改革的一块块“暗碓”,寻找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跳板”。 目录 中国农民生存和发展状态的真实写照/1 “中国崛起”绕不开“一号问题”/5 第一篇 中国特色——“一号文件”求解“一号问题” 解密小岗:亿万农民成为“一号文件”主角/4 中国改革为何从小岗村”破壳而出”/4 改革“先行者”为何没成为“先富者”/8 小岗“二次改革”:亿万农民的未来/10 14个一号文件:中国农民的“改革记忆”/13 二、高端对话:用“一号文件”求解“一号问题”/18 分期:农村改革“三大步”凸现“两个黄金期”//8 主线: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20 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2 原则农民的事农民“做主”,基层干部切勿“越权”/24 未来中国农村改革还有哪些难题待解/26 三、改革回声——追踪九号院和中央一号文件起草者,28 赵树凯:九号院,农村改革的“总参谋部”/28 袁崇法九号院,年轻人锻炼的“政治舞台”/32 “编外成员”包永江:改革“统派统购”背后的交锋/38 九号院,退出政治舞台的历史思索/40 那些中国农村政策的“看门人”/43 四、改革开放以来14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48 第二篇 亿万农民——和平崛起面临的“最大国情” 一、改革起点:农民在社会阶层中是老几/57 首位是农民,“末流”也是农民/57 “三把剪刀”:剪出来的“农民真穷”/60 从“重农之力”到“重农之利”/64 二、农民工体制:“糟糕的日子”正在减少/66 农民工讨薪杀人,社会学家为什么求情/68 农民工子女:“我是谁”的追问与希望/72 温岭调查“工资谈判”制度的改革范本/78 农民工从集体“失语”到代表“发声”/83 社会组织维权,比政府效率更高/87 三、希望在前方,“拐点”在哪里/90 “同命不同价”终结:打开城乡二元体制的缺口/90 农民收入增速13年首超市民,“拐点”到了吗/93 打开农民向上流动的“社会空间”/96 四、尊重亿万农民的“三个基本要求”/99 农民的“政治要求”:民主自治落实“四权”/99 农民的“经济要求”:增收致富扭转差距/101 农民的“社会要求”:公正平等国民待遇/103 第三篇 粮食!水!——中国离“现代农业”还有多远 一、谁来养活中国——仍在求解的“一号问题”/109 “饥荒情结”:三姑为何坚守“存粮上万斤”/109 粮食崇拜:从《狗日的粮食》到《天下粮仓》/112 历史镜鉴“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多少人/118 粮食安全:中国为什么选择“紧平衡”战略门22 丰收隐忧:农民“被动种粮”与干部“上热下冷”/125 世纪之忧:世界会爆发“粮食战争”吗/128 二、重提“农业现代化”:几代人理想为何没实现/132 理念交锋: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132 “谁抓农业谁落后”是传统农业理念/135 “家庭承包”能支撑“现代农业”吗/136 对话李忠新:从“章丘探索”看现代农业路径/141 三、“贫水大国”的新觉醒,148 从“农业真危险”到“农业真传统”/148 “母亲河”累了,她需要休养生息/153 从“为石油而战”到“为水而战”?/159 用4万亿打造“水产业”,会给中国人带来什么/164 第四篇 不进则退——新农村建设还要“过大关” 一、新农村:几亿农民也要过“体面的生活”/171 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方位”/171 城镇化是方向,为何还搞“新农村”/177 “变味”的新农村建设:警惕5个误区门82 “三大现象”考验中国“城乡统筹”战略/184 二、邯郸调查:“以工补农”如何补“以城带乡”如何带/189 330个示范村:“四难”当路,新农村建设怎么办/189 白寨模式一个新农村建设的“中国样本”门98 对话王孟堂让更多农民由“无产者”变“有产者”/210 二、中国农村“草根民主”的喜与忧/216 在中国,最有“民主素养”的是农民/216 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有多难/221 两个“体制性矛盾”仍然待解/224 群众上访:多看看硬币的“正面”/226 四、三大问题事关未来一重读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32 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对待农民群众/232 如何让农民“科学有序”组织起来/234 如何“积极稳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238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246 后记从“记录者”到“嘹望者”/24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一号问题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宋振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0105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