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一部真实展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之历史长卷!
本书以90个专题梳理我国近代音乐产生与发展之脉络。突出音乐家及其作品为史学本体,结合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思想等各个方面阐述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之来龙去脉。全书史料翔实,格局新颖,文笔犀利脉络清晰,附珍贵历史图片,求史以信,值得一读。本书由刘再生著。
| 图书 |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附光盘)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一部真实展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之历史长卷! 本书以90个专题梳理我国近代音乐产生与发展之脉络。突出音乐家及其作品为史学本体,结合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思想等各个方面阐述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之来龙去脉。全书史料翔实,格局新颖,文笔犀利脉络清晰,附珍贵历史图片,求史以信,值得一读。本书由刘再生著。 目录 第一编 清末民初音乐(1840—1919) 封建皇朝的没落 ——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历史帷幕 自西徂东 ——西方传教士纷纷踏上中国国土 我决心将生命献给中国 ——传教士狄考文夫妇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贡献 中国近代早期的“学堂乐歌” ——山东登州《文会馆志》中的“唱歌选抄” 洋洋之声触耳皆是 —近代西式军乐队的传人 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学堂乐歌响彻中国大地 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学堂乐歌先驱者沈心工 云涤水涌 一泻千里 _近代音乐期刊创始人李叔同 输入文明而不制造文明,此文明仍非我家物 ——近代早期音乐理论家曾志志 “候亭”三迎梅兰芳 ——张謇创办“伶工学社” 欲救今乐之失,复古袭西当并进 ——近代早期音乐创作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史学大师王国维的音乐论著 徽汉融合三甲鼎立 ——京剧的成熟期 传统音乐最后一片肥沃土壤 ——嬗变繁衍的传统音乐乐种 改弦更张何去何从 ——近代早期音乐思潮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近代音乐教育领军人物蔡元培 …… 第二篇 20年代音乐(1920—1929) 第三篇 30年代音乐(1930—1949) 第四篇 40年代音乐(1941—194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附光盘)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再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30362590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6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609.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25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48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