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完成下一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挖掘经济增长新的红利?中国发展的新动力究竟在哪里?……翻开由张百新、杜跃进主编的这本《寻找中国发展新动力——十三位著名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且看十三位著名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发展。
| 图书 | 寻找中国发展新动力--十三位著名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完成下一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挖掘经济增长新的红利?中国发展的新动力究竟在哪里?……翻开由张百新、杜跃进主编的这本《寻找中国发展新动力——十三位著名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且看十三位著名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发展。 目录 第一章 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 权威解读 全面改革是唯一出路/李佐军 分配改革的主线: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关系/刘尚希 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改革与增长/黄益平 媒体聚焦 张晓晶:中国面临“改革攻坚战” 刘尚希:财政改革是政府改革切入点 张茉楠:收入倍增要义是均衡增长 第二章 城镇化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权威解读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张占斌 城镇化转型中的土地改革可能路径及其推演/巴曙松 媒体聚焦 肖金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需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张占斌:城镇化期待一系列政策组合 韩俊:应通过改革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 第三章 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权威解读 创新与经济发展/李义平 媒体聚焦 宋立:改革本身也要创新 李义平:追求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与投融资方案配套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与政策考量 权威解读 实现经济发展政策转向/蔡昉 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动力机制和政策选择/李扬 张平 张晓晶 媒体聚焦 巴曙松:寻找增速与效益的均衡点 李佐军:从两个层面实现增长动力转型 蔡昉:最大限度延长既有比较优势 第五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 权威解读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潜在红利:机会与选择/刘迎秋 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王一鸣 媒体聚焦 白重恩:增长动力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王一鸣:结构调整核心是提升价值链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寻找中国发展新动力--十三位著名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百新//杜跃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040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7 |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1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