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
内容
编辑推荐

《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是席卷全球的性革命风暴之后性观念更新之力作,全方位解构“性之人”与“人之性”的经典之作,中国当代最权威、最深刻、最科学的性爱指南。

《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作者阮芳赋教授致力于学术和著述,为医学史家、医学哲学家、医学作家、性学家。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美国、德国、英国等地,有多种著作出版,涉及26个学术领域,曾获多种中国优秀著作奖。

内容推荐

《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是享誉全球的性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性学博士阮芳赋教授性学新论。他致力于学术和著述,为医学史家、医学哲学家、医学作家、性学家。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美国、德国、英国等地,有多种著作出版,涉及26个学术领域,曾获多种中国优秀著作奖。

他的《性知识手册》被看做是中国当代性学重建的代表作,被列为30年来影响最大的300《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中唯一的国人自力编著的性学书。

他是美国|日金山“高级性学研究院”教授,美国临床性学家院奠基院士,也是国内性科学研究的先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系统论述和提倡性教育的学者之一。

他是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和工作了长达31年的著名教授和理论医学家,第一个为中国的“第一个性博士”张竞生的“历史问题”撰文“翻案”;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同性恋和异性恋应该有同样的平等权利,“同性恋不是一种病”的观点;通过他的英文专著Sexin China(《中国性事》)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将中国性学、性史、性文化介绍给西方人。

他主编了中国第一套“全年龄全方位的科学性教育”丛书;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系统论述优生学的著作《优生新知》的作者,并首先提出优生学的学科体系等重要新观点;他在1995年主持泰国全国首届性学讲习班,把现代性学引入这个国家。

《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将带您步入一个神秘而深邃的“性”的空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摄取一个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性学家的性学观点,及其探索历程,彻底了解性学的真相。

目录

问性篇:每日问“性”

 “性”是什么?

 性的三层次:生物性、心理性别、社会性角色

 “性学”是什么?

 “性社会学”是什么?

 大学生对“性”的问与答

 大学生同居现象

 对性生活的看法

 性生活不和谐问题

 克服性迷误,才能性和谐

 性隐秘与性愚昧

 独身并不意味孤独

 女性性观念的社会成见

性育篇:一生的必修课

 性教育要从0岁开始

 性教育的正与偏

 性教育十讲

 罗素论性与性教育

 考尔德伦博士论性与性教育

 美国的性学教育

 中国性教育面临的三个问题

知性篇:麻辣“性学大餐”

 性研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性态度的形成

 性态度的周期演变

 “兼性”的理想

 性角色与家庭生活

 性角色与社会生活

 性的跨文化观

 性的跨时代观

 中国古典件文学研究述略

 金赛研究所的中文收藏

 从“万有文库”到“海峡两岸”的科普合作

 世界著名性学家伴侣——布洛夫妇

 当代性书编著大师罗伯特·法兰柯博士

 性道德的“两重标准”

 宗教与性

 性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性篇:“性”海探秘

 “性”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

 英语Sexuality的汉译和华人性观念的革命

 不同模式和选择

 维多利亚时代的说教与现实

 少女怀孕的社会因素

 男性强奸受害者

 性的伦理

 从性学角度看性与权力

 略论性社会学的建立和性的划分

 努力开拓“性心理学”

 高教育女性结婚的可能性

 高龄女性结婚的可能性

 关于“性成瘾症”的讨论

 性学研究的4个世界与“博客性学”

观色篇:“色”眼看“性”

 食与色

 论色情学和电影性学

 “性电影”的概念及其划分

 《妓女研究》序

 妓女的起源、发展和衰微

 妓女与社会:负功能说

 妓女与社会:正功能说

 面首与男妓

 嫖客的研究

 卖淫是一种社会病吗?

性福篇:“性福”的彼岸

 顺其自然,尊重选择

 性健康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社会目标

 “美”的社会性

 办学的奇迹和性学的盛举

 《性与沟通》序

 解除性福的心障—一陛执著

 对老年人的“性”偏见

 老年人性生活的名著《司达一威纳尔报告》

 老人的性爱需求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

 残疾人的性问题

 “性角色革命”和“性革命”

 “性革命之后”的美国

 性革命方兴未艾

 中美性科学的现状与未来

 缔造和迎接人类性学的第三个高峰

 再论缔造和迎接人类性学的第三个高峰

 从“性知”到“性福”

 性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附录

 世界华人陛学家协会(WACS)发起和组织过程概述

试读章节

“性”是什么?

由于“性”(Sex and Sexuality)的太普遍,看起来太简单,实际上又太复杂,和每个人的关系太密切,而且还太神秘,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说法,但,恐怕不会有哪一句话能够把它说全、说透、说准、说得人人信服、不需要再加以纠正或补充。

假如一个人说:“性是欢乐之源”,一定有人会说:“性是痛苦之根”;假如一个人说:“性是爱之父,爱生于性”,一定另有人会道:“性是爱之子,性生于爱”;

假如一个人说:“性是人生幸福的保证”,一定还有人会断言:“性是社会罪恶的肇因”,而且都能绘声绘色地用自己的、或别人的亲身经历来加以证明。

活跃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华文散文作家、诗人刘荒田在他的《随笔专辑:“性”致勃勃》的“作者自白”中写道(《美华文学》1999年1—2月号,第4页):

“性”这玩意,爱情是它,销魂是它,佳话是它,荒淫是它,阴谋是它,强奸是它,骚扰是它,卑污是它,谁也不

好自认垄断真理。

他的话虽带讽喻,却是“入木三分”,道尽“性”字实难简单化地“一锤定音”。

去问研究“性”的专家,他们却也是分门别类,各据一方,各说一词:

一位遗传学家可能会说:“性之种种不过是来自‘生染色体’XX与XY,特别是那个Y基因起决定性作用。”

一位内分泌学家也许会说:“性腺和它们分泌的性激素决定性的表现和性的差别。”

另一位神经生理学家马上会补充道:“下丘脑和脑下垂体控制性腺和它们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实际上决定性的表现和性的差别的,应该说是下丘脑的性中枢。”

一位解剖学家会出来描述男、女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种种表现,当且会赞美地说:“这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性,那性的吸引、性的欢快正是来自这可触可摸、活生生的奇妙人体呀!”

可是心理学家为了维护“脑科学”的尊严,不得不反驳说:“其实,那吸引、那欢快、那性的欢乐高潮,都是一种心理体验,都是来自那号称‘万物之灵’的大脑,大脑才是最重要的性器官!”

美国著名电视节目“芝麻街”的制作组,拍了一部很好的性教育片《男女青少年对于性和生长发育想知道些什么?》,其中有一段是大家来回答“性”是什么,摘译如下:

(女教师)要是你去问人们到底什么是“性”,你会发现每个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胖男孩)“性”是男人的精子进到女人的卵子中去,产生一个小孩。

(穿玫瑰红衣女孩)嗯——嗯

(黑孩子)“性”就是人们做爱。

(红衣女孩)“性”就是性。(笑)

(女教师)你们看见了吧,各有各说,让我们再来讲一讲,到底什么是性?

(音乐);(字幕:性是什么?)

(女教师)有的时候我们讲到性,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男孩还是女孩,指的是一种“性吸引”,常会想到一些漂亮的、很性感的广告,用来吸引人们去买那种产品。有的时候我们讲到性,就是指“性交”,有的人说得文雅些,就是“做爱”。这种事情是大人做的,当他们互相感觉到很有情意,愿意互相照顾,并且互相同意做出这种决定的时候,就会这样去做。但当互相做出了做爱的决定的时候,还需要做出另一个决定,就是要不要怀孕生孩子,假如不愿意马上怀孕生孩子,就要考虑和决定到底用什么避孕的措施来有效地防止受孕。

这一小段引文,虽说是并无什么高深大论,却真是提到了几个又大、又深的问题:性与爱、性与人际关系、性行为的“年龄要件”,性的自决权、性行为的“互相同意要件”、性与义务、性与生育、性与不生育(避孕)、以至性与广告和商业经济的关系。看来,“性”这个词的分量是越来越重了。

早在1927年就有人在《性而已》(T·M著,北新书局出版,北京·上海)一书中说过,人生不过是性而已。虽然笔者并不认为这种说法十分准确,但毕竟不失为一种大声疾呼地对“性”的强调。

P2-4

序言

本书是一本自选的文集,是笔者在2000年出版的广东优秀获奖著作《性情怡人——阮芳赋性学杂论》的姐妹篇。故名《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

收集在这里的文章,有一半以上不但是21世纪新写的,而且有些篇乃是笔者独创提出来的新观点或新体系。此外,本书中的文章,多是关于性与生活,性与社会,性与文化或性与社会文化的。

就写作的时间来说,跨度很大,从1986年到2009年,长达23年;从写作的地点来说,有的在美国,有的在中国内地,有的在台湾,也有少许的在马来西亚等地;

就文章的篇幅来说,许多是“千字文”,是给在美国出版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或《中报》(早已停刊)写的专栏文章,每篇1000字左右;也有些是给发行量巨大的中国内地的《大众医学》和《人之初》等杂志写的专栏文章,每篇3000字左右;也有些是1万、2万、3万字的长文;

就体裁来说,大部分是通俗的,是简单明了地说明一个问题的;有些是学术的、专业的,是相当系统全面地阐述一个方面或一个领域的;有的是历史的,有的是现实的;有的是理论的,有的是实际的;有的是笔者独创的学说,有的是介绍他人的成果;也有的是给别人的著作写的序言、书评或传记;有个别文章原是用英文写的,收入本书时再译成中文的。

因此,读者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一篇一篇地阅读本书,可以跳着读,各取所需,各读所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说本书的体例是不统一的,也不想或不必去统一。当然,也可以换一句话说,本书的统一就在于全书是对“性与社会文化”的论述。

笔者最初写性与社会文化,是在1986年。因为在1985年底,由笔者所主编的《性知识手册》(后被认为是现代性学在中国内地兴起的标志,并在2008年年底入选中国“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中唯一的由华人编著的性学著作)在北京出版后,就离开了从学生到教授学习和工作长达31年之久的北京大学医学院,来到美国,任教于德州理工大学社会学系,除了主要编写《医学社会学》教科书(后来于1987年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之外,就和邀请笔者去美国的同系的蔡勇美教授,合作在台湾联合报系在北美的《世界日报》的“家园版”(当时的主编是薇薇夫人)开设“两性社会学漫谈”专栏。后来将这些文章交由巨流出版公司,以《性的社会观》为书名,1987年在台北出版。那时,因为笔者的中国内地身份(虽然人在美国),无法用真名在中国台湾出版书籍,所以用的是笔名江吉芳(暗含“江西吉安阮芳赋”之意,该书中有85%的文章是出自笔者之手。那本书在台湾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台湾教育部门发行的郑玄藏教授主编、晏涵文等教授审查的《性教育》(辅导计划丛书17,主题辅导工作坊研究手册,1993年)一书,引用了该书关于“性革命”(引《性的社会观》P.119—121),“性权利纲领”(引《性的社会观》P.109—111),“性别,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革命”(引《性的社会观》P.14—15,117—118)等的论述。

后来,笔者在香港出版的《性学与医学》(金陵出版社,1989年,香港),在台北出版的《你想知道而不敢问的事》(方智出版社,1992年,台北),在深圳出版的《性情怡人——阮芳赋性学杂论》(海天出版社,2000年)等书中,也有一些性与社会文化方面的文章,分别是在中国内地《百科知识》、《大众医学》、《人之初》和美国《中报》“副刊”(曹又方主编)等报刊发表的文章的汇集。  上面三本书(除《性情怡人——阮芳赋性学杂论》)中,笔者的性与社会文化方面的文章,大都重新编排入本书。有一些短文后来写入了更大篇幅的长文中,原来的短文自然就删去不再出现。有些短文,合并成一篇长文。

要明确指出的是,本书并不只是旧作的杂烩,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2002年笔者应聘到台湾高雄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之后新写的。这些新写的文章,多数不再是为报刊写的专栏文章,所以会更系统更完整也更专业和学术化一些。自然,也有一些文章,是专门为本书的编写所写,首次发表在此。

由于时跨23年,每次写作有不同的要求,有个别内容会在不同文章中出现,略有重复,在所难免。然而,不论是在23年前写的,还是昨天刚刚写就的,都同样代表笔者现在(而不只是过去)对所论到的性与生活,性与社会文化的种种方面的看法,其中固然不少是学习的笔记与心得,也有不少是笔者的加工整理和综合,还有一些是笔者独立形成并提出的新见解和学说。大体上说,那些在本书中也还只是1000字左右的短文,全是在1986年到1988年间写成的。因此,那里面所引的具体数据,除非另有更新,就都是那个年代的。谨此说明,并恭请广大读者和同仁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性海探秘(性知性趣性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阮芳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94814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14-53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51:18