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编著的《美术学研究(1)》是上世纪80年代才正式设立的,但溯其源流则可追至20世纪上半叶。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画学史上的无锡六大家、批评的距离、古今比较视野中的绘画弊端批评、17世纪宫廷画家顾见龙研究、17世纪宫廷画家顾见龙研究、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 图书 | 美术学研究(1)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编著的《美术学研究(1)》是上世纪80年代才正式设立的,但溯其源流则可追至20世纪上半叶。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画学史上的无锡六大家、批评的距离、古今比较视野中的绘画弊端批评、17世纪宫廷画家顾见龙研究、17世纪宫廷画家顾见龙研究、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卷首絮语 1.中国画学史上的无锡六大家 2.批评的距离 3.古今比较视野中的绘画弊端批评 4.17世纪宫廷画家顾见龙研究 5.汉地佛像衣着本土化进程中的几种新样式 6.汉代草书在汉字史上的地位 7.敦煌吐蕃时期阴嘉政窟《报恩变》研究 8.试析宋金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中《妇人启门》图像 9.杖藜行歌——中国古代山水人物画中“杖”的象征意义 10.“复古”即“更新”——王时敏绘画考论 11.北京故宫藏《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与风格 12.龚贤“前半亩园”时期绘画鉴定依据 13.论“性命双修”内丹学与董其昌“南北宗论”之成因 14.黄君璧绘画思想研究 15.图式革新与趣味转变——以十七年江苏国画家笔下的建设主题为例 16.德沃夏克对样式主义的历史阐释与时代寓意 17.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的界定 18.壶、鞋、桥与神庙建筑——谈海德格尔的“物”论及其关于艺术作品中的“物性”思想 19.符号学于艺术史的意义与应用——谈米克保尔与诺曼布莱森的《符号学与艺术史》 20.艺术材料美感及其效果的达成——以1990年后中国实验水墨部分实践现象为例 21.《元代笔工考》校补 22.蜡炬微光——古代才媛的传奇及其书画表达方式之综述 23.从过云楼到怡园:顾氏书画鉴藏及其艺文交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美术学研究(1)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樊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3040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7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83 |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1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41 | 
| 宽 | 170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