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罗生门
内容
试读章节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从太史公司马迁笔下流传下来的荡气回肠了两千多年的《垓下歌》,连同“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一起,牢牢地刻下了中华文化史上西楚霸王项羽悲剧英雄的形象。

对于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和司马迁那样一个震古烁今的史学巨匠,如果我们说这种悲壮形象完全是假的,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认为除非是又出土了什么爆炸性的竹简帛书才有可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论断。其实并非如此,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只要不带偏见地仔细寻觅,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4个与霸王别姬有关的场景。

首先是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快吃完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在四周唱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道:“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然后是霸王别姬:项羽夜里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慷慨悲歌,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第三是项羽突围:“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最后是乌江自刎:“项王笑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这些史料表面上看起来跟我们所熟知的霸王别姬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分别,其实除了虞姬自刎这一个小细节之外,霸王别姬的故事也正是源自这些史料。但是,有一个细节,却被司马迁成功地隐藏起来,同时也被后人们视而不见达两千多年之久。

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还没有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直接一拥而上灭了项羽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率800骑出逃后,汉军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抛弃了。就在司马迁浓墨重彩、绘声绘色地描绘项羽和他那几百亲信如何在汉军重围之中杀人杀出时,对于这几万楚军被统帅遗弃后的遭遇,却耐人寻味地缄口不语,只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极高的战斗意志,在主帅弃军而逃、被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围攻的情况下,败军一方是很少有如此之高的死亡比例的。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0000,而又没有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P2-3

目录

历史的质疑

 霸王别姬是一篇虚假报道

 官渡之战的神话与真实

 刘备缘何不为关羽封侯

 曹操杀杨修孔融是因为妒才吗

 诸葛亮为什么难以入围千古名相之列

 见微知著——关羽丢荆州的真正原因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海瑞贫穷的真正原因

 苏东坡为何憎恨曹操

 崇祯与大臣,究竟谁毁了谁

 毛文龙该不该杀,袁崇焕是否冤枉

 英法联军为何要焚烧圆明园

 慈禧太后是凶手吗

 白崇禧之死:他杀还是自杀

历史的谜团

“中国的拿破仑”——秦始皇的三大谜团

 诸葛亮为何亲张飞远关羽

 华佗被杀另有原因

 狄仁杰得到武则天信赖的奥秘

 杨贵妃为何没能称后

 秦桧及其家族墓葬藏宝之谜

 大宋朝的“潜伏”

 成吉思汗横扫欧亚的秘诀

 万历皇帝葬姿暴露天大秘密

 2700个王88个妃到底是谁让太平天国轰然倒塌

 袁世凯“窃国”:误解一百年

 康有为死因真相新揭秘

 蒋介石私人顾问端纳缘何出走

历史的真相

 古代断案奇才多

 残酷的回报

 刘备的第一桶金

 曹操最后的安排

 铡不了的陈世美

 元朝:那些钩心斗角,那些风生水起

 好皇帝雍正缘何被泼脏水

 李莲英的服务之道

 腐败毁了清军

 新中国反间谍第一案

 列宁和斯大林拿多少工资

人物新探

 子路:唯一敢打孔子的弟子

 诸葛亮不是好领导

 枭雄刘备:江山不是哭出来的

 儒将赵云:完美是一种道德洁癖

 刘禅:五千年少有的大气政治家

 颜真卿:一辈子刀光剑影的书法家

 史可法的致命失误:被马士英出卖

 康熙与彼得大帝的治国差距

 “暗杀大王”王亚樵

 虽非“青天”更非“草包”: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韩复榘

 黄埔军校唯一的一批女学员

 王必成对张灵甫:虎与狐的较量

 叶卡捷林娜:从女奴到女皇

历史的韵事

 楚庄王面对美姬被调戏

 深宫牡丹西域悲歌

——一位公主从西域归来

 淫乱后宫的赵飞燕姐妹

 自甘寂寞的薄太后

 唯一能让曹操流泪的女人

——来莺儿舍命救情郎

 揭秘古代美女的三种成名方式

 有些人是用来辜负的

 天涯羁旅断肠人

 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

 状元外交官洪钧和名妓赛金花

序言

我曾经说过,历史是最大的“罗生门”。历史的真相,如同一盏灯,似有若无,忽明忽暗,扑朔迷离,诱导着、指引着我们不知疲倦地去追问去探索,这也是历史永远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原因。

岳飞因何而死?问题似乎可笑,因为在有宋一代,岳飞即被平反昭雪,宋廷将全部罪责一古脑地推给了秦桧,连正史《宋史·岳飞传》也说“桧亦岳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历史的误会竞有百余年之深,直到明代史评家文衡山有一首词问世后,才如石破天惊,“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康王自怕中原复。叹区区秦桧亦何能,逢君欲。”词中的“康王”即宋高宗赵构。文词寥寥数语,一扫笼罩在历史上的尘埃,道出了杀害岳飞的真凶是宋高宗。原来赵构担心如果岳飞北伐成功迎还二帝,自己将帝位不保,因此必杀之以绝后患。秦桧不过是“逢君欲”的替罪羊罢了。真实是可怕的,但我们必须正视。

事情并没有结束。岳飞的死因一直在追问、辩驳和探索中。例如2009年第4期《百家讲坛》刊载了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岳飞死于自身性格,南宋大理学家朱熹都说他“恃才而不自晦”,刚正耿直等不为当世所客的性格命中注定了岳飞的悲剧。

然而,争论还在继续。有论者从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诸方面进行考量,得出结论为岳飞之死,其真正的凶手不是秦桧,也不是赵构,更不是一己之性格,而是家天下的封建专制制度。岳飞有很强的民本思想,他上得罪于君主,中脱污于百僚,下虽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却又拒绝做人民领袖,其死不可避免。

哪家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相,我们还难以确定;能够确定的是,争论和探索还将持续下去。这就是历史的魅力。

历史的丰富、多元,甚至吊诡,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秦桧在政治上是个千古罪人,然而史料披露说,他还是一个饱学之士,尤擅书法,他集各家之长而独创了流传至今的“宋体”字,只不过因他为人卑污而不能像颜(颜真卿)体、柳(柳公权)体那样以姓氏来命名罢了。历史的爱憎犹如冰火不能同炉。更有意思的是,秦桧的后人还都不错,其曾孙秦巨曾任蕲州守备,为抗击金人侵略而奋勇杀敌,以致以身殉国,成了民族英雄。秦桧的另一位后人、清乾隆年间的秦涧泉以博学而中状元,一次他到杭州拜谒岳飞墓,想到先祖之劣迹而愧疚,毅然挥笔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传为历史佳话。岳飞的后代呢?史料虽不翔实,但其二十一世孙岳钟琪,官至清雍正的川陕总督,册封宁远大将军,曾将友人以谋反而告发。亲手炮制了株连数百人的曾静冤案,令人发指,轰动全国。对待历史,如同对待万事万物一样,切忌简单化、片面化、僵化,而应多角度、全方位,在变化中去考察和体认。

历史的丰富和厚重,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更新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例如对明亡原因的探讨,是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使其摧枯拉朽,还是清人早已虎视眈眈终因吴三桂的勾结而长驱入关,抑或是黄仁宇的明亡于财政破产说更贴近历史的真相?再如,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为同时代人,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已从萌发到成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均己完成,科技和机器制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两个皇帝都有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记载,然而因了学习的态度和深度迥不相同,两个国家的历史走向也是天壤之别,东西方此消彼长的深刻原因到底何在?另外,清王朝的GDP曾经世界第一,是全球的三分之一、英国的六倍,却被那些“蕞尔小国”打得晕头转向,割地赔款,惶惶不可终日,其中的症结到底是什么?至于一些历史人物如曹操、袁崇焕等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历史门”的“兴奋点”比比皆是,且又不断刷新;其昭示与鉴借,也如春之惊雷秋之飓风,回荡在一年四季。学者在探究,平民在含玩,历史的魅力无法穷尽。

本书以具有新鲜史料价值特别是具有独树一帜的锐思卓见价值为取舍考量,遴选了近年来的一些历史文字,呈现给读者。从个体到群体,从微小到宏大,从先秦到现代,正与邪的争斗,善与恶的较量,爱与欲的纠结,万事翻覆如浮云,再现了历史的丰富和厚重。因了见识与史识的融合,镜鉴既往与洞悉未来的对接,文章有一种令人或怦然心动,或回肠荡气,或拍案叫绝,或沉思凝想,直入人心的温度和力度,激发思考,助力当今,彰显了历史的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而诱惑则预示着无尽的可能,使人在期待与想象中参与创造,他们的心因而回旋激荡,意象汹涌。

2011年5月2日于深圳

内容推荐

《历史的罗生门》由张秀枫主编,以具有新鲜史料价值特别是具有独树一帜的锐思卓见价值为取合考量,遴选了近年来的一些历史文字,呈现给读者。从个体到群体,从微小到宏大,从先秦到现代,正与邪的争斗,善与恶的较量,爱与欲的纠结,万事翻覆如浮云,再现了历史的丰富和厚重。因了见识与史识的融合,镜鉴既往与洞悉未来的对接,文章有一种令人或怦然心动,或回肠荡气,或拍案叫绝,或沉思凝想,直人人心的温度和力度,激发思考,助力当今,彰显了历史的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而诱惑则预示着无尽的可能,使人在期待与想象中参与创造,他们的心因而回旋激荡,意象汹涌。

编辑推荐

见微知著,以崭新的笔触披露惊心动魄的真相!

去伪存真,用生动的细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历史的罗生门》由张秀枫主编,一些历史人物如曹操、袁崇焕等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历史门”的“兴奋点”比比皆是,且又不断刷新;其昭示与鉴借,也如春之惊雷秋之飓风,回荡在一年四季。学者在探究,平民在含玩,历史的魅力无法穷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罗生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秀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66155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6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