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萌芽(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左拉编著的《萌芽》是一部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剥削而奋起斗争的作品。书名是说工人阶级的觉悟和斗争就像萌芽的种子一样,将在土地上成长和结果。它象征着生机、前途和希望。在法国文学史上,把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力量,以如此宏伟的气势反映出他们惊心动魄的反抗斗争,这还是第一次。《萌芽》中的故事主要是发生在法国蒙苏煤矿公司的沃勒矿场,时间是第二帝国时期。左拉真实地描写了煤矿工人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从事非人的劳动。他们在几百米深的地下,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繁重的劳动。资本家只顾追逐利润,不仅残酷地剥削工人,而且从不改善矿井的条件,根本不顾工人的死活。工人的生活十分凄惨。

内容推荐

《萌芽》是左拉的代表作。《萌芽》主人公艾蒂安是一个机器工人,在蒙苏煤矿公司被解雇后,好不容易在沃勒矿井找到了一个推矿车的工作。他和当时国际工人联合会的会员们有着联系,努力吸收新会员入会,想建立一个支会,可是遭到无政府主义者苏瓦林的反对。这时,由于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越来越残酷了,煤矿公司借口木料不足,压低每一矿车出煤的工价,而且还增加罚金。面对着资本家的这种进攻,工人们聚集在赖赛纳的酒店里,决定发动罢工。赖赛纳是三年前因为参加罢工而被解雇的矿工。当艾蒂安决计统一工人行动之时,却和赖赛纳发生冲突。赖赛纳指责艾蒂安想当领袖,说他企图把苏瓦林排挤出去。工人们的苦难愈加深重,终于抑制不住怒火,发生暴动。罢工群众带着他们的妻儿,从一个矿坑涌到另一个矿坑,打倒那些不服从罢工秩序的工人,截住升降机的铁索,捣毁竖井的支架和机器,还推倒有钱人家的围墙。后来警察赶到,把群众驱散。煤矿公司唆使反罢工分子在军队保护下复工,罢工的人就把沃勒矿井包围起来,痛骂军警人员,双方发生冲突,结果不少人遭到屠杀。这一血腥的罪行激起了全区工人的愤怒。可是,帝国政府要公司迅速结束罢工,于是公司方面想出一个阴谋,声言只要工人们先行复工,公司就会考虑他们的要求。最后,矿工们失败了,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到矿井里。苏瓦林表示不服,仍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斗争下去,捣毁了矿井的排水设备,造成了水淹矿井的惨剧。艾蒂安当时也在矿坑下面,总算被救了上来,可是身体受伤,以后再也不能下矿井干活。他离开矿区,动身到巴黎去了。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试读章节

夜,没有星辰,阴沉漆黑。空旷的平原上,一个男人孤零零地走在从马西恩纳通往蒙苏的大路上。这是条笔直的石子路,十公里长,两旁全是甜菜地。天色黑得让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甚至眼前的土地都看不见,只感觉到迎面而来呼啸着的三月的寒风,如同海上的狂飙凶猛地从大片沼泽和光秃秃的大地刮过来,冰冷刺骨。举目望去,黑沉沉的夜空下看不到一点树影,只知道脚下的石子路笔直得像防波堤一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向前伸展着。

这人大约是夜里两点钟从马西恩纳出发的。他迈着大步向前走着,因为身上只穿着破旧而且磨薄了的棉衣和束腿绒裤,冻得直哆嗦。随身带着的一个方格子手帕裹着的小包袱这会儿挺碍事的,因为为了要把双手同时插在裤袋里好暖和些,他就得把这包袱夹在腋下,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右边的。被刺骨的东风吹裂的流血的双手已经冻僵了。这是个无工可做、无家可归的失业工人,这会儿空空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盼望着太阳快点出来,天就不会这么冷了。他已经这样在凛冽的寒风中走了一个小时了,在走到离蒙苏还有两公里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大路左边有红色的火光,那是三堆在露天里烧着的煤火,远远看上去像挂在半空中。他先是有些害怕,犹豫了一会儿;但是他实在是冻得难受,再也忍不住决定去烤烤火,暖暖手。

这样走着,道路渐渐往下,却什么都看不见了。他看见右边有一道用大块的木板搭建的围墙,围墙后面有条铁路;左边是个杂草丛生的斜坡。斜坡顶上隐隐约约地露出一些房屋的墙尖,看过去像是一个村子,有着一个式样的矮房子。

他继续向前走了约莫两百步。走到小道的拐弯处时,那些火堆忽然又出现在了他的身旁,他也弄不清楚为什么它们会在死寂的夜空下如此熊熊地燃烧着,看上去犹如烟雾缭绕的月亮。而地面上的另一幅景象使他收住了脚步。这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低矮的建筑群,中间高耸着一个工厂烟囱的影子,满是污垢的窗户里不时透出几道微弱的灯光,五六盏昏暗的吊灯挂在外面的木架子上,这些木头架子被烟熏得乌黑。隐隐约约可以辨出那是一排巨大的支架。这个被黑夜和烟雾所淹没的奇异景象中只传出来一种声音——不知是哪儿的一根排气管正在呼呼地排气。

这人这才认出这里是一个矿井。但他心里立刻又感到有些失落绝望,是矿井又有什么用呢?这里是不会有工作做的。他最终还是没朝那建筑物走去,而是大着胆子登上了矸石堆,因为那上面有在铸铁筐里烧着的三团煤火,这是为工作时照明和取暖用的。地面清理工准是要工作到很晚,因为他们这个时候了还在那儿清除废石烂土。这时,他听到了一些推车工在栈桥上推斗车的声音,也看清楚了在每个火堆旁翻斗车的来来回回的身影。

他走近一筐煤火,对火堆旁的人说了声:“你好!”一个赶车人站起来,转过身背对着煤火,那是个老头,穿着件紫色羊毛衫,头上戴着兔毛鸭舌帽,身旁一匹大黄马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像石马一样,等着人们把它拖来的六节斗车卸空。卸车工人是个头发红棕色,瘦得皮包骨头的小伙子,他不慌不忙地干着活儿,一只手懒洋洋地按住卸车的手柄。头顶上的风越刮越大,这冬日里凛冽的寒风一阵阵呼啦啦地像镰刀划过。

“你好!”老人回答。接着一阵沉默。来人觉得别人在猜疑地打量着自己,赶紧自报姓名。“我叫艾蒂安·朗蒂埃,是个机器匠……这儿有活儿干吗?”

火光照亮了艾蒂安。他看上去有二十一岁,满头棕发,是个漂亮的小伙子,虽然胳膊腿都很瘦,但看上去还挺结实。

赶车人感到放心了,摇着头无奈地回答道:“机器匠的活儿?没有,没有。昨天还来过两个人呢。什么活儿也没有。”

一阵强风吹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过了一会儿,艾蒂安指着矸石堆下面黑魃魃一片的建筑物问道:“那个是矿井,对吗?”

这次,老头没能马上做答,因为一阵剧烈的咳嗽咳得他喘不过气来。最后,他吐出一口浓痰,火光映红的地面上留下了一个黑点。

“是,是个矿井,伏安矿井……你看!附近紧挨着边上就是矿工的住区。”

说着,他也抬起胳膊,在夜色中指着年轻人刚才隐约看到过一片屋顶和山墙的那个村子。不过,这个时候那六节斗车已经卸空了,赶车老头连鞭子也没动一下就拖着两条腿跟着车走了。那双腿因患风湿变得僵直了。大黄马驯顺地自个儿往前走着,在两条路轨当中吃力地拉着斗车,又一阵狂风吹来,吹得它身上的鬃毛都竖立起来。

现在,伏安矿井在阴暗的夜色中已渐渐显现出来。艾蒂安在煤火前专心地烤着那双可怜的冻得裂开血口的手,近乎忘记了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望着那个矿井,看清了矿井的每一个部分:涂着柏油的选煤棚,竖井的井楼,宽敞的卷扬机房,安置抽水机的方形小塔。这个矿井建在一块洼地的深处,有着一片低矮的建筑物,高耸的烟囱在其中突兀出来,像是一只吓人的大犄角。在他看来,这个矿井好似一头贪得无厌的野兽,蹲在那里随时等着吃人,充满着邪恶的气息。仔细观察着矿井,他想到了自己,想着自己八天来到处寻找工作的流浪生活。他再次回想起自己原来在铁路部门的厂子里工作,因为打了工头一记耳光赶出了里尔,从此便处处碰壁,哪儿也不收留他。

上周六他到了马西恩纳,听说那里的炼铁厂有活儿干,结果实际上什么工作也没有。而且不管是炼铁厂里,还是索纳维耶建筑材料厂里都没有活儿干。他只得躲进一家造车厂的木料堆下,想捱过一个星期天,谁知凌晨两点又被那儿值夜班的人赶了出来。他一无所有,一文不名,哪怕是一点儿面包屑也没有。他这样漫无目的地穿街走巷,到处流浪,都不知道能去哪儿避风,这样下去怎么能行?没错,这里的确是个矿井,零星的几盏吊灯照亮着整个煤场。突然:有扇门打开了,他瞧见了在强烈的光线照耀下的蒸汽锅炉。他这才明白刚才听到的那种呼呼喘粗气的声响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泵的排气管传来的。排气管不停地呼呼作响,就像是一头堵住了嗓子眼的怪兽在喘气。

那个卸煤工弓着背,头也不抬,看都没看艾蒂安一眼。艾蒂安正要捡起他那只掉在地上的小包袱的时候,一阵急促的咳嗽传来,他知道那个赶车人又回来了。老头慢慢地从暗处走了出来,手里牵着那匹黄马,后面拉着装得满满的六节斗车。

“蒙苏有工厂吗?”小伙子问道。P1-3

序言

翻开《萌芽》,小说中无比真实、客观的残酷、悲壮场景很快就把本人带进了法国一百多年前煤矿工人被矿主压榨剥削、被饥饿折磨得毫无尊严的悲苦生活,真切地领略了左拉的自然主义客观写实之风。译此书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书中工人的悲惨情境让人想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也更让译者感叹,左拉的《萌芽》作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真实表现煤矿工人生活,再现矿工罢工斗争的整个过程,并第一次成功地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革命无产者形象的著作,不失为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描写工人运动的杰作,一份献给无产阶级的厚礼。

爱弥尔·左拉,(Emilezola1841~1902),十九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左拉曾经沉醉于浪漫主义,但是自己失业的经历使他体验到劳苦大众的疾苦,感到现实的可悲和可恶,于是他爱上了现实主义。但左拉作为近代科学精神的嫡子,不满足于以往文学中的那种现实主义,很想像巴尔扎克一样写出像《人间喜剧》那样的巨著。在十九世纪的当时,近代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带动了两次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因而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相信自然界是一个严格有序的、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运转的实体,只要能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就可以控制、征服和改造自然。人们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各个领域,用于指导自己对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乃至于指导自己对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的研究;自然科学的逻辑与方法更是被人们当作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来运用。左拉想把这种科学理性精神贯彻到文学之中,他广泛阅读,从奥古斯特·孔德关于以观察和经验为材料的知识才是可信的知识的实证主义,从伊波利特·泰纳关于人的基本道德状态产生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根源,尤其是种族遗传的重要作用的思想,同时还从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方法中获得了启示,1860年代中期创立了自己自然主义——实验小说文学理论。他称小说家既是观察家,又是实验家,因而倡导“实验小说”,认为“人类受制于遗传规律、环境压力、宇宙的整个因果构造,小说家不得违背这些规律而应当研究这一构造”。

从1871年起,左拉开始发表系列长篇小说《卢贡·马加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他认为“遗传有它的定律法则,就像地心引力有其定律法则一样。”,这部多卷本巨著对第二帝国时代的一个家族进行“科学”研究,阐明遗传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和社会环境对该家族成员的身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再通过各种风俗和事件的细枝末节展现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这些小说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约1200个人物活跃其中,血缘关系是联系主要人物的纽带。其中杰出的作品包括《娜娜》、《小酒店》、《萌芽》等。《萌芽》(Ger-minal)便是左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创作的《卢贡一马卡尔家族》中的第十三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艾蒂安是卢贡家的第四代成员,父亲朗蒂埃,母亲绮尔维丝是《小酒店》中的男女主人公,同母异父的妹妹安娜.古波即小说《娜娜》的女主人公,上辈酒精中毒的遗传因子在她身上诱发了旺盛的肉欲,而艾蒂安因这种遗传病,血肉之躯浸透了酒精,并因酒精中毒而发狂,“一喝酒就会发酒疯,就会把自己吃了,而且很想吃别人”。左拉相信人性完全决定于遗传,缺点和恶癖是家族中某一成员在宫能上患有疾病的结果,这种疾病代代相传。一旦弄清楚了原因,便可以用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予以克服,从而使人性臻于完善。左拉把文学创作和科学实验等同起来,不免忽略了文学创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左拉第一次将自然科学和医学引入文学表现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内涵和技巧的丰富性。

为了创作《萌芽》,左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了大量有关工人状况和社会主义的书籍,此外,1884年2月的法国北部采煤矿区昂赞罢工事件发生之后,他密切关注当中的大小事件,参加工人集会,亲自下井观察矿工的工作情况,体验工人艰苦的劳动条件,掌握大量素材。《萌芽》是一部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剥削而奋起斗争的作品。小说以煤矿工人罢工为背景,描写了矿工的悲惨生活。其中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思潮的同情,它是左拉现实主义达到最高成就的一部巨著。

小说真实地描写了工人们所遭受的剥削与压迫。故事发生的背景为第二帝国时期法国蒙苏煤矿公司的伏安矿场。矿场的工人们每天像畜生一样被送到伏安矿场这只每天贪婪地、时刻准备吞食人类的巨兽口中.然后在几百米深的地下,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繁重的劳动。煤矿主只顾追求利润,根本不管工人的死活,井下的设备年久失修,巷道里到处是水坑、泥浆,有些低矮的地段只能爬过去,还随时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掌子面上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矿工们像畜生一样,身上一丝不挂,煤屑和汗水弄得他们浑身污黑,只有眼睛和牙齿闪出亮光;他们侧卧在掌子面上挖煤,活像一条夹在两页书中的蚜虫,有被完全压扁的危险。工人们在井下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却只能拿到3个法郎,就连维持家里起码的生计都不够。他们个个被非人的劳动摧残得伤痕累累,童工骨瘦如柴,上了年纪的全身是病痛,矿工们的肺叶已经被稀土所腐蚀,咳出来的痰也是黑色的。身体损坏了,还影响到他们的子女。他们的孩子发育不良,甚至长成畸形,并且因为营养不良,几乎都患着贫血的疾病。老矿工樊尚·马厄一家是蒙苏一万名煤矿工人的缩影。一百年前,樊尚·马厄的祖父纪尧姆·马厄在十五岁那年为煤矿公司找到了一条储煤丰富的矿脉,这条矿脉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1做“纪尧姆矿脉”。樊尚-马厄祖上数代,很多人死在矿井下面,有的累死,有的压死。而他在井下挖了四十五年煤,患了矽肺,落下了残废,最后还得拖着两条病腿在井上干活,再加上他的儿子马厄以及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祖孙三代,一家五口在矿上拼命地干活,可挣到的钱还不够买糊口的面包;住房拥挤不堪,十四五岁的孙女卡特琳下班回到家里,也只得当着房客艾蒂安的面脱衣洗澡。马厄家族在一百零六年中被矿层吸干了血汗,而股东格雷古瓦却靠着祖上当年在蒙苏投资的一万法郎,经过一个世纪,增值了一百倍,变成了一百万法郎,他饱食终日,过着不劳而获的舒适生活,独生女塞西尔直到太阳晒到床上,依然酣睡不醒,长得白白胖胖,还嫌她吃得少营养不够。贫富的不均,社会的不公,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这就是导致矿工罢工的直接原因,这些在作者写实的笔下跃然纸上,昭示于天下。

矿工罢工斗争在小说里占了很大篇幅,是小说描写的最主要的内容。小说让读者随着主人公艾蒂安的足迹,了解矿工们如何驯服地过着悲惨的生活,如何在艾蒂安的启发教育下逐渐有了对自身处境根源的觉悟,最后为了反抗资本家剥削而奋起斗争,发动罢工。他们的这次罢工是有了阶级觉悟的工人集体行动。艾蒂安为了使罢工得到国际工人协会的支持,推动蒙苏的一万名矿工集体参加了国际工人协会。蒙苏的矿工成为协会的成员后,罢工得到了协会的经济支持,但是四千法郎的援款不足以解决罢工后矿工村的饥饿问题。劳资双方的对峙,罢工的旷日持久,致使矿工们陷入了财尽粮绝的困境,在愈演愈烈的暴行中,在这种年深日久的渴望报复的情绪中,年复一年的忍饥挨饿逼得他们渴望大砸大杀一番。这些疯狂的人犹如一股汹涌奔驰的洪水,力量越来越大,冲毁一切,横扫一切。两千五百个矿工像大海的波涛,封闭了周围所有的矿井。罢工浪潮蔓延开去,上万个工人参加了行动。他们大公无私,团结一致,英勇斗争。面对军队的刺刀,毫不畏缩,甚至献出生命,谱写了一曲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英勇搏斗的赞歌。

小说中描绘罢工斗争的同时刻画了早期社会主义者、产业工人艾蒂安的形象。主人公艾蒂安原是工场的机器工人,在经济危机中被解雇。他到处寻找工作,落脚在伏安矿井。艾蒂安是国际工人联合会的代表,对资产阶级的剥削有清楚的认识。具有反抗精神的艾蒂安在体验了矿工的各种疾苦以后,开始为摆脱人间地狱寻找出路。他刻苦钻研社会主义理论,逐渐成长为一位有阶级觉悟的工人领袖。他向工人们指出,资本是剥削的结果,劳动者有权利和义务收回这笔被掠去的财富,他还描述了未来世界应当由“人民掌握政权”、“生产工具都归集体所有”、“人人都是劳动者”、“凭工计劳,按劳付酬”的图景。艾蒂安在工人协会指示下,具体地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使工人们团结一致,作为一支整体的社会力量活跃在历史舞台。在罢工斗争中,他英勇无畏,肯于献身。但他身上也存在着一些弱点。他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解不深,也受到了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工人阶级的意识不够纯洁。由于思想比较混乱,所以在罢工高潮时刻群众走向盲动时,他便显出无力领导群众的弱点。在经过急风暴雨式的罢工斗争的洗礼后,艾蒂安在政治上变得更加成熟,成长为一位重上征途的、有阶级觉悟的工人领袖。

开创自然主义理论的左拉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从事文学创作,按生物学定律描写人,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不必掺杂主观感情。《萌芽》中的人物,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被左拉放在一个个生活场景中,他们的个性,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他笔下得到准确、详尽的描述,形象丰满真实,令人难忘,但由于实验报告式的写实要求,对工人们喝酒、纵欲、甚至乱伦等下流行为以及罢工中的暴力野蛮行为,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而有损了他笔下工人的光辉形象。罢工中一些工人领袖产生虚荣心、因个人利益背叛工人以及对工程师内格尔的态度等情节也反映出左拉对工人运动的了解不够深入、不切实际地调和阶级矛盾的思想局限。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萌芽》不再像《小酒店》那样,把工人的贫困归于他们的嗜酒、不知节俭,而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剥削所造成的。他第一次把产业工人运动全面引进小说题材,反映了一次罢工的始末,对工人的斗争赋予了高度的理解,对社会主义理论表示出赞许的态度,对“共产国际”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左拉看来,罢工具有正义性质,罢工的失败带有悲剧色彩,但左拉对产业工人的成长壮大充满了希望,罢工的失败不是黑暗战胜了光明,而是艾蒂安战胜自身生理弱点,走向成熟与完美,他走出的不仅仅是兽性的黑暗,而更重要的是走出了自身的误区,前方等待着他的一切如阳光一样灿烂,革命的高潮必然到来。整部小说布局严密细致,节奏沉稳有力,描写上气势磅礴,犹如一部古代史诗,不失为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描写工人运动的杰作。左拉的功绩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在二十世纪的崛起,也足以证明左拉的预言是正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萌芽(全译本)/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左拉
译者 袁翔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31528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2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2013214955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4
15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