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灿烂女人花--生命教育女性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女性生命教育就是让女性关爱生命,关爱自己,在充分认识女性的生命价值的基础上,勇于拓展自己的生命“天空”,舒缓种种矛盾和压力;从而使女性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的感受,实现幸福人生。

王小珍等编著的《灿烂女人花--生命教育女性读本》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女性生命价值选择存在的困境、理想定位及其实现,并依次从女性的生理、家庭、社会精神出发,探讨女性应当如何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活质量,最后阐述女性如何对待生死大事、获得幸福人生。

内容推荐

王小珍等编著的《灿烂女人花--生命教育女性读本》第一章从总体上分析了女性生命价值选择存在的困境、女性生命价值的理想定位及其实现;第二章至第四章顺次从女性的生理生命、家庭生命、社会精神生命出发,探讨女性应当如何立体化地发展自我生命、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活质量;第五章从人生的整体出发,介绍女性如何对待生死大事、获得幸福人生。

如果把人类社会的腾飞比作大鹏的扶摇直上,那么男性与女性就好比这只大鹏的两翼。大鹏需要展开双翅才能凌空翱翔;人类社会需要两性共同努力、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地繁荣昌盛。女性不仅是人类生命的直接生育者和养育者,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实现女性的生命价值、提升女性的生命品质,不仅决定着女性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社会的风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社会应该给女性更多关爱,只有男女携起手来共同关爱人的生存,社会才会和谐,人类的生存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因此,《灿烂女人花--生命教育女性读本》不仅写给关爱自己的女性,也写给所有关爱女性的男性。

目录

序 关爱女性

第一章 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传统与现代间的彷徨:女性人生价值选择的两难困境

 (一)两种价值观对女性人生价值选择的影响

 (二)“凌霄花”的悲哀

 (三)“伪橡树”的重负

 (四)“木棉”的叹息

二、“做人,也要做女人”:女性人生价值的理想定位

 (一)家的“灯塔”:女性家庭生命的重要性

 (二)幸福由己:女性社会生命的重要性

 (三)拥抱生活:立体化生命视角看女性人生价值的理想定位

三、让女性的天空不再低:活出自我,实现价值

 (一)转变观念,做“四自”新女性

 (二)巧过“三关”:根据女性的特点分阶段进行职业规划

 (三)共同的天空:女性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两性的和谐和共同的努力

第二章 关爱自己欣赏自己

一、生命的守护神:女性独特的生命意义

 (一)孕育生命给女性带来的困扰

 (二)孕育生命使女性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价值

 (三)守护生命,大爱无疆

二、保护自己,创造安全的生存空间

 (一)关爱自己:女性的自我保健

 (二)做自己的“护花使者”:女性的安全防范

 (三)女人不哭:远离家庭暴力

三、内外兼修,魅力永存

 (一)爱美无罪:女性追求美丽的动因

 (二)女性对美的健康追求

 (三)做一个内外兼修的魅力女人

第三章 营造幸福生活的港湾

一、婚恋:女性人生的拐弯点

 (一)爱,但不要彼此伤害

 (二)女性:撑好决定一生的婚姻之舟

二、家庭:女性幸福的立足点

 (一)女性因家庭而美丽

 (二)灿烂女人花

第四章 炫出女性多彩的人生

一、事业之花:让女性魅力之树常青

 (一)“女人不是月亮”

 (二)事业点亮女性的魅力人生

 (三)事业拓展女性生命的宽度

二、社会交往:让女性生活之路更宽

 (一)女性需要涵养

 (二)在社会中丰富生命

 (三)休闲着,生活着

第五章 幸福之生与坦然之死

一、快感、快乐与幸福

二、寻找生活之美

三、死亡的意义与价值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两种价值观对女性人生价值选择的影响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完全由个人决定。要想使自己的存在价值得到社会承认,就不得不用社会所规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自己的选择、行为和生活方式。几干年来形成的“男外女内”、“男尊女卑”、“男主女辅”等传统的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包括女性本身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现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生命空间的拓展加之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又使得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空前觉醒。传统与现代两种价值观念的剧烈碰撞是现代女性人生价值选择和角色定位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女”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屈身下跪的形象。从父系社会开始,女性从生育女神逐渐沦为生育工具,成为男性的附庸。中国自古就有生儿子称“弄璋”、生女儿称“弄瓦”的说法。璋是好的玉器,象征学业和权利;瓦是纺车上的零件,象征纺织和家务,也就是说女性的活动范围只囿于家庭。中国古代的女性是与社会隔绝的,只有家庭生命而无社会生命,女性只有为“女’’的价值而没有为“人”的价值。女性只属于丈夫和子女,她们必须取悦于丈夫,服务于家庭。她们丧失了独立的人的价值,而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就像那攀附大树的凌霄花,没有男性不能成活。

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礼教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对女性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等方面更是有着严苛的要求。

西汉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纲常伦理。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

由这样的一种原则出发,要求女性服从男性的“三从四德”和“七出”之规长期以来成为中国女性必须服从的“天条律令”。

所谓“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从”有听从、随从、服从、跟从等多重含义。“三从,,就是要求妇女不能自专、自主,必须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做到为女孝,为妻贤,为母良。女孩子在出嫁之前要听从父亲的教诲和安排;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相夫教子,对丈夫忠诚不贰、保持贞操。死去丈夫的妇女,“从子’’就是“从夫,,的延伸,她不但要守节,还要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长大,对作为一家之长的儿子遵从,重大事情由儿子做主。男性以父、夫、子三种不同的形象支配着女性一生的不同阶段。女性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被紧紧捆绑于男子身边,作为附庸而囿于家庭。

所谓的“四德”,是指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妇德以“贞顺”为核心。“贞”是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诚不贰;“顺”就是对公婆、丈夫甚至对家族所有人谦恭有礼。妇言是对女性言辞方面的规定,要求女性善于应对,说话得体。《尚书。牧誓》云“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也即我们俗语说的“母鸡打鸣家遭殃”,古人认为能言善辩的女人会使家庭不和睦甚至会颠覆国家,因此多嘴多舌、说话喋喋不休的妇女要受到惩罚。妇容是对女性容貌修饰的要求。女性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能轻浮随便。妇功是指妇女从事的劳动与工作。按照“男外女内”的原则,女性要做维持生活衣食之需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还要相夫教子、奉养公婆、招待宾客等。可见,“四德”就是要求妇女既顺从又能干,是做到“三从”必须具备的礼仪修养和技艺。

为了维护夫权和家族的利益,儒家礼教还设置了“七出”之规来威吓惩罚女性。“七出”又称七去,出于《大戴礼记》,即“不顺父母(此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唐代将“七出”规条入律,并将七出顺序改变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不顺父母因其逆德,无子为其绝后,淫为其乱族,妒为其乱家,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备祭祀供品),口多言为其离亲,窃盗为其反义。

在“三从四德”的道德教戒和“七出”之规的恐吓威慑的交互作用下,逐渐规训出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妇女之“美德”。几千年来形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从精神和心理上奴化和束缚女性,使传统女性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意志,成为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俯首贴耳、逆来顺受的驯服工具。传统女性夭经地义之职责便是传宗接代、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传统女性被排除在社会劳动之外,失去了社会生命,所有的价值都通过男性体现在家庭上。P4-7

序言

关爱女性

女性,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鲜活的生命,用她无私的爱心营造着温馨的家庭,用她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好的生活,用她灵动的智慧润泽着人类的灵魂。女性始终以不容置疑的生命姿态与男性共同创造着生命、文化以至整个世界。我们头顶的蓝天是男女共同的天空。对女性的关爱是女性获得幸福的需要,也是男性获得幸福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在华夏远古的时代里,女性不仅因其在生产劳动中的重大贡献赢得男性的尊重,而且也因为对生育的独特贡献而获得神秘又高贵的社会地位;女性曾经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和秩序的制定者。然而,随着人性私欲的膨胀,女性柔美的身影被打上“弱者”的标签,女性从生育女神沦为生育工具,成为男性的附庸,被囿于家庭的女性那低沉的天空中也布满了灰色的阴霾;蛮横的封建社会制定出一整套奴化和束缚女性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给女性套上了重重的枷锁。个体的女性自出生开始便生长在这种环境中,从内心深处奴化自身、依附于男性。就这样,曾经尊贵的女神在悲剧中定格。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死来表明自己人格的尊严和对礼教的反抗;王娇娘“抵死相拒”也只换来“人欲求生生不得,我今求死死偏难”的绝望呼喊。正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无怪乎白居易叹曰:“人生莫做女儿身,百年幸福由他人。”

但是,那自由独立的种子不会在智慧的生灵的心中彻底泯灭;那广阔斑斓的天空不会在美丽的双眸中彻底消失,历史的风烟中留下了多少巾帼秀美的身影。有蔡文姬、李清照之文,有花木兰、穆桂英之武,有冼夫人、武则天之功,有义妁、黄道婆之技……

在20世纪之初的滚滚狼烟中,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在时代浪潮下觉醒。她们高喊着“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走出家门,投身社会。时至今日,中国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包括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彻底的改变。曾经薄命的红颜们应该能够强韧其自由的羽翼,凌空飞翔了吧?但我们看到的是,女性在挥之不去的传统与扑面而来的现代之间的迷惑彷徨。

男权文化传统的生命力没有因现代化而减弱,它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女性与整个社会。正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那首《常回家看看》中不经意的吟唱:“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跟爸爸诉说的是与工作有关的事情,跟妈妈唠叨的则是与工作无关的琐碎的家务。在最熟悉不过的电视广告中,经常能看到女性作为洗衣粉、洗发水、化妆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形象代言人,“做女人‘挺’好”、“奋斗为容颜”之类的广告词不胜枚举。曾几何时,一个女大学生“为丈夫补袜子的价值不亚于当总统”的宣言在女性的天空中回响至今,“妇女回家”的声浪阵阵高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论调甚嚣尘上。做贤妻良母不仅仍然是社会评价女性的标准,也是女性评价女性的标准。然而,生育和家务劳动却一直被视为女性的义务和私人劳动,不仅未被计入社会价值,而且使女性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当女性满心欢喜地拥抱家庭和事业这两重天地的时候,她们发现,这两重天地总是相互抗拒又彼此纠合着向她们挤压过来。大多数职业女性不仅要承担主要的家务劳动和家庭义务,还要承担来自工作的压力和性别歧视。有数据表明,中国女性在业者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均值为173.63分钟,占女性每天劳动时间的38.2%;大部分职业女性感觉压力很大,经常感到紧张和疲劳,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出现早衰现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男性自杀死亡率大约是女性的3倍,而我国女性自杀率却是男性的1.25倍,为25.9/10万。

可见,我国女性在总体地位上升的同时,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女性独立意识的真正觉醒和健全的生命意识的建立任重而道远。女性应该对自我原有的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认定。女性生命教育就是要在让女性关爱生命、关爱自己,在充分认识女性的生命价值的基础上,勇于拓展自己的“天空”,舒缓矛盾和压力;从而使女性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的品质,实现幸福人生。

本书第一章从总体上分析了女性生命价值选择存在的困境、女性生命价值的理想定位及其实现;第二章至第四章顺次从女性的生理生命、家庭生命、社会精神生命出发,探讨女性应当如何立体化地发展自我生命、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活质量;第五章从人生的整体出发,介绍女性如何对待生死大事、获得幸福人生。

如果把人类社会的腾飞比作大鹏的扶摇直上,那么男性与女性就好比这只大鹏的两翼。大鹏需要展开双翅才能凌空翱翔;人类社会需要两性共同努力、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地繁荣昌盛。女性不仅是人类生命的直接生育者和养育者,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实现女性的生命价值、提升女性的生命品质,不仅决定着女性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社会的风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社会应该给女性更多关爱,只有男女携起手来共同关爱人的生存,社会才会和谐,人类的生存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本书不仅写给关爱自己的女性,也写给所有关爱女性的男性。

王小珍

后记

生命教育是全民教育,然而不同群体面对的生命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命教育的特殊性。我带领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的各位老师合作努力,继撰写并出版《生命教育公民读本》之后,拟推出一系列针对不同群体的生命教育读本,如《生命教育老年读本》、《生命教育干部读本》,而这本《生命教育女性读本》也是其中之一,以期把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生命教育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来在西方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普遍展开,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日本等。在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开展了生命教育,在台湾地区,生命教育始于1997年,2001年则被定为“生命教育年”。辽宁、上海、黑龙江、湖南、云南、陕西、苏州、常州等省市先后颁布了有关推行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

一般而言,生命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其基础是生命哲学。我们特别高兴的是,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的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提出了:“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人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可以说,生命教育终于取得了“准生证”。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即是围绕有关生命问题、生活问题、人生问题进行的知识传授过程,目的是让人们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关爱自身和他人之生命,并获得生命发展的良好方向。

女性在生理、心理、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以及生命意识等各个层面都具有显著的群体特征。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女性在生命的立体化发展上面临着突出的问题。本书探讨了中国女性在新的世纪中如何对自我原有的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认定,从而在充分认识自我的生命价值的基础上选择更健康、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若能于广大女性朋友之幸福人生有点滴启发,将是我们莫大的欣慰。

本书撰写分工如下:序、第一章、第二章由王小珍执笔;第三章、第四章由朱清华执笔;第五章由郑晓江执笔;全书由王小珍、郑晓江统稿。

由于作者学力不逮,书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灿烂女人花--生命教育女性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小珍//朱清华//郑晓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457167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1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083-4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8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