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文学是真正认识他们的伟大教材。依迪丝·汉密尔顿编著的《罗马精神(精)》展示的是罗马的作家们标识出的罗马轮廓。本书不是什么罗马历史,而是在于展现罗马伟大作家眼中罗马人的样子,他们自己表现出了罗马人特有的哪些品质,而让他们有别于其他古人。作者说,对于罗马的每个时代,本书都只选取当时作者的叙述。本书内容的遴选,也是看作家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他自己同时代人的生活和特点。本书着重展示了普劳图斯、泰伦斯、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笔下的罗马。其中西塞罗的篇幅最长。
| 图书 | 罗马精神(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真正认识他们的伟大教材。依迪丝·汉密尔顿编著的《罗马精神(精)》展示的是罗马的作家们标识出的罗马轮廓。本书不是什么罗马历史,而是在于展现罗马伟大作家眼中罗马人的样子,他们自己表现出了罗马人特有的哪些品质,而让他们有别于其他古人。作者说,对于罗马的每个时代,本书都只选取当时作者的叙述。本书内容的遴选,也是看作家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他自己同时代人的生活和特点。本书着重展示了普劳图斯、泰伦斯、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笔下的罗马。其中西塞罗的篇幅最长。 内容推荐 依迪丝·汉密尔顿编著的《罗马精神(精)》讲述了:一个民族的文学是真正认识他们的伟大教材。罗马塑造其民众的那种力量,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显而易见。所有的罗马作家都首先是罗马人,其次才是作为个人的艺术家。西塞罗、贺拉斯、维吉尔、尤维纳利斯……《罗马精神(精)》中的每个作家都表现着罗马精神的大义。 目录 编者导言 引言 第一章 喜剧的镜子 第二章 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笔下的古罗马 第三章 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喜剧精神 第四章 西塞罗的罗马:共和国 第五章 西塞罗其人 第六章 恺撒和西塞罗 第七章 卡图卢斯 第八章 贺拉斯 第九章 贺拉斯笔下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 第十章 罗马精神 第十一章 进入浪漫时期的罗马:维吉尔、李维和塞内加 第十二章 尤维纳利斯的罗马与斯多葛派 第十三章 古代的结束 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当大幕升起,古罗马的精彩大戏就要在我们眼前上演时,让人吃惊的是,拉起大幕的是两个喜剧作家。在这个庄严舞台上,他们是最先现身的人。流传至今的罗马文学中,最早的作品是喜剧集。再早我们只知道两个作家,他们的作品早已湮没无存,唯余残篇。不仅拉丁文学,还有我们关于罗马的直接认识,都来自喜剧,并且不是那种粗俗的民间喜剧,而是丰赡曲致,真正的喜剧格调。这个事实,很少有人琢磨,其实让人费解。教育和书本给我们植入了关于罗马人的观念:从不屈服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更严格、更坚定、更严肃。让人忐忑的是,我们这种认识的源头却和这些观念正好相反。按照我们的观念,世界之王的文学作品应该以有关战争的、激动人心的事情作为发端,是有关勇士和战绩的古老歌谣,由慷慨激昂的行吟诗人吟唱,在一部伟大的史诗即拉丁文的“伊利亚特”(指《埃涅阿斯纪》——译注)中达到巅峰。但文学的世界有多广阔,罗马文学实际的起点就离我们的这个观念有多远,它的起点就是一系列喜剧,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是建立在当时民间的希腊喜剧基础之上。 再没有其他哪个伟大国家,其文学之源竟是完完全全的外来物。在希腊,文学的发展是自然的,产生于通过口口相传和无数未知时代的修补而传承下来的歌曲故事。在人们——农夫、牧人、战士——心中有自然的愿望,想要形象地表达,它们最终形成文学形式,千古存留。罗马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文学形式最早是,漂洋过海,从希腊而来。发现有现成的形式正好合适,表达的愿望才随之而来,所以愿望只在其次。若想论及罗马精神,这个事实意味深长。 公元前3世纪,罗马文学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的一代人中突然出现;而且不仅喜剧,其他所有一切都以希腊为典范。在别处,几乎很难看到本国文化被国外舶来品取而代之。我们确实发现一种罗马特有的韵律,它与第一位翻译希腊文学的人运用的韵律毫无共同之处;我们还发现,后来的作家引用了他们在童年时代听到的若干歌谣;不过,这就是古罗马本土文学的全部。或许罗马农民和牧人以强烈的务实态度闻名后世,很不愿意花宝贵的时间吟歌弄曲、编排故事,或许后来终于登场的文人们关注那些向化外找寻文化并且很快满载而归的作家,而轻视民间文化,无论真相如何,事实让人震惊。罗马民族对诗歌的感觉并不强烈。他们自然的天资不是催迫他们去做艺术的表达。传说,罗马建于公元前753年,而我们知道的最早的罗马文学作品,《奥德赛》的译本,出现于第一次布匿战争末期,罗马建城约五百年后。在这数百年间,不管世界向罗马人展示了什么,或者生命带给了他们什么,似乎他们都很少有冲动以任何形式去传达。后来,罗马批评家提到一种本土的喜剧,是节庆时即兴的表演,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它曾形于文字,可以肯定的倒是,它没有直接的文学传续。 对我们来说,罗马文学始于普劳图斯,一个模仿希腊风格的喜剧作家,他向我们展示的罗马生活是我们对罗马的第一瞥。这是简单的一瞥。为他和泰伦斯——他的后继者——掀起的大…… P3-4 序言 请允许我作一个私人的声明。自从我七岁时在父亲——他不知道怎么放宽治学的严格要求——督导下阅读《为恺撒的六个星期准备》时起,我就一直在读拉丁作品,仅在大学期间有过短暂中止。尽管如此,我的阅读只是为了我自己的兴趣,我读法语或者德语作品也是这样。我翻开西塞罗、贺拉斯或者维吉尔的作品,只为从中得到乐趣,一点点也不是因为他们写作用的是拉丁文,或者因为他们对于了解罗马历史至关重要。罗马人的言行对我的吸引从来都比罗马人本身要小很多,而比起罗马人自己的评述,我对历史学家关于罗马人说过什么的兴致也不知要小多少。 所以,当我构思《罗马精神》时,我看到的只可能完全是罗马的作家们标志出的轮廓。在写作本书时,我想到的只有他们。这本书不是什么罗马历史,它只是想要指出,在罗马的伟大作家眼中罗马人是什么样子,只是想要看看,他们自己表现出了罗马人哪些特质,而让他们有别于其他古人。一个民族的文学是真正认识他们的伟大教材。同时代的作品对该民族特质的表现程度,非任何历史建构所能比。我们看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或者w.S.吉尔伯特(W.S.Gilbert)的作品,从中得到的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英国印象,比历史学家的任何描画都要无与伦比地好。要理解少数特选者独享尊贵的那些年月背后的那股力量,它们是我们最好的教材。 这种教材就是我唯一的凭据。对于每个时代,我都只选取时人的叙述。这样一来,本书内容的遴选,就不是基于个人爱好,而是看作家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他自己那个时代的人的生活和特点。普劳图斯和泰伦斯在这个意义上最为重要,因为他们不仅为我们所知道的罗马描画出第一幅画面,而且描画出了众多细节。泰伦斯到西塞罗之间的时段,既然没有一部作品留存,当然就可略过了。西塞罗时期的罗马篇幅最长,因为在我们掌握的各个时代的信息中,他的书信是最好的资料来源——不只是罗马的信息,而且包括整个古代的信息。 罗马塑造其民众的那种力量,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显而易见。所有的罗马作家们都首先是罗马人,其次才是作为个人的艺术家。当然,他们彼此不同,譬如西塞罗和塔西佗,或者贺拉斯和尤维纳利斯,都不相同,但他们的不同,与他们根本上的相似之处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在我们看到的拉丁文学从始至终的四个世纪里,每个作家都表现着罗马精神的大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罗马精神(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依迪丝·汉密尔顿 |
| 译者 | 王昆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7824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65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02 |
| CIP核字 | 2013232947 |
| 中图分类号 | K1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5 |
| 宽 | 15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7-1572 |
| 版权提供者 | Hamilton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