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是已故政治学巨擘塞缪尔·P·亨廷顿的代表作。本书横跨理论和历史两个领域,但是它既不是一部理论著作,也不是一部史书。它位于两者之间;它基本上是一部解释性的专著。
| 图书 | 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政治学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是已故政治学巨擘塞缪尔·P·亨廷顿的代表作。本书横跨理论和历史两个领域,但是它既不是一部理论著作,也不是一部史书。它位于两者之间;它基本上是一部解释性的专著。 内容推荐 《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是已故政治学巨擘塞缪尔·P·亨廷顿的代表作。书中总结了19世纪以来三波世界民主化浪潮的进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20世纪后期重要的、或许也是最为重要的全球性的政治发展:大约有30个国家从非民主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发生的转型。《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试图解释发生在1974年到1990年间的这一波民主化浪潮发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目录 第一章 发生了什么 一、第三波的肇始 二、民主的含义 三、民主化浪潮 四、民主化的问题 第二章 为什么发生 一、对浪潮的解释 二、对民主化浪潮的解释 三、解释第三波 四、正在衰落的合法性和政绩困境 五、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 六、宗教变革 七、外部力量的新政策 八、示范效应或者滚雪球 九、从起因到起因制造者 第三章 如何发生?民主化的过程 一、威权政权 二、转型过程 三、主动转变 四、政权取代 五、交相改变 第四章 如何发生?民主化的特点 一、第三波民主化之共相 二、妥协和参与/适度交易 三、选举:既出乎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四、暴力的低水平 第五章 持续多久? 一、巩固及其问题 二、施虐者的问题:起诉和惩处VS宽恕与忘怀 三、军事执政官问题:忤逆成性而又力量强大的军队 四、背景性问题、幻想破灭与威权怀旧 五、培育一种民主政治文化 六、对民主政治行为进行制度化 七、有利于新兴民主政权巩固的条件 第六章 何去何从? 一、第三波之根由:持续、削弱,还是发生改变? 二、第三波回潮? 三、进一步民主化:障碍与机遇 四、经济发展与政治领导层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政治学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塞缪尔·P·亨廷顿 |
| 译者 | 欧阳景根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4875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8 |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59 |
| 丛书名 | 政治学系列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4 |
| 宽 | 153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5460号 |
| 版权提供者 |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