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洋水师(1888-1895)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明皓编著的《北洋水师(1888-1895)》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丰岛海战、黄海海战、旅大失陷、议和之争,以整个北洋水师的覆没为线索,从现代人的新视角,重新描述那一段惨痛的历史。对于李鸿章、光绪皇帝、丁汝昌、刘步蟾、方伯谦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通过细腻、深入的心理刻画和文学描写,展现新的认识。作品气势恢宏,情节引人,是一部优秀之作。

内容推荐

  一百二十年前的那场中日甲午战争,有值得人们反思的巨大内涵,北洋水师的兴衰亦有着更大的历史隐痛和文化成因。王明皓的长篇历史小说《北洋水师》将笔端伸向了战争的深处,对这场战争的起因和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探讨,以丰富的历史史实和艺术想象,将当年的硝烟和风云再现,特别是对覆灭过程的精彩表现让人感慨深思。

作家的笔触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顺着历史的肌肤,从宏观入手,既能写出气势,又让每一场战斗、每一个场景甚至每一个角落的惊心动魄与平淡如水,都栩栩如生地再现在读者的面前。小说集中描写了丰岛、黄海、旅顺和刘公岛四大战役,这四大战役可以说构成了甲午海战的全部,而且四大战役就是北洋水师毁灭的四部曲,写透了这四大战役,也就大致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窥见满清王朝衰亡的必然性。作家以大视野写出了战争的气势,写出了战争的大格局,特别是对每一支军队、每一艘军舰的命运的交待,让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性格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丁汝昌、林国祥等人在海战中的表现,更让人意识到近代中国历史上巨大失败是那样的不可避免。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舰队在黑乌乌一片的海上航行着,云很高,却遮蔽了一天的星星和月亮,猛一见,真不知它在向何处行驶,只有看见了前方定远舰上那时时闪烁着的灯光信号,才能感觉出那座小城堡般的铁甲巨舰在海上移动的身影,才似听见了风声、涛声和这海宴轮上机器的律动声。李鸿章站在船头,把向前翘望的目光收回来,他看见海宴轮舰首像一只巨大的铁犁,正在这一片汪洋上极力地耕耘着,于是便体验到这脚下早已热闹得扎实了,海涛掀翻开来,腾高了,向犁头砸去,哗哗响着撞得粉碎又纷纷洒落,些许海水飞溅到他的长袍前襟上,一阵海风迎面掠过,他感到有些凉了。

这是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循例每三年一次的海军大阅已进行了一半,北洋水师的舰队晚九点从旅顺起航,向着威海的方向疾驶。李鸿章已吩咐过,叫人勿来打扰,他要立于这舰首,好好地站一会。而每次站于舰首,听着机器轰隆隆的律动,看着舰首劈开海涛前行,他的心就总是跟着一阵阵地躁动不已。夏者,中国之人也;何谓中国,天下之中心也,而它的四周,都是些蛮荒而未开化的地方,“北狄”、“东夷”、“南蛮”、“西戎”。一个四四方方的天下。这些都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认识了。而自本朝嘉庆、道光年间以来,六七十年工夫,西洋的舰船逐次东来,一向是屏蔽中国东南的万里海疆,天险就因了这鼓轮驶如奔马、疾若飘风的西洋舰船,反倒变成了通途。而西洋枪炮机器之精坚神妙,火轮车盘龙行地般的快速,电报电线瞬息万里的迅捷,都叫人切肤地感到世界原不是中国人想象的那个样子,西洋人再也不是“北狄”“东夷”“南蛮”“西戎”可以同日而语的了。对于原先认为的四夷,中国人一可以用武力征伐,二可以同化,而随着西洋舰船舶过来的,却是另一种咄咄逼人的文明,可征伐乎?可同化乎?这真是中国人三千年来未遇到过的一大变局!  一个侧浪打来,海宴轮猛烈地颠簸了一下,李鸿章伸手紧紧抓住了船舷上的栏杆。变则通,通则存,自灭了粤捻之祸以后,凡三十年,修铁路,建工厂,开矿山,他李鸿章是竭尽全力了,眼前的这支北洋水师,大小二十余艘舰船,也已自成一队。李鸿章放目四顾,汪洋大海中一片黑蒙蒙的,他忽地觉得有些迷糊,这是朝何处行驶?何处又是彼岸?一种莫名的孤独朝他袭来,他蓦然间感到有些冷了。

“来人。”李鸿章将手背在身后,一动不动的只是略略侧了下头,“着致远、济远两快船上来,在海宴左右行进。”

一会儿,致、济两艘驱逐舰悄没声息地出现在海宴轮的左右时,李鸿章才一步一步走进海宴轮的船舱。

船舱中的电光灯光华四射,照得里面一应的西洋物器耀眼夺目:舱的中央是一张长桌,四周十几把高背木椅精雕细刻,都是西洋的样式;舱的顶头,大红镶花的地毯上,一张高脚的两人沙发,依旧还是放在那里。李鸿章走过去,兀自坐了下来,眼光木木地望着前面,他忽地一拍沙发,两边的舱门口如临大敌般的一下涌进了十几个亲兵,提枪持刀四顾而视,最后把目光都略略有点吃惊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李鸿章坐在那里,抬了抬手说:“熄灯,熄灯。”灯一盏一盏熄灭了,亲兵们一个一个无声无息地退下了,这沙发上只独独地坐着他一个人。

光绪十二年(1886)也是这春末夏初季节,也是在这刚刚离开的旅顺口,他陪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奕譞巡阅北洋海军与陆上各要塞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那日白天他陪醇亲王登上旅顺黄金山炮台,面南观看“定远”“镇远”“济远”“超勇”等七舰合操演习,令旗挥舞过,各舰或分或聚或纵或横,极有张致,舰炮打靶轰轰隆隆,最后定、镇二舰施放十二生大炮,炮弹射出石破天惊,远处的靶船立即被炸得四碎,块块碎片飞上了半天……而那一列军舰,却已隐掩在发炮时散出的一片淡烟之中。接着五艘鱼雷艇从海湾那边转出,一串小黑点很快变大了,来到了黄金山的浅水处,一声号令,鱼雷射出,唯见海中白纹一线,箭般的钻行,中靶,一艘靶艇顷刻被轰成齑粉。此时醇王兴发,又亲令炮台打靶,环山各炮台用二十四生及十二生克虏伯后门钢炮连环发射,炮声于是此伏彼起,声震寰宇,烟焰成云,弥漫天际。那天他乘兴请醇王亲自引发水雷,醇王先似有难色,后来还是一按开关,电线入火,电火入雷,八具水雷同时爆发,地动山摇,海中的水柱直立涌起,高十余丈,他与醇王同时拍掌哈哈大笑了……那是海军的第一次大阅,他就是与醇王奕譞同乘在这艘专为巡阅而置的海宴轮上的。那次巡阅时,非必要,李鸿章总是不多露面,这张沙发也从不擅坐,总是醇王见到他,硬拉他坐在身边,共同接见海陆文武各官员,他才坐上去的。那时他的心里,总是既得意而又非常的感动。

如今,已是第三次大阅了,这张沙发的另一边,已是空的了。

第二次大阅的光绪十七年(1891)新春,还没等到大阅,醇王就死了。死前李鸿章专程赴京去看过他。醇王府,这个光绪皇帝生父的官邸,他一脚跨进去,就见檐下石阶上晒满了煤饼,心中便不由得一声感叹,这真是个勤俭的亲王,是个时时想要让大清江山重新崛起的亲王哟,但同时又是个可怜巴巴,活得极艰难、极其战战兢兢的亲王。入见醇亲王时,李鸿章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仅几个月的工夫,醇亲王已形容枯槁、病入膏盲了。探视时说些闲话,醇亲王微闭双眼,并不作声,一旦要告辞,他又紧紧拉住李鸿章的手睁开眼来,切切地说:“北洋水师,国家命脉所系,往后我不能助公之力了。”李鸿章问:“醇王一病,何以至此?”醇王闻言立时泪如泉涌,说:“蒙太后顾念,每日请御医诊视数次,凡用医药,都是出自内廷,我没有用医之权呀!”李鸿章默默相对,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洋水师(1888-189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明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3848
开本 16开
页数 4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9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8
CIP核字 201412866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